【朝堂。】
【高俅站出彈劾“啟奏陛下,省院接到名狀。”】
【“告,廬州安撫使盧俊義,招兵買馬,囤積糧草,謀圖不軌。”】
【“實為賊性不改,反心未泯。”】
【“事關朝廷安危,臣不敢不奏,望聖上明鑒。”】
【皇帝道“宋江、盧俊義南征方臘,擁兵十萬,尚且未生歹心。”】
【“今朕已為他們加官封爵,不曾虧待于他們,他們為何要叛逆朝廷啊?”】
【“其中必然有詐,難以置信。”】
彈幕
——“皇帝老兒還是明鑒。”
——“太師府應該要裝個監控的!”
——“哈哈,高俅踢到鐵板了吧。”
——“宋徽宗把這個挑事的高俅趕緊斬了吧,看到都煩。”
【“陛下。”蔡京站出添油加醋,“事關重大,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以臣之見,陛下可召盧俊義進宮親問,用御膳刺其虛實。”】
【“如盧俊義真無反心,也能顯聖上愛臣之意。”】
【“豈不一舉兩得嗎?”】
【“好吧。”皇帝道,“就依太師之言。”】
【“召盧俊義進宮,問話。”】
——“這哥倆一唱一和,筍都被他們奪完了。”
——“高俅先來個狠的說法,太師再降低點狠,讓人心里有種平衡。”
——“主線是蔡太師復仇記嗎?”
——“每次都唱這一出,皇帝就沒察覺?”
——“古代都是這,皇帝都是被蒙蔽的。”
——“皇上很多時候也不好做,太師太尉勢力龐大。甚至可能掌握兵權,皇上也不敢太得罪他們。”
【“哥,你看誰來了。”宋清挑著行李,歡快地沖宋江喊道。】
【還在守孝的宋江看到來人,高興地站起“鐵牛,軍師。”】
【“哥哥,想死我們了。”李逵一把抱住宋江,吳用連連拱手。】
【宋江拍著二人“你們怎麼走到一起了?”】
【吳用笑著“我算著今日該七七四十九天了。”】
【吳用拉著李逵,先來到宋太公墳前祭拜。】
【二人祭拜後,宋江招呼道,“宋清,擺酒。”】
【酒菜上桌,幾人寒暄起來。】
【李逵摘下官帽“哥哥,在潤州這幾個月,可把鐵牛給憋死了。”】
【宋江笑著道“鐵牛兄弟,當了官你也不開心?”】
【李逵笑著擺手“大哥,那個鳥官,那叫一個難受啊。”】
【“斷不完的官司,收不完的錢糧,雜七雜八,煩死我了。”】
【“遠不如在壽張縣坐大堂,來得痛快啊。”】
【宋江笑著問道“壽張縣,你才坐了半天的大堂,就弄下一樁冤案,害的我和柴大官人好苦啊。”】
【“哈哈哈哈……”憶起往事,幾人都笑了起來。】
【李逵擺著手道“鐵牛生來就不是做官的料。”】
【“花榮兄弟,不如咱倆換換,你去潤州,我來陪哥哥咋樣。”】
【花榮笑著道“你那爛攤子,我才不替你收拾呢,哈哈哈哈……”】
——“有的人給官都不做,有的人千方百計想做官。”
——“真好啊,好兄弟們又聚到一起了。”
——“他們再相逢我看著好開心。”
——“其他人呢,公務繁忙走不開嗎?”
——“真懷念一百零八將在梁山的日子啊。”
【笑過一陣後,吳用突然嚴肅道“听說盧員外,被皇上宣進宮里去了。”】
【宋江迷茫道“廬州上任沒幾個月啊,宣他進宮做什麼?”】
【吳用道“只怕是,凶多吉少啊。”】
【“誒誒誒。”李逵反對道,“就你想得多。”】
【“也許盧員外榮升了呢。”】
【“來,喝酒。”】
【“鐵牛兄弟。”一臉憔悴的宋江,苦口婆心對李逵道,“記住哥哥一句話,無論出了什麼事,你都要忍住性子。”】
【“誒。”李逵乖巧點頭。】
——“李逵還是最听宋江的話。”
——“吳用行軍打仗不太行,算計人心倒是有一套。”
【盧俊義所乘客船。】
【下人走進船艙“盧大人,過河就是廬州地面了。”】
【“噢。”盧俊義剛剛站起,就兩眼一黑。】
【下人趕緊上前扶著“盧大人……”】
【“我這是怎麼了?”盧俊義皺起眉頭搖了搖頭,剛走出船艙,就痛苦地扶船舷。】
【他只覺腹中絞痛,腦中更是一片混沌。】
【“哦哦……”盧俊義捂著肚子,一口鮮血噴出。】
【隨後只覺腳下無力,整個人摔入了江水之中,淹死了。】
【原來是蔡京、高俅等人在御膳中加入了水銀。】
【盧俊義服食後,當時沒事,事後水銀在腹中不被消化,堆積淤積,乃至今日毒發身亡。】
——“盧俊義真倒霉,本來好好的,先被宋江設計陷害,又被高俅陷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可憐河北玉麒麟,冤做水中淹死鬼。”
——“盧俊義本來可以富貴一輩子的。”
【鄆城小聚後,宋江送別吳用等人。】
【臨別時,囑咐道“一有盧俊義的消息,就想辦法告訴我。”】
【吳用道“我會去楚州看你的。”】
【“我也去。”李逵跟著說道。】
【宋江道“我安頓就緒,就請你們過去。”】
【“把能請到的兄弟們,都請去。”】
【吳用點點頭,對一旁花榮道“花榮啊,哥哥就交給你了。”】
【宋江故作不悅道“我又不是孩童,走吧。”】
——“我告訴你盧兄掉水里了,高俅他們幾個下的毒手,快去找高俅報仇。”
【朝堂。】
【高俅又跪地彈劾“啟奏陛下,宋江南征歸來,楚州赴任,未經數月,有口皆碑。”】
【“臣以為對梁山中人多存偏見,屢有微詞。”】
【“近日,臣閉門思過,越發覺得有負聖恩,望陛下裁處。”】
——“突然間轉變態度,絕對……”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以退為進,這招狠啊!。”
——“沒人相信高俅真的會變好?”
——“就是啊,都快大結局了,說不定人家改過自新了。”
【“好啦。”皇帝道,“既作更改,善莫大焉。”】
【“高卿,身為殿帥府太尉,理應體恤下情,好讓眾望所歸,共保我大宋江山。”】
喜歡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鬧天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鬧天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