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陽光明媚,微風拂面。
在這美好的日子里,一份重要的遷都細則文書如離弦之箭般,由快馬疾馳發往各州。
這份文書詳細地列出了遷都的各項細則,可謂是面面俱到,無一遺漏。
文書中明確規定,長安的太廟將繼續保留,其地位和重要性絲毫不會改變。
春夏秋冬的祭祀儀式也必須按照傳統,一絲不苟地進行,以表達對歷代先帝的敬重和感恩之情。
與此同時,洛陽新修的太廟也將迎來一項重要任務請歷代先帝的神位供奉其中。
為了讓先帝們在新的居所中也能感受到後人的敬仰,香火必須日夜不斷,永不熄滅。
對于那些跟隨遷都而來的官員家眷,官府也做出了妥善安排。
首先,會為他們臨時住處,確保他們在官宅尚未修好之前有一個安身之所。
一旦官宅修建完畢,這些家眷就可以順利遷入,開始新的生活。
此外,文書還特別提到了明年的科舉考試。
由于遷都的原因,考試地點將改在洛陽舉行。
這對于眾多考生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信息。他們需要提前做好行程規劃,確保能夠按時抵達洛陽參加考試。
河南府尹在接到這份文書後,深知責任重大。
他立刻召集戶房吏員,下達了一系列緊急任務。
首先,要將城內所有空著的官宅清理出來,確保這些房屋能夠滿足長安來的官員和家眷的居住需求。
同時,對于那些破損的門窗,必須盡快修復,以保證房屋的安全和舒適。
不僅如此,府尹還要求吏員們準備好灶房所需的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絕不能讓長安來的大人和孩子們在生活上受到任何委屈。
他強調,這次遷都對于國家和人民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必須做到盡善盡美。
長安城中,一片忙碌景象。
留守的官員們正緊張地領著工匠們,對宮廷中的文物進行仔細清點。
在典籍庫中,一卷卷經書和史書被小心翼翼地取出,工人們仔細地將它們登記編號,然後用柔軟的綿紙包裹起來,放入樟木箱中。
這些珍貴的典籍,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和智慧的結晶,必須得到妥善的保護,以防受潮和蟲蛀。
禮器庫中的青銅鼎、玉圭璋等器物,也都被工人們用柔軟的布仔細包裹,再墊上一層厚厚的稻草,然後裝入帶有隔板的木箱中。這些古老的禮器,代表著皇家的尊嚴和禮儀,任何一點損壞都是不可接受的。
而那些前朝的字畫更是被視為無價之寶,專門定制了帶有夾層的木匣來存放。
木匣內部還放置了防潮的石灰包,以確保這些字畫能夠在長途運輸中安然無恙。
負責押運的王將軍手持清單,反復核對每一件文物的信息,確保沒有遺漏或錯誤。
他深知這些文物的重要性,稍有差池便可能釀成大禍。
最後,王將軍決定專門派遣一名信使,快馬加鞭趕往洛陽,向皇帝李治請示
“聖人,太廟神位何時起運?路上需要派遣多少兵力護送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李治在洛陽宮中接到請示後,毫不猶豫地批復道
“下月初一啟運神位,務必使用天子儀仗護送。沿途州縣需以淨水潑街,百姓則要沿街跪拜迎接,此等規矩絕不可省。”
批復發出去後,他稍稍松了一口氣,然後轉頭對站在身旁的內侍吩咐道
“傳朕的旨意,讓禮部立刻著手擬定祭祀的流程。待到神位抵達洛陽之時,朕定要親自出城迎接。”
時光荏苒,轉瞬之間便已臨近月末。
此時的洛陽城,處處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官吏們扛著厚厚的卷宗,在新舊官署之間來回奔波,忙碌地為各個部門劃分辦公區域。
他們的腳步匆匆,仿佛時間都不夠用一般。
而在官署的院子里,泥瓦匠們正熱火朝天地工作著。
他們熟練地和著稀泥,然後將磚頭一塊一塊地壘起來,發出清脆的敲打聲。這聲音從早到晚,幾乎沒有停歇過,仿佛是一首永不停歇的勞動交響曲。
不僅是官署里忙碌異常,就連街邊的店鋪也都熱鬧非凡。
掌櫃們一個個喜笑顏開,有的忙著更換新的幌子,有的則仔細地將門板刷得油光發亮。他們逢人便念叨
“長安的聖人要來啦!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以後咱們的生意肯定會更加興旺的!”
言語之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仿佛那美好的明天已經近在眼前,觸手可及。
這一天,李治興致勃勃地帶著武媚娘在城中巡查,他們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感受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活力。
當他們走到西市口時,一陣嘈雜的聲音傳入了他們的耳中。
李治好奇地望去,只見幾個商販正圍在一起閑聊。
其中一個賣綢緞的商人說道
“听說長安來的官員家眷特別喜歡穿甦繡,我得趕緊去進些貨,肯定能大賺一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他的話引起了旁邊賣胡餅的小販的共鳴,他連忙接口道
“可不是嘛!昨天宮里的內侍來我這兒訂了二十個胡餅,說是長安來的貴人們特別愛吃這口。看來這長安城來的人啊,對咱們洛陽的東西還挺感興趣的呢!”
李治听著這些商販的對話,不禁露出了微笑。
他轉頭對武媚娘說
“你看,百姓們心里都有一桿秤,遷都到底好不好,他們心里最清楚。”
武媚娘微微一笑,輕聲說道
“九郎您事事都為百姓著想,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他們自然是盼著朝廷能在這兒扎根啦。”
轉眼間便到了顯慶二年十二月末。
此時的洛陽城已經完全按照東都的規制運轉起來,街道整齊,市場繁榮,百姓安居樂業。
新修的太廟主體竣工,工匠們正精雕細琢;
長安來的首批官員已然抵達,臨時居所中傳出縷縷飯香;
吏部的告示高懸于城門,標明各部門辦公之所,百姓辦事無需再赴長安;
就連西市的商販亦習得幾句長安話,見身著長安服飾者便熱情相迎。
負責神位遷移的隊伍已然就緒,三十六名矯健的護衛抬著神位的轎輦,轎輦上覆著明黃色的綢緞,四角懸著銅鈴。
沿途州縣的官民早已接獲通知,待到那日,街道清掃得一塵不染,百姓們手捧香在路旁跪拜,連孩童們都知曉
“此乃老祖宗的神位,須得畢恭畢敬。”
李治攜武媚娘登上洛陽城最高的城樓,俯瞰這座洛陽城
“如今這洛陽已成我李唐之東都,看著百姓們能更加安居樂業,官員們各司其職,朕算是對得起先皇。”
喜歡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