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

第532章 杜正倫兼任中書令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枚君悅芙 本章︰第532章 杜正倫兼任中書令

    盧承慶眼見著許敬宗走過來,急忙迎上前去,雙手抱拳,深深地鞠了一躬,滿臉堆笑地說道︰

    “拜見許侍中”

    然後直起身子,態度謙恭地回答道︰

    “回許侍中的話,下官確實有一件事情想要向您請教。

    就是關于宗室俸祿的新規,下官覺得是否應該再增加一條有關助學錢的細則呢?”

    許敬宗聞言,停下腳步,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後緩緩點頭,表示贊同地說︰

    “嗯,這個提議倒是挺不錯的。這樣一來,既可以幫助那些家境貧寒的宗室子弟繼續學業,也能體現朝廷對宗室的關懷。這樣吧,明日早朝的時候,我會將此事稟報給聖上,看看聖人的意思如何。”

    盧承慶听了許敬宗的話,心中稍安,連忙再次拱手施禮,說道︰

    “多謝許侍中!下官靜候佳音。”

    說罷,兩人各自登上自己的馬車,緩緩離去。

    此時,洛陽城的暮色已經越來越濃重,仿佛給這座古老的城市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便到了幾日後的九月庚寅。

    這一天,紫微宮的朝會如往常一樣如期舉行。

    清晨,百官們早早地便來到了朝堂,按照各自的品級分列在台階之下,靜靜地等待著高宗李治的到來。

    不一會兒,只听得內侍高聲喊道︰

    “聖人駕到!”眾人聞聲,紛紛跪地叩拜,山呼萬歲。李治身著龍袍,端坐在龍椅之上,接受百官的朝拜。

    朝會開始後,首先是地方災情的奏報。

    各州刺史的奏章被內侍們依次宣讀,李治認真地聆听著每一份奏章,不時地詢問關于賑災糧草的調度情況。

    戶部尚書則站在一旁,詳細地回答著李治的問題。

    待地方事務議畢,李治環視群臣,話鋒一轉︰

    “中書省乃政令草擬之地,近來事務繁雜,需得得力大臣主持。

    杜正倫在戶部任上調度有方,熟悉中樞運作,即日起兼任中書令,協助處理中書省事務。”

    杜正倫聞聲出列,躬身叩首︰

    “臣謝陛下信任,必當竭盡所能,確保政令通暢,不負聖托。”

    李治微微頷首︰

    “中書省積壓的文書不少,你上任後先梳理舊案,再規劃新章,切莫拖延。”

    杜正倫再次領旨,接過內侍遞來的任官文書,退回班列時,與身旁的許敬宗交換了一個簡短的眼神,彼此微微頷首示意。

    散朝後,杜正倫徑直前往中書省赴任。屬官們早已在衙署門前列隊等候,見他到來紛紛躬身行禮︰

    “屬下等恭迎杜中書令。”

    杜正倫擺擺手︰

    “不必多禮,帶我查看各司事務。”

    他率先走進正廳,目光掃過牆上懸掛的職司名錄,又翻看案上堆積的文書,對主事道︰

    “把近一個月的政令草稿、待批奏章都分類整理好,半個時辰後送到我書房。”

    主事連忙應諾,轉身安排屬吏忙碌。

    杜正倫則移步至制誥司,見幾位舍人正在草擬《嶺南鹽鐵專賣令》,便拿起草稿細看。

    他指著其中一段︰

    “這里的稅率分級不夠明確需標注清楚各州的鹽價基準,避免執行時出現偏差。讓主筆舍人重新修改,午後送我審閱。”

    舍人連忙記下,杜正倫又問道︰

    “上月發往江南的《均田令補充細則》,地方反饋如何?”

    制誥郎中回道︰

    “已有三州奏報執行情況,暫無異議,其余各州還在等待回復。”

    杜正倫一臉嚴肅地說道︰

    “派人去催問一下情況,均田這件事情關系到農業和桑樹種植,非常重要,需要盡快匯總各方的反饋信息,這樣我們才能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後續的政策。”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對這件事情的高度重視。

    交代完任務後,杜正倫轉身返回正廳。

    此時,主事已經將各種文書按照類別整齊地擺放在案幾上。

    杜正倫走到案幾前,目光落在最上面的那份文書上,正是許敬宗之前提到過的《宗室俸祿新規修訂案》。

    杜正倫拿起這份文書,仔細閱讀起來。

    當他看到關于宗室俸祿中的助學錢部分時,心中一動,這正是許敬宗之前所提及的事情。

    他略加思索,便在文書的頁邊空白處提筆批注道︰

    “助學錢按照宗室的品級進行分級發放,五品以上的宗室每戶每月給予五十緡,五品以下的宗室則每戶每月給予三十緡。這筆費用將由戶部專門撥款支付。”

    批注完後,杜正倫將文書放回原處,然後在正廳的椅子上稍作休息。

    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整個正廳顯得格外寧靜。

    沒過多久,到了政事堂議事的時間。杜正倫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後邁步走向政事堂。

    當他走進政事堂時,許敬宗正好看到他,臉上露出微笑,起身迎了過來︰

    “杜中書令,您來得正好啊!我們正在商議洛陽漕運擴建的預算問題,您剛剛接手中書省,也來一起參詳參詳吧。”

    杜正倫緩緩地走到案前,不緊不慢地坐了下來。

    他輕輕翻開戶部呈送上來的預算冊,仔細地審視著其中的每一項開支。

    “擴建需用度二百萬緡,工期預計半年。”

    杜正倫默念著這行字,心中暗自盤算著。

    他抬起頭,目光落在戶部尚書身上,緩緩說道︰

    “依我之見,這筆款項可以分兩期撥付。先撥付一百萬緡,用于啟動河道清淤工程。待秋收之後,再撥另一半,如此一來,既不會影響春耕備糧,也能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戶部尚書听後,連連點頭,表示贊同︰“杜中書令此議甚妥。秋收之後,國庫充盈,足以支撐後續工程所需。”

    許敬宗在一旁也表示認可,他提起筆,在議案上批注道︰“依杜中書令所議,奏請陛下裁定。”

    隨著許敬宗的批注落下,這場議事也宣告結束。

    杜正倫起身,向眾人拱手道別,然後轉身離去,返回中書省繼續處理那些積壓的文書。

    杜正倫仔細端詳著其中一份《官員考績復核表》,突然發現其中有一位縣令的考評結果有些異常。

    這位縣令在原有的考績中被評為“中下品”,但在吏部復核時卻被改為了“中品”。

    杜正倫眉頭微皺,心中暗想︰

    “此人任期內賦稅未能完成定額,為何會被改評呢?”

    他當即決定召見考功郎中,詢問其中緣由。

    考功郎中戰戰兢兢地來到杜正倫面前,杜正倫面色凝重地問道︰

    “這位縣令的賦稅未完成定額,為何在吏部復核時被改為‘中品’?”

    考功郎中支支吾吾,似乎有些難以啟齒。

    杜正倫見狀,語氣更加嚴厲︰

    “你必須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就是失職!”

    考功郎中無奈,只得如實回答︰

    “回中書令,這位縣令雖然賦稅未完成定額,但他在其他方面有一些政績,比如興修水利、改善民生等,所以吏部認為他的整體表現可以評為‘中品’。”

    杜正倫听後,並沒有立刻表態,而是沉思片刻後說道︰

    “即便如此,賦稅未完成定額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不能輕易忽視。你回去讓吏部重新審核,務必給出一個詳細的理由,三日內回復我。”

    傍晚時分,杜正倫處理完大半文書,正準備回府休息。

    就在這時,中書舍人匆匆趕來,神色焦急地說道︰

    “中書令,隴右道急報,吐蕃遣使求見,欲議邊境互市之事。”

    杜正倫心中一緊,他深知邊境互市對于國家的重要性。

    他接過急報,仔細閱讀起來。看完後,他沉吟道︰

    “互市有利于邊境安定,促進雙方貿易往來,對國家有益。

    不過,此事還需奏請陛下準其入見,再做定奪。你草擬一份回文,寫明接待規格與議事流程,明日早朝呈遞。”

    李治面沉似水,不怒自威地說道。

    舍人連忙躬身應諾,然後快步退下。

    杜正倫站在原地,目送舍人離去後,才緩緩轉過身來,目光投向窗外。

    此時,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如墨的夜色仿佛一塊沉重的幕布,緩緩地籠罩著整個宮殿。

    杜正倫凝視著窗外,心中卻如這夜色一般,愈發沉重。

    他揉了揉發脹的額頭,試圖緩解一下緊繃的神經。

    案上還擺放著幾份關于修訂《唐律》的建議,這些建議都是朝中大臣們經過深思熟慮後提出的,每一份都關系重大。

    杜正倫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拿起筆,在其中一份建議上批注道︰

    “‘戶婚律’中關于流民戶籍登記的條款需細化,讓刑部與戶部會商,列出具體修訂條目,月底前報送政事堂。”

    他的字跡剛勁有力,一筆一劃都透露出他的果斷和決心。

    寫完後,他放下筆,再次審視了一遍自己的批注,確認無誤後,才將這份建議放在一旁。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第532章 杜正倫兼任中書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第532章 杜正倫兼任中書令並對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