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周道務與李孟姜已行至渭水岸邊,只見那渭水波濤洶涌,氣勢磅礡。
驛站的驛丞匆匆趕來,向周道務稟報︰
“駙馬,前方渭水橋正在修繕,無法通行,需換乘渡船過河。”
周道務眉頭微皺,問道︰“渡船何時能到?”驛丞趕忙回答道︰
“小的已派人去催,預計半個時辰內便可抵達。”
李孟姜聞言,便從馬車上下來,活動了一下筋骨。
她漫步走到岸邊,見不遠處有幾位農夫正在收割谷子,便走上前去,微笑著問道︰
“老伯伯,您今年收成如何呀?”
那農夫見有人詢問,連忙停下手中的活兒,抬起頭來,滿臉笑容地回答道︰
“長公主的福,今年風調雨順,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呢!”
李孟姜听了,心中也為這些農夫感到高興,點頭說道︰
“那就好,百姓能吃飽飯,天下才能安穩。”
周道務在一旁听到他們的對話,也走過來,補充道︰
“朝廷剛下了新令,減免災區賦稅,你們若有困難,可向官府稟報,定會得到妥善解決。”
農夫見李孟姜和周道務如此客氣,心中十分感激,連連道謝後,又趕忙低頭繼續忙碌起來。
渡船緩緩靠岸,車駕一輛接一輛地駛上船去。
李孟姜坐在船頭,目光凝視著渭水滔滔東流,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她轉頭對身旁的周道務說道︰
“韓瑗和來濟都是忠心耿耿的良臣,卻被貶到如此偏遠之地,實在令人惋惜啊。”
周道務微微一笑,安慰道︰
“朝堂之事本就變幻莫測,我們遠離長安,反倒能落得個清淨。”
說罷,他從行囊中取出一幅輿圖,展開後指著上面的路線說道︰
“過了渭水,再行五日便能抵達潼關,過了潼關便是河南道,道路就會好走許多了。”
傍晚時分,韓瑗的車駕終于抵達了長安東郊的驛站。
驛卒匆匆趕來,送上了簡單的晚餐,粟米飯配咸菜。
韓瑗的長子見狀,頓時怒不可遏,大聲呵斥道︰
“我父親曾任侍中,你們竟敢如此怠慢!”
韓瑗連忙擺手制止道︰
“罷了,罷了,如今我已被貶,便與尋常官員無異,何必再計較這些呢。”
他微笑著接過飯碗,對驛卒說道︰
“有勞你了,明日一早我們便繼續啟程。”
來濟在另一家驛站的昏黃燈光下,正專注地書寫著一份奏疏。
他的筆觸流暢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他對台州地區的深入了解和對當地百姓的關切。
在這份奏疏中,來濟詳細地闡述了自己對台州發展的一些建議。
他認為,台州地區的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應該增設學堂,以提高當地百姓的文化水平;
同時,興修水利也是當務之急,可以改善農田灌溉條件,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寫完之後,來濟仔細地核對了一遍奏疏的內容,確保沒有遺漏或錯誤。
然後,他將這份奏疏小心翼翼地封入竹筒中,交給了驛站的驛卒,並叮囑道︰
“勞煩你將此信送往長安,務必呈給吏部。”
驛卒接過竹筒,鄭重地點頭應諾,隨即轉身離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來濟站在窗前,望著驛卒遠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禱著這份奏疏能夠順利送達朝廷,並且得到重視和采納。
夜已漸深,驛站內一片寧靜。周道務和李孟姜早已在各自的房間里歇息。
李孟姜躺在床上,卻毫無睡意。她隨手拿起周道務帶來的桂州輿圖,仔細端詳起來。
輿圖上,山川河流、城池道路都清晰可見。
李孟姜的目光落在一處標記上,好奇地指著問道︰“這里便是灕水嗎?”
周道務微笑著點頭,表示贊同李孟姜的說法,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
“沒錯,桂州的山水的確秀麗迷人。等我們安頓下來之後,我一定會帶你乘船游覽,讓你盡情領略這片美麗土地的風光。”
李孟姜聞言,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她的眼楮里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回答道︰
“那太好了!我一直都听說這桂林山甲天下,現在呀終于有個機會親身去感受一下啦。我只是不知道我們何時才能再回到長安呢?”
周道務緩緩地伸出手,輕柔地握住李孟姜的手,他輕聲說道︰
“莫要憂心忡忡,待到朝中諸事皆定,我們必定能夠安然無恙地返回長安。
然而,當下之急,乃是將桂州此地的民生妥善治理。
唯有如此,方可不負百姓之期望,亦能為我們的未來鋪就一條坦途。”
李孟姜頷首,表示認同周道務所言︰
“話雖如此,但我心中亦有一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周道務見狀,微笑著鼓勵道︰
“但說無妨。”
李孟姜略作遲疑,終于鼓起勇氣說道︰
“我尋思著,是否可以在桂州開設一家申通鏢局的分店呢?如此一來,便可打通桂州與長安之間的鏢局物流通道,不僅能方便兩地的往來,亦可促進商業的繁榮。你意下如何?”
周道務看著李孟姜,嘴角露出一絲寵溺的微笑,然後輕輕地揉了揉她的發髻,說道︰
“你呀,不管走到哪里,心里都只想著搞錢。在長安的時候,你開申通,創辦田福苑來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孤兒,還有並砍砍,現在到了桂州,竟然還想把這些都照搬過來。”
李孟姜听了周道務的話,微微皺起眉頭,有些不滿地說道︰
“周都督,您這是不同意我在桂州開申通、並砍砍,還有創辦田福院嗎?您就放心吧,這些舉措對桂州的經濟發展可是大有好處的呢!”
周道務見狀,無奈地嘆了口氣,解釋道︰
“我並不是反對你這麼做,只是擔心你會遇到一些困難。做生意可不像你想象的那麼簡單,有時候即使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未必能夠盈利。”
其實,這些問題李孟姜早就考慮過了。
她不僅有著前世與甲方爸爸談論辦案和市場調研的經驗,還對桂州的市場環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她深知做生意確實存在風險,但她也相信只要用心經營,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