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元年七月癸未,太陽高懸,酷熱難耐,秋老虎依然在洛陽城中肆虐。
熾熱的陽光無情地照射著紫微宮的琉璃瓦,使得這些瓦片被曬得滾燙,仿佛能煎熟雞蛋一般。
空氣里彌漫著燥熱的塵埃,讓人感到呼吸都有些困難。
在內侍省中,一群小太監們正忙碌地穿梭在朱紅廊柱之間。
他們小心翼翼地踮起腳尖,生怕踫到那些珍貴的物品。
每個人的手中都捧著一個竹籠,里面裝著朝服。
這些朝服被精心地罩在竹籠里,以保護它們不被陽光直射。
綢緞的光澤在光影的交錯中時隱時現,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星。
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因為要宣讀崔敦禮被任命為宰相的詔命。
為了迎接這個特殊的時刻,連燻香都特意換成了更為清冽的龍腦香,希望能夠驅散殿內的暑氣,營造出一種莊重而肅穆的氛圍。
此時,通事舍人步履匆匆地踏入宮門。他的腳步輕快而急切,仿佛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在等待著他。
他的靴子底踏在階前的青苔上,發出輕微的聲響,同時帶起了一些露水。
這些露水在丹墀上留下了淺淺的痕跡,仿佛是他匆忙腳步的見證。
通事舍人手中緊握著一份紫泥詔書,這份詔書顯得格外莊重。
詔書上的“崔敦禮”三個字,用金粉勾勒而成,在晨光的照耀下,泛著溫潤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這份詔書的重要性和權威性。
昨夜三更時分,這份詔書剛剛從政事堂擬定出來。
中書令許敬宗親自謄寫了這份詔書,以確保每一個字都準確無誤。
此刻,這份詔書正靜靜地等待著在太極殿完成它的使命,見證崔敦禮成為宰相的歷史性時刻。
景雲鐘在宮城上空發出陣陣巨響,那聲音猶如雷霆萬鈞,震得檐角的鐵馬也隨之叮咚作響,仿佛整個宮殿都在為之顫抖。
在這莊嚴肅穆的氛圍中,文武百官們按照各自的品階,整齊地排列在大殿之中。他們身著青色的官袍,下擺如同一片沉默的蘆葦般垂落在金磚地上,沒有絲毫的雜音。
崔敦禮站在吏部官員的隊列里,他的身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身上的玄色公服,由于長途跋涉和汗水的浸濕,那上面原本鮮艷的 補子此刻也變得有些微微發暗。
然而,盡管他剛剛從西域的屯田前線匆匆趕回,鬢角還沾著未及洗淨的沙塵,但他的腰桿依然筆直,宛如當年鎮守涼州時那般挺拔。
就在這時,內侍監總管高力士那洪亮的聲音突然穿透了殿內的寂靜“傳陛下口諭,宣崔敦禮上前听詔。”
這道旨意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在莊嚴肅穆的大殿中猛然炸響,引發了一陣輕微的騷動。眾人面面相覷,臉上露出驚愕之色,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內容。
崔敦禮听到這道旨意後,心中沒有絲毫猶豫,他毅然決然地邁出了隊列。
他的步伐穩健而有力,每一步都像是經過深思熟慮,卻又顯得那麼自然流暢。
他的袍角輕輕掃過地面,發出的聲響在空曠的大殿里回蕩,顯得格外清脆,仿佛整個宮殿都在為他的行動而矚目。
當他行至殿中時,他停下腳步,撩起長袍,雙膝跪地,動作優雅而莊重。
就在他跪地的一剎那,他的目光恰好與御座上的高宗李治交匯。
他看到李治微微頷首,嘴角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那目光里似乎帶著幾分熟稔的暖意。
這一瞬間,崔敦禮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二十年前,他還是秦王府的庫直,負責管理王府的財物和倉庫。那時的李治還只是晉王,年輕而充滿朝氣。崔敦禮曾為李治打理過書房,兩人時常交流,彼此之間建立了一定的默契和信任。
而如今的李治已登上皇位,成為萬民敬仰的天子。
而崔敦禮也歷經風雨,官至高位。
然而,在這一刻,當他們的目光再次交匯時,那份曾經的熟稔和暖意依然存在,仿佛時間並未在他們之間留下太多痕跡。
張瑜緩緩地展開詔書,那金粉書寫的字跡在陽光的映照下閃閃發光,仿佛散發出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氣息。
當他念出詔書中的每一個字時,聲音在殿內回蕩,仿佛穿越了時空,讓人不禁想起了往昔的輝煌歲月。
“門下
崔敦禮器識宏遠,經緯文武,昔護西域,安輯邊疆,今授太子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欽此。”
最後三字落下時,殿外忽然起了一陣風,那風如同一股無形的力量,卷起廊下的梧桐葉,打著旋兒飄落下來。
這些梧桐葉仿佛被賦予了生命一般,它們在空中翩翩起舞,最終輕輕地落在了崔敦禮的帽檐上,仿佛是天地也在見證這一重要的時刻。
崔敦禮靜靜地跪在地上,他的身軀微微顫抖著,心中涌動著難以言喻的情感。
當張瑜念完詔書後,他深吸一口氣,然後叩頭謝恩“臣崔敦禮謝陛下隆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他的叩頭聲響沉悶而堅定,額頭觸地時,能清晰地感受到金磚上傳來的涼意。
這一叩頭,不僅是對皇帝的敬意,更是他對自己過去歲月的一種告別,對未來責任的一種承諾。
三十年前,他還是個年輕的統軍,跟隨太宗征戰遼東。
在安市城下,他親斬敵將,鮮血濺在甲冑上,凝成暗紅的斑塊。那是他生命中的一次輝煌,也是他永遠無法忘懷的記憶。
如今,歲月已經在他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溝壑,他的鬢發也已如霜。
然而,他並沒有被時光打敗,反而在歷經滄桑後,更加堅定地擔起了輔佐儲君、參贊機務的重任。
當他抬起頭時,眼中閃過一絲淚光。
那不是悲傷,而是對過去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許。
他知道,這條路並不容易,但他願意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為國家、為太子,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高宗面帶微笑地抬起手,向崔卿家示意讓他起身,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愉悅
“崔卿家,快快起身,不必如此多禮。”
他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朕對你在涼州的事情可是記憶猶新啊!當時你將屯田收獲的谷穗制成標本呈給朕看,並告訴朕說‘西域的麥子,也能養大唐的兵’。”
高宗的話語在殿內引起了一陣輕微的笑聲,仿佛大家都對這件事情印象深刻。
這時,吏部尚書楊弘禮從隊列中站出來,向高宗行禮後奏道
“陛下聖明,真是知人善任啊!崔公長期在邊疆任職,對軍國大事有著深刻的了解和豐富的經驗。
如今他入朝擔任宰相一職,實在是眾望所歸啊!”
喜歡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