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元年二月十日的晨光剛漫過宮牆,鴻臚寺的小吏就踩著露水往大慈恩寺趕,手里的鎏金帖子燙得像團火。
帖子上的字是李治親筆寫的
“敕玄奘法師與九大德,今日為河東郡夫人寶乘等五十人授戒。”
大慈恩寺的晨鐘剛敲過第七響,玄奘正坐在禪房里翻《四分律》,指尖捻過泛黃的經頁。
听見腳步聲,他抬眼看見小吏捧著帖子進來,袈裟的衣擺掃過門檻,帶起些微塵。
“聖人說,鶴林寺的佛堂已備好,辰時三刻便開壇。”
小吏的聲音壓得低,怕驚了寺里的清淨。
玄奘合上經卷,喚來寺里的沙彌
“把那套鎏金戒牒取出來,去年西域僧俗獻的,正好用得上。”
沙彌捧著木盒回來時,盒里的戒牒在晨光里泛著柔光,牒上的 “戒” 字是虞世南題的,筆鋒剛勁,倒比尋常經卷多了幾分莊嚴。
鶴林寺在禁苑東側,是去年李治特命人蓋的。
佛堂的梁柱都是從終南山運來的柏木,沒上漆,只打磨得光滑,湊近了能聞見淡淡的松脂香。
寶乘穿著件素色僧衣,坐在蒲團上,手里捻著串菩提子
這串珠子是唐高祖當年賞的,顆顆圓潤,被她盤了快三十年。
“夫人,玄奘法師到了。”
貼身侍女扶她起身,袖口掃過案上的青瓷瓶,瓶里插著枝紅梅,是今早從御苑折的。
寶乘望著佛堂門口,看見玄奘披著紅色袈裟走進來,身後跟著九大德,僧鞋踩在青磚上,發出輕而勻的聲響。
辰時三刻剛到,李治的儀仗就停在了寺門外。
他沒穿龍袍,只著件藏青色常服,腰間系著根玉帶
這帶 還是當年寶乘替他系過的,說 “玉能養性”。
走進佛堂時,他看見寶乘正對著佛像合十,鬢角的白發比去年又多了些,倒比宮里頭看著清瘦了。
“薛師安好。”
李治的聲音放得輕,像怕擾了佛堂的靜氣。
寶乘轉過身,屈身行禮,僧衣的褶皺在地上鋪展開,像朵綻開的白蓮
“謝聖人記掛。”
她抬眼時,看見李治袖口的盤扣松了,想起他小時候總愛扯著袖口玩,常常把扣子拽掉。
玄奘捧著戒牒上前,九大德分立兩側,手里的引磬輕輕敲了聲,佛堂里頓時靜得能听見燭花爆開的輕響。
“河東郡夫人寶乘,今日求受具足戒,當斷貪嗔痴,持殺盜淫妄酒五戒,可願?”
玄奘的聲音不高,卻在佛堂里蕩開,撞得梁柱嗡嗡響。
寶乘的指尖在菩提子上頓了頓,目光掃過佛前的長明燈。
燈芯爆出個火星,她忽然想起武德年間,唐高祖在大興善寺為她受菩薩戒時,燈芯也是這樣跳了下。
“貧尼願受戒。”
她的聲音有些發顫,卻比去年在鶴林寺落成時清亮多了。
李治坐在側面的檀木椅上,看著玄奘將戒牒遞到寶乘手里。
戒牒的金邊在燭火下閃,他忽然想起五歲那年,寶乘教他寫 “戒” 字,握著他的小手在沙盤上劃,說 “做人如寫字,一筆一劃都不能歪”。
那時的沙盤現在還在東宮的庫房里,蒙著層灰,倒比記憶里的還清晰。
五十個求戒的尼眾依次上前,有宮里退下來的老宮女,也有長安城里的富家女。
輪到個十六歲的小尼時,她的手抖得厲害,戒牒差點掉在地上。
寶乘伸手扶了扶她的手腕,指尖的溫度透過僧衣傳過去,像春日里的暖陽。
“別怕。”
寶乘的聲音很輕
“受戒是好事,往後心里就有定盤星了。”
小尼紅著眼圈點頭,接過戒牒時,淚水滴在牒上,暈開個小小的濕痕。
李治看著這幕,想起自己十歲那年生病,寶乘守在床邊,也是這樣輕輕拍著他的背,說
“病好了就帶你去放風箏”。
授戒儀式到午時才結束。玄奘收起戒尺時,佛堂外飄來飯香,是寺里做的素面,加了些苜蓿菜。
李治拉著寶乘的手往偏殿走,柏木柱上的木紋硌著掌心,像小時候她牽著他走過御花園的石子路。
“佛堂還住得慣?”
李治替她拉開竹簾,簾上的竹篾刮過袖口,發出沙沙的響,
“昨兒讓工部送了些新棉絮,給窗縫多塞些,別凍著。”
寶乘坐下時,僧衣的下擺掃過炭盆,火星子跳起來,被她輕輕吹滅
“謝聖人掛心,鶴林寺比宮里清淨,正好修行。”
侍女端來素面,青瓷碗里飄著幾片香菇。
李治看見寶乘吃面時,還是像從前那樣,先把碗邊的熱氣吹勻了再動筷。
他忽然笑了
“薛師還是老樣子,吃口面都怕燙著。”
寶乘抬眼,看見他嘴角沾了點面湯,像個沒長大的孩子,伸手替他擦了擦。
“聖人如今是萬民之主,行事該比從前沉穩。”
她的指尖蹭過他的下頜,那里剛冒出些胡茬,扎得人發癢。
李治想起小時候她替自己刮胡子,總說 “慢點刮才不疼”,手里的剃刀輕得像片羽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日頭過了正午,李治起身告辭時,寶乘送他到寺門口。
牆根的迎春花開了,細黃的花瓣沾著些塵土,倒比御苑里的規整模樣多了幾分野趣。
“過幾日讓御膳房送些杏仁酥來,是你從前愛吃的。”
李治望著寺里的鐘樓,去年掛鐘時,他還親自敲了三下。
寶乘合十行禮,僧衣的袖子在風里擺了擺
“貧尼已受戒,不食葷腥甜食了。”
李治愣了愣,才想起具足戒里有不食甘味的規矩,笑著拍了拍自己的額頭
“倒是朕忘了。”
當儀仗漸行漸遠,李治忍不住回過頭來,目光落在遠處的寶乘身上。
她靜靜地站在寺廟門口,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陽光灑在她身上,手中的菩提子閃耀著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某種神秘的故事。
佛堂里的鐘聲再次響起,悠揚而深沉的聲音回蕩在空氣中,一下又一下地撞擊著李治的心靈。
這鐘聲與宮廷里的編鐘不同,它沒有那麼華麗,卻更能讓人感到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李治的思緒漸漸飄遠,他突然想起了寶乘曾經教給他的第一句佛經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這簡單的十六個字,此刻卻在他的腦海中不斷回響,比朝堂上的奏疏還要深刻地印刻在他的記憶里。
他不禁想,這世間的善惡是否真的如此分明?在宮廷的權力斗爭中,他見過太多的陰謀與算計,那些所謂的“善”與“惡”,似乎都被利益所掩蓋。
然而,在這寧靜的寺廟里,在寶乘的身邊,他仿佛找到了一種更為純粹的善惡觀。
李治深吸一口氣,感受著鐘聲帶來的寧靜,心中暗暗告訴自己,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都要牢記這十六個字,努力去踐行其中的真諦。
喜歡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