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八年正月十六日,雪後初晴,萬物披上了一層白白的絨毯,冬日的陌光透著蒼白,灑落在雪層之上,泛出耀眼的光芒。
兩儀殿內,李世民正與長孫無忌等武將文臣就征討高句麗事宜,交換意見。
長孫無忌拿著一幅卷軸,經過李世民所坐的龍椅旁,他抬手將畫卷在李孟姜之前放在兩儀殿的現代畫架上。
他解開上面的細繩,鋪開畫軸。
唰—
《高句麗地勢圖》六字率先出現眾人目中,李世民得不得夸贊長孫無忌寫得一手好隸書。
可現在又不是夸贊長孫無忌之時,李世民回頭詢問長孫無忌有何計策?
長孫無忌行插手禮回答,自泉蓋甦文率兵逼宮,弒殺榮留王高建武,並立其佷兒高藏,已有三載。
他手里的象牙鎮紙指向邊角,地圖上標注的平壤,安市等城邑在燭光下泛起朱砂的紅暈。
長孫無忌繼續稟告
“奈何,這泉蓋甦文心機與城府深沉,精于算計,而高藏此子過于軟弱無能,高句麗大部分權力都被泉蓋甦文之手”
李世民拿起一把寶劍擦拭著,雪白的劍刃映射出他那張威嚴並且有些微顯蒼老的臉
“這倒是讓朕想起那曹孟德挾持無能天子以令諸侯的荒唐事跡,如此說來,這高藏只是一位架空的傀儡帝王”
長孫無忌取出一本奏折,呈于李世民
“微臣近日收到一封迷報,稱這高藏欲派子入唐為質子,可消息尚未出王宮就泉蓋甦文截殺,並稱今其政今需蓋‘莫離支印’才可行。”
兵部尚書李積上前稟告
“聖人,微臣也有听聞高句麗大臣莫離,勾結鄰國百濟想一舉攻下新羅,其狼子野心…”
李世民听罷,啪—的一聲按在地圖上的安市城上“看來是時候出征了。”
李世民話音未落,就見黃門侍郎褚遂良已疾步出列“聖人,萬萬不可親自出征!”
笏板叩地聲驚得階下侍衛微微挺直腰桿,“昔年隋煬帝三征遼東,百萬士卒埋骨荒丘,此殷鑒不遠。”
李世民眼底的冰冷一閃而逝“褚卿家,此話何意?按褚卿家之意說朕會重蹈煬帝的覆轍?”
“臣豈敢!”
褚遂良額頭觸地,聲音卻愈發清亮︰
“陛下神武遠超隋煬,然親征一事 ”
他抬起頭,眼中映著搖曳燭火︰
“昔年李靖平突厥,李積破薛延陀,皆為陛下遣良將掛帥。今泉蓋甦文雖惡,以李積為帥,張亮督水師,何愁不勝?”
他膝行半步,袍角掃過冰涼地磚︰
“陛下若輕涉險地,萬一有失……請聖人以江山社稷為重!請三思!”
“夠了!”
李世民突然抬手。李積默默退後半步,將羊皮卷收進袖中。
殿內寂靜如淵,唯有漏壺滴水聲 “滴答” 作響。
良久,皇帝走向輿圖,指尖撫過標注安市城的朱砂點。
那里的絹布已被他方才拍得發皺︰
“朕非不知將在外可安天下,”
他忽然笑了笑,笑容里帶著霜雪般的冷意︰
“可泉蓋甦文扣押朕的使者,當著百濟人面燒毀國書,這一巴掌,朕要親手還回去。”
李積忽又出列,甲冑在燭光下泛著幽藍︰
“臣願為先鋒,三十日內踏破鴨綠江!”
他腰間環首刀隨著動作輕顫,刀柄上的螭紋吞口猙獰如獸。
褚遂良還要再諫,卻見李世民已抓起案上的玄甲將作大匠所制的銅制箭鏃,在燭火上緩緩轉動。
箭鏃鋒利的稜面映出他眼底跳動的火焰︰
“明日早朝,擬詔征兵。朕要讓泉蓋甦文知道!”
鏃尖刺破素絹的 “嗤啦” 聲在殿內炸開,李世民腕間玄甲護腕撞出冷硬聲響。
銅制箭鏃深深楔入輿圖里的安市城標處,飛濺的絹帛碎屑落在朱砂字跡上,似點點血痕。
“大唐天子的劍,從來不是懸著好看的!”
燭火被氣流激蕩,將帝王怒容投在蟠龍柱上,隨光影扭曲成困獸般的輪廓。
褚遂良的進賢冠玉笄 “叮” 地磕在青磚上,整個人重重伏倒︰
“聖人!請三思啊!”
他的廣袖拂過滿地書卷,卻不及觸及御案邊緣,“昔年煬帝三發百萬眾,糧車塞路,白骨蔽野。
今高句麗城堅如鐵,陛下萬金之軀……”
“住口!”
李世民震得案上銅龜燭台劇烈搖晃,燭淚濺在 “安市城” 三字上︰
“朕非楊廣!”
冕旒撞出碎玉般的脆響,他抓起案頭新羅王金春秋的求救密函︰
“你且看 —— 泉蓋甦文斬我來使,剜目懸于平壤城頭!”
密函在空中展開,滲血的絹帛上依稀可見 “救我” 二字。褚遂良望著那斑駁血痕,喉間發緊︰
“正因如此,更該遣良將出征!”
他膝行半步,玄色朝服在青磚上拖出褶皺︰
“李積,薛仁貴等皆為良才,何需陛下親涉險地?”
殿外忽起北風,卷著雪粒子撲在窗欞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世民盯著輿圖上那支箭鏃 —— 它歪斜卻筆直地插在安市城中央,恰似一柄懸在高句麗頭頂的劍。
二十年虎牢關躍馬橫槊的記憶翻涌而上,他忽然想起那年竇建德的十萬大軍,也是這般被他一劍斬破。
“朕意已決。”
他俯身拔起箭鏃,鋒利稜面劃過掌心,沁出一滴血珠,
“傳令兵部,三日內備齊遼東戰馬三萬匹。”
血珠滴落在輿圖的鴨綠江上,暈開一片暗紅︰
“朕要讓泉蓋甦文知道 —— 天子之怒,非臣子刀劍可比!”
褚遂良的進賢冠撞在青磚地面時,玉笄斷裂的脆響驚得廊下執戟衛士微微僵直。
"聖人!萬萬不可呀!"
玄色廣袖掃過御案邊緣,銅龜燭台里的燭淚濺成星子。
李世民攥著新羅密函的指節泛白,染血的絹帛在明黃龍紋袖口下若隱若現,案頭《高句麗地勢圖》上,那支斜插在安市城的銅箭鏃,正刺破朱砂勾勒的城牆輪廓。
褚遂良解下腰間羊脂玉佩,溫潤玉色在冷殿中泛起微光︰
“陛下虎牢破竇、陰山擒頡,百戰威名震古爍今。
然孫武雲 " 兵者凶器,戰者危事 ",昔衛公李靖平突厥,亦未離長安半步 , 若能以全勝之姿終,方是千古完人。”
北風卷著雪粒撲碎窗紙,李世民的冕旒撞出碎玉般的聲響。
他猛地抓起箭鏃,鋒利稜面劃過掌心,血珠滴落在 "安市城" 三字上,洇開暗紅的暈︰
“卿既知高麗王為朕所立,泉蓋甦文弒君篡權是天賜良機,卻勸朕按兵不動?”
“正因天賜良機,更需持重!”
褚遂良額頭再叩,斷裂的玉笄殘端硌得額角滲血,
“以李積為遼東道大總管,張亮督水師渡海,陛下坐鎮幽州運籌帷幄 ,此乃 " 廟算勝者得算多 "!若萬金之軀涉遼東風雪,萬一......”
“當年朕率玄甲軍三千破竇建德十萬,何嘗不是 " 萬一 "?”
李世民將染血密函甩在輿圖上,震得《貞觀氏族志》嘩啦啦散開︰
“泉蓋甦文斬我使臣,剜目懸于平壤城頭!這等羞辱,朕若縮在長安發號施令,百年後史書如何寫?”
碎玉與雪粒在階前融成細流。
褚遂良望著皇帝腰間那柄環首刀,刀穗上凝結的黑血塊是平薛延陀時留下的。
恍惚間,武德年間虎牢關下橫槊而立的秦王,與眼前攥著滴血箭鏃的帝王身影重疊又錯開。
“陛下百戰得天下," 他抓起一把碎玉按在心口,聲音混著喉間腥甜,"臣只求陛下能百戰而終......”
“傳令兵部,三日內備齊遼東戰馬三萬匹。”
李世民的聲音裹著呼嘯北風,震得案上竹簡簌簌作響,
“朕要讓泉蓋甦文知道 —— 百戰之君的劍鋒,只會在沙場越磨越利!”
喜歡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請大家收藏︰()大唐︰實習生穿越竟成臨川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