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英的猛然現身,讓雙方的人都頗為吃驚。大家心里紛紛犯起了嘀咕,她不是被關起來了嗎?怎麼會出現在這兒?剎那間,對方的火力點迅速轉移到了她身上。
那阿三叉著腰,扯著嗓子質問道︰“你怎麼出來了?誰把你放出來的?你矗在這兒想干什麼?等我們把你叉成篩子嗎?”
而這邊的人看到梁紅英出現,既驚喜又擔心。有人著急地大喊︰“姑娘快回來,太危險了!”
梁紅英雙手一展,對著雙方的人高聲說道︰“諸位叔叔伯伯、爺爺奶奶、大哥大姐們,你們都听我說!你們這是干什麼?不過就是個小村子的族長,誰愛當誰當,有什麼了不起的?你們這樣互相殘殺,到底能得到什麼?千千萬萬中國同胞死在日本人手里,你們怎麼不去抗日?反倒在家里自相殘殺,這算哪門子英雄?”
然而,她的話並未引起太多響應。當然,老族長這邊的人還是有些同情她的,只是略顯得有些沉默。關鍵真正挑事的並非他們,而是阿三這一邊。阿三這邊的人依舊囂張跋扈,帶頭的那個阿三大喊︰“少在這里胡說八道,少在這里蠱惑我們!抗日跟我們沒關系,我們要的是自己的生存!”
梁紅英听著這話,心里別提多別扭了。她氣憤地指著阿三說︰“阿三大哥,你也真有意思。國破家何在,家都沒了,你們自己還能有尊嚴嗎?要有這股不怕死的勇氣和精神,就去戰場上和敵人一較高下!你們知道臥龍鎮周圍有多少鬼子嗎?有多少人正在遭受他們的蹂躪和殘殺嗎?我勸你們都清醒一點,別再為這不值一提的職位爭奪了!”
她回過頭,對著老族長這邊的人喊道︰“大哥們,你們先把武器放下。他們要有勇氣,就讓他們投擲。你們都生活在一個寨子里,彼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是親戚就是朋友,要不就是同族。他們難道忍心傷害自己的親人嗎?”一開始,這邊沒人響應。可是那位被梁紅英救下的大哥,手里拿著一根削尖的竹竿,思索片刻後,覺得她說得在理。人家冒著生命危險站在前排,到底是為了誰呢?他回頭喊了一聲︰“鄉親們,我放下了。這姑娘說的有道理,我們這是在自相殘殺啊!”說罷,他“刷”的一下就把竹竿扔到了地上。後邊的人見狀,也有人開始陸續響應。轉眼之間,這邊的人就全部把武器放下了。
接著,梁紅英轉過身,對著阿三這邊的人說︰“大哥們,你們難道就不覺得這樣做有點黑良心嗎?我听說了,你們這個寨子已經發生過好幾次相互殘殺的悲劇了,你們不覺得活得窩囊嗎?多少無辜的人死在自己人手里,那可都是你們自己的親人、朋友和孩子啊!你們每個人家里都有孩子,都有父母,失去這些親人,你們願意嗎?就像這場瘟疫,奪走了多少家庭的成員,誰心里能痛快?當你投擲出這桿標槍的時候,仇恨就已經永遠埋在人心中了。想想看,你們把對方的人全部殺光,就算當了這個族長,面對累累白骨,你們能心安嗎?”
這一番問話,讓阿三這邊的人,開始有響應了。那群人里頭,有人舉著手里的家伙大聲喊道︰“對對對,我的親人就得了那種病,我正為這事兒焦心呢,我干嘛還跟著搞這種沒意義的事情?我放手了,我要去照看我的親人!”有了帶頭的,馬上就有響應的,只听見“ 里啪啦”一陣放武器的聲音。
阿三一看,當時就急眼了。他和那十幾個衷心支持的人,橫眉立目地罵起來︰“你們都是混蛋!叛徒!這個位置好不容易就要到手了,你們居然打退堂鼓?放手了就意味著,以後永遠成為他人的奴隸,永遠臣服在他人的膝下。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我看你們誰敢放手!”
他剛說到這里,“啪”一個石子飛過來打中了他的腦袋,當時就把他放倒了!石子是梁紅英抓住時機發射的,趁他轉過身和別人說話的時候,梁紅英毫不猶豫的就給了他一下子,她知道擒賊先擒王,對于這種愚昧不化的小子,除了讓他閉嘴,別無他法。
忠于他的那十幾個人還沒搞清楚狀況,梁紅英就先開口說道︰“鄉親們,這個阿三死有余辜!他在號召你們干什麼?他在號召你們左手砍右手,屠殺你們自己的親人!這種人該不該留著?”
阿三那十幾個同伙兒的武器可沒有放下。他們一看阿三倒了,憤怒到極點,一個個凶神惡煞般地把武器朝向梁紅英。好些人都提醒她︰“孩子,有危險!”“妹子,有危險!”“姑娘,有危險!……”
這個節骨眼上,梁紅英沒有膽怯。她心想,我一退縮,整場努力就白費了。今天就算是死,也得迎難而上。她挺起胸膛,拍著自己的胸脯說︰“你們要覺得我是罪魁禍首,就往我身上招呼吧!你們可以用你們的標槍插向我的胸膛,但是我為了誰,你們知道不知道?你們那些親人們都已經從病魔手里奪回來了,他們大部分人都已經康復了,那些還在昏迷中的人也已經有了復甦的跡象。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我帶來的藥是有效果的!你們這麼多年信奉的神靈,他們並沒有給你們帶來神奇的效果。不是神不靈,而是你們的心壞了。你們自己發現沒有?就為了這麼一點小事情,你們就大起殺心,傷害無辜的人。你們這種惡毒的心,是招來神靈怨懟的主要原因。你們這種惡行,神所不容。是那土匪踢了你們的祭壇,但這不是一種偶然,而是一種必然。你們有這種惡毒心靈,神也不會幫助你們。正是因為我的到來,也是神的安排,讓我來提醒你們這些愚昧的人。他讓我帶來了聖水,帶來了藥,帶來了你們這一族的希望。你們還不明白嗎?你們這一次次的自相殘殺,早已經讓神拋棄了你們。你們在做著背叛神的行為,再這樣下去,你們誰都不會有好果子吃。今天你殺了他,明天他殺了你,這樣持續下去,整個靈水寨就會變成一個空寨子,你們還不覺醒嗎?”
梁紅英這一番話,真的震驚到了在場的人。神的號召力實在是太大了。後邊有人就開始振臂高呼︰“我們不能再干這種混蛋事兒了!的確是,我們這麼做觸犯了神靈,我們會遭到天譴的!”沒了阿三蠱惑,梁紅英說出來的話,效應成倍增加。“嘩”的一下子,雙方的人都倒向了梁紅英,振臂高呼的聲音此起彼伏。而那十幾個人,也被周圍的人七手八腳卸去了他們的武器。他們即便想反抗,在場的人都聲援梁紅英,他們也不敢再輕舉妄動。
這時有個兄弟查看倒在地上的阿三,他肯定沒被打死,只是當時暈了過去。這幫人失去了主心骨,一個個不知所措。雙方的人匯合到了一起。有那些開明的人,迅速地把這十幾個人給控制起來。借這個機會,早有人找到了老族長,把他解救出來了。他被人扶著站在了眾人的面前。提著燈的、舉著火把的,把這個小廣場照得跟白晝一樣。
老族長對梁紅英感激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他對鄉親們說︰“我這個老族長可以不當,但是人不能沒良心。是這個姑娘帶來的聖水解救了咱們的病人,這一點我們不能睜眼瞎。你可以不感激人家,但是不能把人家抓起來,這叫恩將仇報。你們光知道向神靈祈求,我也知道得罪了神靈,踢了祭壇,這是對神的大不敬。但你們想過沒有?神給咱們賜予聖水的方式只有一種嗎?非從神壇的罐子里取回來的水才是聖水嗎?也許神的意志是讓這個女孩給咱們送到家,所以你們都想錯了。”
老族長這番話,引起了大家的共同響應。人們振臂高呼︰“族長說的對!大伙以後再也不能听阿三的煽動了,他是咱們靈水寨的罪人!”呼喊聲在這靜夜里響起,把整個靈水寨都震得顫了三顫。就這樣,一場大禍消于無形。
在別人的陪同下,梁紅英終于可以堂而皇之地把涂爺爺給放出來了。涂爺爺一听,居然出現了這種意想不到的轉變,對梁紅英也是敬佩不已。
現在梁紅英關心的仍然是尚未康復的那些病人。她又指導大家,把壇子里的藥繼續喂給他們,直到這些人都開始有了反應,她才放心。尤其是那些從病中康復的病人,握著梁紅英的手,感激得都想下跪。
就這樣,梁紅英他們一夜未眠。勸開了這場自相殘殺,又見證了這些病人的康復,她感覺太疲倦了。大清早,老族長帶著人來見她,大伙呼啦啦地都給梁紅英跪下,包括老族長在內。慌得梁紅英不知道說什麼好,先攙扶起老族長,又對大家說︰“你們別這樣,你們別這樣。我能幫助你們,也是踫巧趕上了。我們都是血脈相連的鄉親,我家是臥龍鎮,曹家的人。你們別把我當成外人,咱們十里八鄉的都離得不遠。”
她一提自己是曹家的,老族長當時眼楮就亮了。他驚訝地說道︰“你是曹家的?”梁紅英點點頭︰“對呀。”“哎呀呀,曹正平曹老爺是你什麼人?”梁紅英說︰“曹正平曹老爺是我的父親。”老族長一听,驚訝地說︰“原來你是曹家的千金呀!唉喲喲,真是不知道你大駕光臨。曹老爺對我們這個寨子可是有大恩德的。”馬上又有一個老年人附和著說︰“確實如此。多年以前我們這里鬧了山洪,把我們的寨子沖垮了,我們損失慘重。正是曹老爺出資給我們重建了家園,我們到現在都感激他老人家呢。”梁紅英一听還有這樣的事兒,父親從來沒有向她提起過。旁邊的涂爺爺一听她是曹家的人,也很驚喜,連連朝梁紅英伸大拇指。
知道了她的身份之後,梁紅英更受大家的愛戴了。人們都想讓梁紅英留下來,在他們這個寨子里多享享福,好好招待招待她。可梁紅英覺得自己當務之急,還是去處理曹家的事兒。自己的妹妹雨彤還在蘑菇屯,她得趕緊把妹妹接回來,送回曹府,讓父親安心,讓大家都安心。于是她便向大家告辭要離開靈水寨。
老族長覺得非常遺憾,就問梁紅英︰“恩人,我們能不能幫上你們的忙?你們父女兩個都對我們有大恩大德,我們該怎麼報答你們曹家呢?”梁紅英想了想,一點要求也不提,讓他們也不安心。于是就問道︰“你們當地的人喝不喝酒?”眾人都很詫異,老族長說︰“喝呀,我們這個民族最大的愛好就是喝點酒,不僅男人喝,女人也喝。”梁紅英又問︰“我們曹家的酒你們都愛喝嗎?”老族長點著頭說︰“我自己是非常愛喝,大伙也都愛喝。就是我們很少喝到你們曹家的酒。”梁紅英問︰“為什麼?”老族長說︰“一是山路運過來不方便,再者曹家酒,我們著實也喝不起。所以我們自己就釀造一些家釀酒,雖然喝著和曹家酒沒法比,但這麼多年都這麼過來了。”梁紅英點了點頭說︰“哦哦……,我的意思是我們曹家是賣酒的,你們要想回報曹家,去曹家預定我們的酒,這就算幫了我們的大忙。”
老族長一听,突然想起來︰“我們寨子里也有幾個在外地經商的,他們也都是做酒生意的。我馬上就派人寫信給他們,讓他們多賣曹家的酒。”梁紅英一听這真是好事兒,就告訴了族長,曹家酒現在可以提前預定,而且價格也便宜。讓他到時候到曹家去找一個姓朱的賬房先生,提我的名字,曹家二小姐梁紅英,他們就會以較低的價錢賣給你們。不管是自己喝還是經商,這優惠都非常大。梁紅英的這個小請求,那些人都異口同聲地響應,而且信誓旦旦地承諾,必須要把這個好消息傳給他們外出經商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