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梁紅英沒有絲毫耽擱。雖說途中遇到了日本鬼子巡邏,但並未引起他們的注意,很順利地就穿過了卡口。
途經酒漢所在的村子時,她又看到了酒漢老王。老王還是像往常一樣,瀟灑地坐在村口的樹樁上,喝著酒,唱著歌。看到他安然無恙,梁紅英也放了心,便快馬加鞭穿了過去。雖然沒有停留,但老王的歌聲卻一直縈繞在她耳邊,久久不散。
在山路上奔馳的這段時間,天色漸漸暗淡下來。黑夜降臨,山路崎嶇,梁紅英不敢再騎馬,看不清道路,她只能牽著馬走。上山的蜿蜒小路,梁紅英不停歇的走了半夜。終于,在深夜時分趕到了鄉親們居住的營地。
這一路上雖說未有驚險,可到達營地的時候,卻把鄉親們嚇了一跳。半夜里傳來馬蹄聲,這可是鄉親們最害怕的事情,放哨的獵戶居然都沒被驚醒。等鄉親們發現的時候,梁紅英已經到了近前。守在營地最邊緣的小伙子大聲喊道︰“是誰?”梁紅英趕忙回答︰“我,我是梁紅英,我回來了!”听到這句話,就像听到菩薩的悲音,營地里的人一下子都精神起來。因為大多數人都被馬蹄聲吵醒了,尤其是魯班爺爺,更是興奮不已。大家紛紛點燃火把,一個個火把燃起來,把營地照得通明。
魯班爺爺披著一件衣服趕來見梁紅英。他既驚喜又擔心,不知道梁紅英帶來的訊息,是喜是憂。見了梁紅英的面,急著問道︰“孩子,怎麼這麼晚了趕過來,一路上可平安?”梁紅英知道魯班爺爺擔心自己,便一句話把事情交代清楚︰“沒事兒,我這次回來是辦成了那件事情,來接大家去臥龍鎮的。”
這好消息讓在場的人都歡欣鼓舞,他們交互傳頌著這件喜訊。她湊近了魯班爺爺,小聲說︰“我給大伙找了一個酒廠的活兒,怕節外生枝,我想盡早領大家過去,所以,回來的時候我也沒敢停留,星夜趕了過來。”
魯班爺爺理解她的急切,搖著頭說︰“這晚上在山路上行走多危險,尤其你還騎著馬,就算被樹枝掛到也會受傷。還好你平安回來,我也就放了心。先去見你的母親吧,她一直在惦記著你呢。”
經魯班爺爺一提醒,她才趕緊跑到母親的草棚前。母親能感受到外邊的騷動,卻听不到馬蹄聲,她正側著耳朵傾听,兩眼無神地看著遠方。因為在大家眼里清晰的世界,在她的眼里是模糊的。母親一直被心中的願景鼓舞著活在這個世界上,也正因為她看不到、听不清,心中的希望才永遠不會熄滅。
她過去一把握住母親的手,在她耳邊說道︰“母親,我是紅英,我又回來了。”母親也抓住紅英的手,高興得嘴唇顫抖,迅速翻過梁紅英的手掌,在她手心里寫道︰“孩子,太冒險了,事情辦成了嗎?”母親也很關心那件事情,她是怕梁紅英許下諾言很難實現,在鄉親們面前失信。更主要的是辦不成的話,生活的困境更讓大伙兒感到絕望。
她很自豪地在母親耳邊說︰“辦成了!我這就帶大伙去咱們臥龍鎮曹家的酒廠。”母親听了之後,臉上展露出了笑容。這種笑容是發自內心的笑。她從母親臉上看到了從未有過的希望,看起來母親非常關心大伙的生活狀況。這些小伙子,如果都能有份活兒干,對整個小山村來說是真有幫助。雖然他們不像山下的村子那樣,一戶一戶挨著住,而是分散在半個山坡,但他們來往交際就和一個村子沒什麼區別,彼此互幫互助,已經相互形成了生存的保障。
最高興的還是那十幾個年輕人。梁紅英把好消息帶回來,他們一個個興奮異常,開始著手準備啟程去臥龍鎮。可山上沒有馬,這意味著大伙兒只能徒步前往,這讓她有點發愁。畢竟靠兩只腳走到臥龍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時間拖久了,她也怕生變故。
無論如何,晚上是不能動身的。就這樣,她在母親的窩棚里挨到了天亮。一大早,那些小伙子們都已經準備好了。自從梁紅英夜里回來之後,他們就一直沒有睡覺,連夜做準備。梁紅英倒是睡得很安穩,守在母親的身邊感到踏實。營地里大多數人都是在興奮中,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沒有馬匹,大家走得慢,梁紅英就更不敢耽誤了。她依依不舍地又辭別了母親和魯班爺爺,以及留在營地里的鄉親們,帶著這十幾個人牽馬開始往山下走。大伙兒雖然是徒步,但走得並不慢,一個個走慣了山路,速度竟不輸于騎馬的梁紅英。
帶著這麼一幫人往下走,目標太大了,如果撞到日本的巡邏隊,很容易被引起懷疑。她就和大伙商量︰“我們把隊伍拉長一些,三兩人一組,間隔著往前走。”大伙兒明白她的意思,也都很配合。于是梁紅英在前邊引路,分了五撥人在後邊尾隨。就這樣,他們在晨曦的籠罩中下了山。
她心中還是有些顧慮,大伙這麼徒步跟著,幾天才能到達臥龍鎮呢?耽誤的時間長了,又怕生變故,所以她心中很是焦急。照這樣的速度走下去,一兩天的時間也未必能到達臥龍鎮,她一邊走一邊想辦法。她尋思要是能弄一輛鬼子的汽車,拉上這些人,倒是一個好辦法。不過這一路上也沒踫到鬼子的巡邏隊,從哪里弄車,當然,沒踫到,也是一件好事,否則還不知道釀成什麼樣的麻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她為這事煩心的時候,忽然傳來嘈雜的馬蹄聲,有一支隊伍正朝他們這個方向趕來。她身邊只有兩個跟著她的兄弟,為了避險,他們趕緊躲到路旁的灌木叢後。就在此時,梁紅英看清楚了來的人不是日本鬼子,穿的都是黑衣服。走近了一看,正是她昨天對付的那幫洋鬼子。這伙兒人原路返回,怎麼又突然間朝著北山方向趕過來了呢?她感覺有點不妙,莫非,洋人要和日本鬼子串通?這方向正好是去向那日本軍營。
與此同時,她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正發愁找不到馬匹,既然你們送上門來了,那我就不要客氣了。這些洋鬼子沒什麼戰斗經驗,和日本軍隊沒辦法比。他們的馬匹沒拉開距離,跑得也不是很快,要命的是馬尾挨著馬頭,這麼擁擠著前行,這就給了梁紅英絕佳機會。她知道打到前面這匹馬,後邊的馬匹就會跟著倒一大片。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她沒敢開槍,怕槍聲一響會驚動日本人。她把彈弓里裝填上石子,照準了前面那匹馬的馬腿,卯足了勁“啪”就是一下子。石子重重的打在馬腿上,中彈部位還是馬的膝關節,這猛然一擊,讓馬失前蹄,“撲通”一聲就栽倒在路中央,人滾了下去,馬也倒了。後邊的馬跟著就出現了喜劇性的一幕, 里啪啦倒了一大片。
她知道他們的槍被繳了,這只不過是一幫子商人盜墓賊,估計不會像軍人一樣,左一支右一支地帶著幾件武器在身上。所以毫不猶豫的帶人沖了過去。
雖然只跟著兩個兄弟,但他們的身手可不簡單。
她和這些年輕人從小混跡山林。練就了一身的本事。對付這十幾個洋鬼子不在話下,他們 里啪啦,把能用上的東西全部用上。
再加之,突如其來的攻擊,把洋鬼子打了個猝不及防。洋人就算人高馬大,可好多人都被馬壓住了腿,有能力反抗的沒幾個人。
由于佔了先機,很快就把這十幾個人拿下,治得他們服服帖帖。
恰巧,他們的馬上還帶著繩子。小伙子們用刀子把繩子割成一段一段,將這十幾個洋鬼子結結實實地捆綁起來,整個過程干淨利落。
小伙子問梁紅英︰“要不要干掉他們?”論理說,這幫子人死不足惜。他們欺負中國人,侮辱那母子,還開槍打傷老大爺,真應該結果了他們。
可她念及這幫洋鬼子尚未傷人性命,便決定網開一面。他讓人把這些洋鬼子推到樹林里,簡單地捆在樹上,讓他們自生自滅。
這一番折騰,耽誤了不少時間。後面的兄弟也早就跟了上來。他們整理好倒在地上、一片混亂的十幾匹馬,一一分配給眾兄弟們騎上。帶上大伙兒,快馬加鞭離了此地。直奔臥龍鎮而去!
整個過程中,梁紅英暴露在這十幾個洋人的面前。沒有處決他們,想必這些人會記住梁紅英的相貌。不過她並不擔心,這些洋鬼子沒有那麼大的勢力範圍,況且他們還是盜墓賊。記住我的面貌又能如何?
她擔心的不是這些洋鬼子,而是到了酒廠後,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一切會像她想象的那麼順利嗎?
喜歡民國第一俠女請大家收藏︰()民國第一俠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