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民間志

清朝那些事31 麻姑節的傳說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一分零二秒 本章︰清朝那些事31 麻姑節的傳說

    清康熙年間,昌平州翠微山下飄著細雪。接生婆王嬤嬤抱著襁褓里的女嬰直咂舌︰"怪哉,這娃娃身上竟有杏花香。"話音未落,窗外的老杏樹忽地抖落積雪,綻出三兩點胭脂色的花苞。

    女嬰取名麻姑,七歲便能辨百草。春日挎著竹籃采藥,裙裾掃過青石板,石縫里就鑽出嫩生生的車前草;夏夜在河邊浣紗,游魚聚在她腳邊吐泡泡。村里老人常說︰"這丫頭怕是花神轉世。"可那年臘月,張鐵匠家的小兒誤食毒菇,麻姑割破手指滴血入藥,孩童轉危為安,她腕間的血珠卻凝成赤玉般的珠子。流言蜚語像山霧般漫開︰"妖女!定是山魈變的!"

    十年後的谷雨時節,山坳里騰起紫黑色的瘴氣。最先發病的趙貨郎渾身長滿銅錢大的紅斑,咳出的血沫染紅了門前的石獅子。鄉民們抬著三牲供品跪在山神廟前,神漢揮著桃木劍指向麻姑家︰"災星不除,瘟疫難消!"

    麻姑跪在祠堂青磚上,望著祖宗牌位前的長明燈。燈影搖曳中,她看見垂死的孩童抓著空藥碗,听見此起彼伏的咳嗽聲穿透紙窗。子夜時分,她取下鬢邊的杏木簪,在手腕劃開第七道傷痕。血珠滾進陶罐時,窗外閃過白須老者的虛影︰"小友願舍百年陽壽換蒼生安康否?"

    瘟疫最猖獗那天,里長帶人撞開柴門,卻見案頭擺著七盞琉璃瓶,殷紅的藥液泛著珍珠光澤。牆角竹簍里堆著帶血的布條,麻姑素白的臉幾乎與牆壁同色︰"每日卯時三刻,取東山水煎服。"話音未落,山間突然響起清越鶴鳴,眾人再抬頭時,只見幾片杏花瓣打著旋兒落在空蕩蕩的床榻上。

    說也奇怪,服藥者三日內紅斑盡褪。里長帶人尋遍山野,卻在老杏樹下挖出個陶甕,里頭整整齊齊碼著四十九片帶血的指甲。自此每逢三月初三,鄉民們便用紅綢系滿杏樹枝,孩子們唱著古老的歌謠︰"麻姑娘娘坐雲端,杏花雨落保平安......"

    杏林深處,總有人瞥見白衣女子提著藥籃走過,所經之處,枯萎的草木便抽出新芽。更奇的是,那些在瘟疫中喝過藥的人家,世代再未出過肺癆病人。如今你若在清明前後造訪昌平,仍能看見老婆婆們將杏花和艾草編成花環,輕輕放在溪水中央,看它們打著轉兒漂向雲深不知處。

    麻姑將染血的紗布藏進陶罐時,檐角的銅鈴突然無風自動。月光穿過窗欞,在地上投出鶴發老者的影子。他拂塵輕掃,麻姑腕間的傷痕便化作淡粉杏花︰"小友可知,以血肉為引雖能暫緩疫情,卻要受千針噬心之苦?"

    "總好過看孩童夭亡。"麻姑將最後幾滴血擠入藥瓶,案頭的燭火"啪"地爆出燈花。老者長嘆,指尖凝出青碧色的光點︰"明日辰時,帶著你的藥去後山鷹愁澗。"

    次日山澗霧氣繚繞,麻姑赤足踩在冰冷的溪石上。對岸傳來此起彼伏的咳嗽聲,里長帶著鄉民舉著火把步步逼近。她閉眼將藥瓶投入激流,剎那間金光大作,兩岸杏樹如逢甘霖般綻放,粉白的花瓣化作藥雨灑向人間。待眾人回過神來,只見溪水中浮著麻姑的素色羅帕,帕角繡著的杏花沾了水,紅得仿佛要滲出了血絲

    喜歡九州民間志請大家收藏︰()九州民間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九州民間志》,方便以後閱讀九州民間志清朝那些事31 麻姑節的傳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九州民間志清朝那些事31 麻姑節的傳說並對九州民間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