甦轍人麻了。
心中剛剛升起來的些許感動瞬間煙消雲散。
什麼叫做以後也請繼續保持?
到底誰才是哥哥誰才是弟弟啊!
弟弟的命就不是命了嗎?
將我的感動還給我啊混蛋!
甦轍看著眼前嬉皮笑臉的甦軾,眉角不斷抽動,以後誰再管他誰就是狗!
天幕下許多人緊張的抬起頭,接下來會是誰呢?
應該會有範文正公吧?
【王安石】
【那年的律法第三行,在落款寫了一個王,若王安石是一座牆,那定是一座南牆】
【他想救這個天下,想傳下一段佳話,可一代人的白發,也不過青史一剎】
...
【他與他那位仲永,人生似是兩種,一種是選了等一等,一種是一腔孤勇】
【荊國公啊荊國公,也非是一切成空,你想要的那場風,已盡在你的文中】
“原來是王半山。”
“感覺沒什麼問題,但感覺又好像有點不對勁,就文學上的成就他應該不如其他幾人吧。”
“你在說什麼鬼話,介甫先生有沒有資格何需你來置喙什麼,撒泡尿照照鏡子,憑你也配談論介甫先生,不知所謂。”
“你!”
宋仁宗時期。
司馬光臉色復雜的看著身側的王安石。
“介甫,恭喜你了。”
“虛名罷了,不值一提。”
王安石對著司馬光拱手,心中卻還是有些得意。
不是因為上了這個榜,而是因為司馬光,這個他斗了半輩子的朋友。
能看到他吃癟對著他恭維,王安石心中如何能不高興。
“哼~”
司馬光輕哼了一聲,給三分顏色就開染坊,果然人不喜歡狗不是沒道理的。
“我會一直盯著你的,你最好把你手下那群人給管好,但凡有什麼紕漏,我就狠狠參你一本。”
司馬光其實也不是反對改革,天幕出現後他更加明白了改革的重要性,他只是認為不應該大動干戈,應該用更加溫和的手段。
他認為國朝制度雖有問題但根基未壞,遠沒有到用猛藥的時候,百姓疾苦應該在國家富強之前。
如王安石此前的做法,根本就是損民之利以填國庫。
事實也證明如此,王安石最後失敗了。
再看看人家張居正的改革,哼哼,果然王安石就是遜啊。
想到這里司馬光也不在意了,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瞥了一眼王安石。
龍椅上。
宋仁宗趙禎已經有點懵了。
目前已經出現的七位,唐朝佔了兩個,宋朝佔了五個。
這倒也沒啥,關鍵是其他五個人全部都在他的手下!
不會最後一個也在朕的手下吧?
一想到這趙禎就忍不住呼吸一滯,如果宋朝的六位八大家全部都在他的手中,那他這個皇帝當的還需要說嗎?!
頂!
如果不是他這個皇帝當的好,如此多的人才又怎會在他的手下井噴呢?
不只是趙禎想到了這個事情,朝堂上其他人也同樣反應過來了。
這些名字他們不僅熟悉,而且不少人都跟他們見過面,喝過酒,論過文!
許多大臣的臉色在這一刻十分復雜,這種感覺就像是你經常一起喝酒吹牛的朋友,忽然有一天牛的不像話。
一方面既有些與有榮焉,以後出去還能說一下,天幕上說過的唐宋八大家,就那誰誰誰,我們經常一起喝酒呢。
另一方面也有些失落,自己的失敗固然可怕,但兄弟的成功更讓人揪心!
還有最後一個名額,還有機會!
宋朝一些大文豪懷揣著最後的希望看向天幕。
他們此刻患得患失到了極致,正是因為有點成就此時才有這個心情。
很多文人自知無望反而心態要好很多。
于此同時天幕上鏡頭切換,一個儒雅的中年人出現在畫面中。
【曾鞏!】
當曾鞏的名字出現後,宋朝各朝霎時間傳出無數嘆息之聲。
許多人都說著一些什麼唐宋八大家沒什麼了不起,他一點都不在意,文人豈能為虛名所累這些讓人听不懂的話。
空氣中都傳來快活的氣息。
曾鞏听到自己名字時忽然一愣,臉上寫滿了詫異。
他確實沒想到這八人中的最後一個竟然會是他!
他本以為應該是範文正公的。
他何德何能竟能與這些人同框而立,沒有想象中的驚喜,曾鞏心中反而有些惶恐。
他對于名並沒有十分狂熱的追求,更願意腳踏實地的去做一些事情。
哪怕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在做他也甘之如飴。
【曾鞏先生的文章,在兒時傳了四方,可他等待的那道光,在兒時尚是遠方】
...
【齊州的興修水利,自洪州防的瘟疫,福州不與民爭利,皆在那書中有記】
【他做了想做的事,也寫了想寫的字,他應是應了心中志,期待著每個明日】
【他內心應是歡喜,因不止是他自己,他走時听說下了雨,自墨池流了百里】
【這八位若是同聚,歐公先拜了韓愈,用柳宗元的絕句,論王安石的乏力】
【三甦父子暢回憶,在邀著曾鞏同去。以八人之句,問千古難替!】
歐公先是拜了韓愈,用柳宗元的絕句...
以八人之句,問千古難替!
當唱到這里的時候,無數人眼前似乎真的浮現出了一個畫面。
歐陽修大笑著對著韓愈一拜,柳宗元用他的詩句道出王安石的心酸,三甦父子笑著走來,隨後眾人帶著一臉懵逼的曾鞏離去。
歌聲到這里也走到了尾聲。
天幕上八位籠罩金光的虛影開始變得凝實。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甦洵、甦軾、甦轍、王安石、曾鞏八位大家以各種姿態笑著看向天幕下所有人。
隨後眾人對視一眼,齊齊拱手面對世人一拜。
那畫面真的美到了極致令人神而往之。
無數文人的靈魂都顫栗了起來,這八位當真是曠古爍今啊!
如果他們八人真有一場聚會,該是何等夢幻的一個場景,對于天下文人而言,便是把頭擠破了也要參與其中。
就連許多帝王也在心中忍不住想到,如果真如此便是他們也要厚著臉皮參加了。
別的帝王還只能想,宋仁宗趙禎確真的動了這個心思。
八個人他湊不到,但八大家其他六個都在他這一朝!
要是把這六位弄到一起舉辦一場面對全天下的文會,到時候會是何等一番盛景。
便是過了千年都要被無數人津津樂道。
宋太祖年間。
“哈哈哈哈哈!”
“你們看到沒有,唐宋八大家我大宋佔了六個,比大唐要強!”
“李二你看到沒有?”
“說話!”
趙匡胤看到這里又抖了起來,只感覺出了一口惡氣!
李世民撇了撇嘴,像是真的听到了趙匡胤的質問。
“有什麼了不起的,讓你贏一局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