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的局勢來看,不只是華夏,整個東方已經全面開始落後于西方國家。
包括華夏在內的所有東方國家已經來到了分界線,要麼進行改革跟上西方人的腳步,要麼就此沉淪下去。
華夏的改革明顯是失敗了,但情況跟華夏相近的日本成功了。
也正是這些改革讓日本在未來成為了亞洲的第一號強國。
那麼這里面有沒有什麼地方值得他們去學習呢?
各時空許多朝代經過天幕的影響後,也不得不思變了。
糧食產量、武器、經濟開始大步向前發展,對于世界的認知在不斷加深,天幕零零碎碎給出的各種技術極大程度上的加強了國力。
同時也來到了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百姓覺醒了!
或者說百姓變聰明了,沒有那麼好糊弄了,以前的愚民政策不好用了。
他們已經看到了光明是什麼樣的,決計不願意再忍受黑暗。
這些問題不止出現在國力不昌的時期,如光武、貞觀、開元、永樂這些強盛一時的時期同樣是如此。
百姓不願意再被禁錮了,更或者說他們需要有選擇的自由。
而不是被逼著只能做一件事,當一輩子任勞任怨的牛馬!
各朝面對這樣的情況都有了共識,如果想要繼續維持下去,就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
這個改需要來自體制方面、來自思想層面,來自方方面面。
到了要給百姓松綁的時候了!
但怎麼改他們還沒有數,或者說對于想出來的方案是否有用不夠自信。
而現在日本的這些改革正好可以作為他們的參考。
【日本經歷明治維新後國力極大程度的增強,倒1890年期間初步完成了工業化,而通過改革增強國力後,日本也逐漸廢除了那些不平等的條約】
【看到沒有,只要你強大了,那些施加在身上的不幸就會自然而然的消失】
【但日本終究是一個島國,一個國土面積僅37.8萬平方公里的小國,本土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僅靠本土的資源無法支撐它的改革推動】
【同時改革雖然極大程度上增強的國力,但在轉型的過程中,封建勢力的殘余和新生的資本主義力量矛盾尖銳,在各方面的影響下對外擴張成為了日本的最優解】
【千年來,華夏就如同一座牢籠將日本死死困在了那座島國上,而日本想要走出去,華夏就是它必須翻越的高山!】
【其實這並不是日本人第一次露出自己的狼子野心,在唐朝唐高宗李治年間,日本就妄想通過介入朝鮮半島事務,擴大在東亞的影響力,以圖挑戰唐朝的地位】
貞觀年間。
“哦?挑戰大唐的地位,有點意思!”
“朕竟不知還有此事。”
李世民眉頭微抬似笑非笑看向了群臣。
在天幕出現之前,李世民對于日本的厭惡全部來自于那場戰爭。
攻打日本除了替後人報這份仇以外,也是為了那座島上的金銀財寶。
但現在他認為這份仇又要加上一筆了。
不成想竟然在大唐的時候他們竟然就有這樣的野心,真是看不出來啊。
此刻他對于這群倭奴的印象割裂到了極致。
一方面從天幕上看他們凶殘、強大、狂熱、不知所謂。
但從真正接觸到的情況來看,他們又奴顏屈膝到了一種病態的程度。
一個個見到他的時候都哭著喊著要給他當狗,比見到了自己親娘老爹還要高興。
就連家養的狗都不像他們這樣服從、忠誠。
他們將當做大唐狗的這件事視為榮耀,一旦有人膽敢冒犯大唐的尊嚴,這些倭奴比他們的反應還要更強烈!
他在律法上明文規定倭奴是奴隸,低所有人大唐人兩等,對于這些倭奴並沒有任何的不滿。
甚至于這種狀態經過他的觀察,並不是裝出來的!
如此卑微的姿態讓原本想要苛刻對待它們李世民有有些茫然了。
【而在元朝忽必烈時期,忽必烈五次遣使赴日勒令日本臣服,但均被拒絕,甚至斬殺元朝使者】
【對此忽必烈大怒,分別于1274年,1281年兩次發動對日本的戰爭,但這兩次進攻都因為遭遇的台風,導致元朝艦隊損失慘重不得不放棄】
【不得不說日本在運氣這方面也是有些邪門的】
忽必烈時期。
忽必烈看到這里的時候臉都黑了下來。
這兩次征伐日本的失敗對于他而言也是一種恥辱!
想他忽必烈征戰四方,目之盡頭天下四海均臣服在蒙古鐵蹄的彎刀,但小小的一個島國竟然兩次讓他損兵折將!
他原本還想發動第三次戰爭,但在群臣的勸諫之下不得不作罷。
不過好在知道日本有錢後不需要他說,群臣主動上奏大義凜然列出上百條罪狀。
這一次的日本就沒有這麼好運咯。
【在明朝時期,在日本本土戰敗了的武士為了活命,以及一部分幕府暗中支持的武士以掠奪和走私為目的,聯合東南地區的明人長期騷擾大明東南沿海區域】
【到了萬歷年間,統一了日本的豐臣秀吉更是以征服大明為明確目標,發動大規模海戰,最終被明、朝聯軍擊敗】
【而這也正是被韓國人吹的神乎其神的鳴梁海戰,主將李舜臣更是被他們抬到了世界三大名將,跟凱撒和拿破侖齊名的地步】
【殊不知這個世界三大名將,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進一次李如松的帥帳】
永樂年間。
朱棣都氣笑了,這一刻他實在不知道該夸這群倭奴膽子大還是失心瘋了。
他們一直這麼勇敢的嗎?
之前打他們的時候也沒看出來他們的骨頭有這麼硬啊。
跪起來的時候比誰都要快。
後世華夏虛弱了,被它佔到些許的便宜也就算了。
沒辦法,滿清這一溜的操作讓華夏全面落後于強國,誰面對當時的情況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但這是在大明,天下還沒變呢,他們竟然就有這麼大的膽子,他不禁想問,這些人的膽子到底從哪里來的。
老二當初下手還是輕了。
萬歷年間。
在天幕露出一次臉的李成梁,最近的日子過的還算不錯。
當他把努爾哈赤送到京城之後,雖然收到了一些責罵,但好歹沒有把他的職給卸了,而是給了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這事也算是過去了,最主要是張閣老還活著在。
李成梁听到這里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李如松。
“你手底下有個叫李舜臣的?”
李如松此時也很懵,這李舜臣到底是哪里來的阿貓阿狗啊。
于是他找來陳琳問詢,“听說你手底下有個叫李舜臣的?”
陳琳也懵逼了,于是遣人去查,過了好一會李舜臣終于被帶了過來。
“叫外面跪著的李舜臣滾進來。”
“將軍讓你滾進去!”
“是!”李舜臣眼楮一亮,呼吸都急促了起來,竟然真的有機會能進入李如松大人的軍帳!祖宗保佑啊!
李舜臣腦子里面思緒不斷動作卻是不滿,直接都在地上翻滾了幾圈圓潤的滾進了帳篷。
李成梁、李如松、陳琳、麻貴等人看著滾進來的李舜臣像是要把他看出花來。
“你就是李舜臣?”
“是,卑職李舜臣拜見各位將軍!”李舜臣說著五體投地行了一個大禮。
“不錯,很好精神,好好干,等這一次戰爭結束,本將軍請奏賞你個一官半職。”
李舜臣聞言瞬間呆若木雞,天大的富貴就這麼輕易落在他的頭上了?
大明上國的恩情真的是這輩子都還不完啊!
“出去跪著吧。”
“好勒!”
等到李舜臣出去後眾人才面面相覷。
世界三大名將?
會不會是哪里搞錯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