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1月11日,在洪秀全38歲生日的這天,他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集合拜上帝教信徒,正式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自稱天王】
【太平軍宣布清朝統治者為妖魔,稱之為清妖,太平軍不再剃發,恢復了華夏原本的習俗留起了長發,因為也被滿清稱為長毛】
【至此掀開了起義的序幕,太平天國的起義如同烈火席卷了整個南方!】
【1851年秋太平軍攻克廣西的永安洲,十二月在永安洲分封諸王,史稱永安封王】
【楊秀清被封東王稱九千歲,蕭朝貴為西王稱八千歲,馮雲山為南王稱七千歲,韋昌輝為北王稱六千歲】
朱元璋;“......”
“兒戲!簡直就是兒戲!”
“這才剛打下一處地方就大肆分封諸王,誰教他這麼干的?”
“都什麼玩意,什麼九千歲、八千歲、七千歲的,跟這里數數啊!”
“現在就封了這麼多王,假設真讓他成就了大業,他又該如何封賞這些人?”
“不懂什麼叫緩稱王嗎?”
朱元璋看著太平天國這一系列操作人都看呆了。
“他不是讀了幾年書嗎,怎麼連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懂。”
“如此作為太平天國絕無成事的可能,即便真取了天下,也會亡于內亂!”
朱元璋看的心都揪成了一團,到底會不會造反啊!
一個李自成、一個洪秀全怎麼都這麼蠢呢!
他簡直恨不得沖到天幕中手把手教他們怎麼弄。
在開始的源頭就給自己埋下這麼大一個雷。
群臣也捂臉不忍直視,真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啊。
瞧瞧朱元璋一路走來的操作,再對比洪秀全,人和人的差距還是太大了。
即便是站在是時代浪潮的風口上乘風而起,也沒有那個能力把握住機會。
也是,像朱元璋這樣的人,華夏幾千年都沒出幾個。
其他一些雄才偉略的帝王看的也是眼皮子直跳。
【兩年不到的時間,太平軍勢如破竹,展現出極強的戰斗力,陷安慶攻武昌、克長沙,1853年3月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南京為天京!】
【在這個過程中,馮雲山和蕭朝貴在戰爭中殞命】
“一群農民軍兩年的時間就打到南京了?”
“這他媽也行?”
“世界真的就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啊,這樣都可以的話,那我是不是也能行了?”
“滿清之前吹的那麼邪乎,結果就這?一群泥腿子兩年就攻克了幾乎整個北方。”
各朝的民眾指指點點了起來,太平軍的軍事行動實在是太順利了。
清軍簡直就是一觸即潰跟豬沒什麼區別。
這給了許多人一種錯覺,換他們上是不是也能做到這種地步。
貞觀年間。
“你們說是太平軍太厲害了,還是滿清的軍隊太廢物了?”
“領土廣袤、國庫充裕、三億人口、百萬大軍之前說的那麼恐怖,結果就這啊。”
“朕本來以為是英軍太厲害了,4000人就取得了這麼大的戰果,合著是滿清太廢物了,實在是精彩。”
李世民語氣中滿是陰陽怪氣,之前他還在想要是真對上滿清後該怎麼打,對于龐大的清王朝他的心里也是比較忌憚的。
如此一看根本就是披著虎皮的羊。
人倒是多了,但那些人並不能為他所用啊。
其他各朝只是看熱鬧嘲笑,咸豐年間,天下各處無數人眼楮瞬間亮了。
以往的大清在他們的眼中是無比強大的,是一個無法觸及的龐然大物。
但看過太平天國運動後,此階段披在滿清身上的虎皮被徹底揭開。
無數民眾失去了對他的敬畏之心,太平天國這樣都行,換做他們呢?
朝堂上許多官員也泛起了些許漣漪,洪秀全區區一個落第的秀才都能做到這般地步,他們難不成會比他要差?
事情就是這樣,一旦揭開被揭開了底細,露出了自己的血條,那麼其他人就會失去對他的敬畏。
【在佔領南京後,洪秀全進行了一系列的改制,首先拆散家庭將男女人口編入男行女行,嚴禁男女私會的家庭生活】
【所有個人和家庭的財產都要上繳天國聖庫,生活所需實行供給制,並下令居民每日誦經拜上帝,並嚴厲禁止吸食鴉片飲酒嫖娼】
【同年十二月,天朝的領導層制定出了更加系統的基本社會制度——天朝田畝制度】
【核心內容思想就是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保暖】
【按人口平分土地是這個制度的精華內容,從理論上來看這個制度對于當時而言是十分超前的,對于窮苦的百姓來說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同時洪秀全開科取天下士,並且還開設了女科,禁止婦女纏足,單論這件事其實還算個人事】
許多百姓陷入到這個被虛構出來的烏托邦的世界中。
世界上真的會存在一個無處不均勻,無人不保暖的世界嗎?
听起來確實好棒啊。
如果真的是這樣,他們可以命都不要,去拼一個這樣的未來。
各時空的朝堂听到這里則是炸開了鍋。
不論他們口頭上說的多好听,他們也清楚這樣一個世界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怎麼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
不說人生來就有不同的差異,平均的話是誰被平均?
總不能一個人勤勤懇懇,一個人懶惰不堪,也能過上一樣的生活吧。
如此誰還願意做事?
這樣的想法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是,這話說的很好听,給太平天國底下的人畫了一張巨大的餅,但這個餅終有被戳破的那天,屆時迎來的就是全面的反噬。
漢高祖年間。
“何其短視也,太平天國絕無成事的可能。”
蕭何默默搖了搖頭,張良和附和道,“這個政權在根子上就埋下了許多禍端。”
“宗教、權力爭奪、制度都是巨大的隱患。”
“看似鮮花似錦,一旦停下腳步這些問題就會如浪潮將他們覆滅。”
“我斷定,太平天國將亡于自己的手中。”
乾隆年間。
乾隆此刻臉色復雜到了極點。
既是慶幸又是晦氣。
他自然也看出來了太平天國如此行事斷無成事的可能。
在他看來這就是一群異想天開的烏合之眾!
可就是這樣一群烏合之眾,竟然打的他的大清連連敗退,幾乎丟失了整個南方!
現在問題就尬在這里,要是說太平天國是草台班子,是烏合之眾,那麼被他打的找不到北的大清又成了什麼?
烏合之眾都不如?
他死了才多少年啊,怎麼大清就變成了這樣啊!
乾隆目光落在了 琰身上,祖宗的基業全給他敗光了!
可是不交給 琰又能交給誰,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乾隆搖了搖頭也不想這麼多了,他現在也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先顧好自己再說吧。
反正都這樣了,和 這筆錢也沒有必要留給他了,不如朕自己享受了再說。
後人都說他活的爽,他覺得還不夠爽!
至于他死後?由他們去吧,反正後世也落到了漢人手中,無非是早一點晚一點罷了,又值當什麼。
悟了,這一刻乾隆也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