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
“狂妄!”
“英吉利人何等的狂妄,竟然只派區區4000人就想攻打朕的大清?!”
“朕看他們也是想瞎了心!”
“一群不通人性的番邦畜生,朕要活剮了他們!”
“來人啊,傳朕的命令全力搜捕我大清境內的英吉利人,朕倒是要看看他們有多厲害!”
“狗屁的工業革命,還翻了天了,有本事在跟朕活著的時候試試看!”
乾隆听到這里怒不可遏。
英國人對清宣戰他不生氣,他氣的是英國人竟然如此狂妄,竟然只派4000人過來。
區區4000人!
他大清的百萬軍隊,他的八旗子弟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們!
就算他死了,可也不過四十年。後。
這一仗絕不可能輸!
各時空許多人的想法其實跟康熙一樣,就算滿清再拉垮,那也是一個龐然大物,無論如何也不是區區4000人就能打下來的。
這場戰爭估計還有其他的說法,不會很快結束。
【面對英軍的進攻,林則徐在廣州早有防備,他加固了虎門的炮台,招募水勇,整頓水師,就等著英國人的到來】
【可不曾想英國人根本就不跟林則徐在廣州糾纏,而是沿著水路北上,目標直指滿清京畿附近,逼迫清廷妥協】
【英軍的策略十分有效,一路北上攻陷了定海,直逼天津大沽口,威脅北京】
【朝堂上的道光帝收到消息時驚恐萬分,唯恐京城有失,以琦善、穆彰阿為首的主和派也趁機攻訐林則徐,批評其“禁煙過激”,主張撫夷】
【禁煙有功的林則徐被當做犧牲品丟了出去,道光帝下令將林則徐、鄧廷楨革職,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與英方“議撫”】
“無知小兒!”
“你看看你的好兒子!”
乾隆奮力一腳踢在了 琰身上,整個人怒不可遏。
“他在怕什麼?不就是到了天津嗎?”
“就憑四千人還能打下北京城不成?”
“洋人的船炮厲害,在海上好使,上了岸難不成還能覆滅大清不成?”
“朕的老臉都要被他丟光了!”
“你給我回去下罪己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