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在大明兩百多年的時間里面,流入到大明白銀的總數在2億兩5億兩之間!】
【這意味著價值這麼多白銀的物資從華夏去往了其他國家!】
【而大明作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國家,對西方國家流入過來的商品則並沒有那麼追捧,很多東西也完全瞧不上眼】
【海量的金銀流入到了大明幾乎是只進不出,然後被官員地主商人埋進了地里!】
【這麼多白銀進入了大明,市場上流通的白銀還是少數,某些時期竟然還出現了錢荒】
【你敢信擁有如此海量財富的大明,最後是給活活窮死的!】
【不得不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貞觀年間。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
“听起來真的是一個十足的笑話。”
“這麼多錢流了進來竟然還會出現錢荒?”
“這些人是打算把銀子埋在地里下崽嗎?”
朝堂之上不少人臉色訕訕有些心虛的看著地上發呆。
有些人在听故事,有些人就是故事里面的人。
他們就是這麼干的,他們也說不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做,就如同本能在驅使著他們這麼做一般。
將錢給存起來,等到以後家族不繼的時候再拿出來用。
北宋年間。
宋仁宗有些納悶了。
“大明這麼有錢為什麼會是被窮死的呢?”
“難道大明都不收稅的嗎?”
趙禎看著群臣十分不解,“大明坐擁南北,民間跟海外貿易又做的這麼大,收上來的錢應該是一個海量的數字才對啊。”
“就算他們稅少的輕一些,那也不會比咱們大宋要差吧。”
群臣面對這個問題也十分不理解。
難道說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還是說都給貪了?
這也不對啊,貪哪里能貪的那麼多,真當皇帝是傻子不成?
洪武永樂年間。
面對這樣一個笑話,朱元璋和朱棣一點都笑不出來。
他們此時感覺被一記重錘敲在了胸口,整個人幾乎想要吐血!
朱元璋真的納悶了。
“為什麼會是窮死的呢?”
“海到底還能不能開了!”
“按天幕如此說,海一開大量的白銀流進來我們是收還是不收?”
“他們來買東西我們究竟是賣還是不賣?”
“啊啊啊!煩死了!!!”
朱標臉色青一陣白一陣,也用了好長時間才將這個情況給消化了下去。
他用力按了按頭,感覺想到了什麼頭緒,一時間又抓不住腦海里面的那根線。
這種感覺讓他整個人十分抓狂。
“我想到了!”
忽然朱標大吼了一聲將朱元璋都給驚的一震。
“印鈔權!”
“是印鈔權!”
“寶鈔要印,跟這些西方人生意要做,但他們過來交易要先將帶來的錢換成咱們的寶鈔!”
“寶鈔一定要用最精密最嚴格的工藝來制作!”
“或者是其他的如那西班牙的金銀幣一樣,反正我們要在他們的國家將我們的錢推行下去!”
“想要跟我們做生意,就必須按我們說的算!”
朱標越說眼楮越明亮,要是真做成了這事,就等于將這些國家的經濟也綁在了大明的身上。
哪一天大明要是窮了就印錢,讓這些國家也跟著買單!
【就說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大明末期北京城破,崇禎皇帝朱由檢吊死煤山,這偌大的北京城就落在了李自成的手中】
【許多官員對于李自成的到來可謂是喜迎王師,納頭就拜】
【當李自成打開大明的國庫,看著里面僅僅只有幾萬兩白銀的時候人都麻了】
【這可是大明首都北京城的國庫啊,才幾萬兩白銀!】
【甚至都不如李自成打下一個縣城賺的多】
【估計也只有李自成才明白,朱由檢的窮真的不是說說而已的,是真的窮啊!】
【此時李自成的大順攻佔了北京,也需要犒賞三軍,本來他們以為打下北京能肥一波,結果就這麼錢,連塞牙縫都不夠】
【于是李自成就將目光投向了一個個大明的官員們,本來開始的時候李自成還比較矜持,讓他們自願捐輸】
【當這群把錢看得比命還重要的官員們哪里肯干,一個個都說自己是清官窮的尿血,還在暗中策劃反抗,他們把李自成當成了朱由檢,可李自成手中是真的有刀啊!】
大明崇禎年間。
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死寂。
朱由檢站在龍椅前看著這群官員們臉色古井無波。
這些日子他對于這些人的秉性已經可以十分深刻的了解。
他在心中冷笑連連。
該啊!
你們以為投靠了李自成就能舒服了?!
朕看你們也是想瞎了心!
覆巢之下無完卵?
【于是轟轟烈烈的拷餉在北京成展開了,主要的對象是明朝三品以上官員、皇親國戚、大宦官及富商拷餉】
【通過嚴刑拷打逼迫其交出財產,據記載僅僅四十二天的時間,就從這些官員的手中弄出來7000萬兩白銀!】
【這還僅僅只是白銀的數量,其他金銀財寶、田契地契無算!】
“多少?!”
“7000萬兩白銀?還不算其他?”
朱元璋听到這個數字的時候眼楮都紅了!
整個人好似牛一般喘著粗氣。
“好官啊!”
“這一個個可都是咱大明的好官啊!”
朱元璋越想越氣,差點沒給自己的牙齒咬碎,隨後直接抽出刀來將自己身前的桌案砍了個稀巴爛。
隨後瞪著一雙血紅的眼楮看著天幕。
“能不能讓咱去明末!”
“咱想去明末啊!”
朱元璋對著天幕嘶吼了起來!
他想去明末既不為救朱由檢,也不為救大明朝!
就單純的想把那一個個貪官抓起來,千刀萬剮剝皮萱草!
各時空的朝堂上听到這個龐大的數字的時候人也麻了。
大明朝的官員原來這麼能貪的嗎?
他們雖然也貪,但也沒到那個份上吧!
【現在我們回過頭再來看,當李自成兵臨城下之際,朱由檢為了籌集軍餉不得不在朝堂之上號召皇親國戚、文武百官 “捐資助餉”】
【朱由檢最初設定的捐款目標是白銀100萬兩,最後事跡募集到的金額不足十萬兩,且多為底層官員或平民的小額捐獻】
【崇禎帝的岳父、嘉定伯周奎是當時的巨富,卻極力哭窮,僅捐出1.2萬兩,這1.2萬兩還是周皇後自己拿出來給自己父親的,甚至于周奎還在里面吃了回扣】
【後被大順軍拷餉時搜出白銀53萬兩、珍寶無數】
【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等高級官員多捐數百兩至數千兩,如首輔魏藻德僅捐500兩,而他們實際家產往往達數萬甚至數十萬兩】
【低層官員或平民反而有較多人捐出積蓄,如一個 60 多歲的平民老漢捐出畢生積蓄 40 兩,卻被官員諷刺“沽名釣譽】
崇禎年間。
崇禎站在魏藻德的家門前,一箱箱金子銀子從里面搬了出來放在了魏藻德身前。
朱由檢一腳踢翻了其中一個箱子,金子撒了一地在太陽的映照下發出了耀眼的光芒。
“愛卿現在如何說?”
魏藻德腿一軟直接跪在了地上。
“這是誰啊,是誰把這麼多錢放在臣的家里的。”
“你承認這是你家了?”朱由檢冷笑了一聲。
魏藻德眼淚嘩一下流了出來,“陛下,這錢臣一分錢都沒敢花。”
“臣家里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實在是窮怕了!”
【其實這些白銀如果就一直留在華夏的話倒也還行,畢竟白銀總還是能當錢用的】
【既然在華夏那麼以後也總有能花出去的一天】
【就當提前存了一筆錢而已】
但是誰能想的到,這些流進華夏的海量金銀,在滿清會全部被當做賠款賠了出去呢!
各時空皇帝︰“......”
康熙︰“……”
雍正︰“……”
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