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已經說過,整個二戰中共造成將近9000余萬人口的傷亡】
【其中甦聯當時國內人口總數1.8億,死亡人數接近兩千萬,傷亡人數將近6000萬,幾乎打光了整整一代年輕人】
【一直到了21世紀,目前甦聯國內仍舊是男少女多的局面】
秦始皇年間。
嬴政等一眾人呼吸陡然一停滯。
傷亡數達六千萬!
大秦一統六國後,七國人口的總和也就三千萬余萬,幾乎是大秦所有人口的整整兩倍!
這甦聯對德國的戰爭,雖然從結果來看是贏了,但現在這麼來看,那也是慘勝!
甚至可以說,就是拿人命堆出來的勝利!
可即便如此,那能不打嗎?
不打就要亡國!
甦聯人不甘心當亡國奴!
他們有著自己的信仰!
【而以一己之力對抗了整個歐洲,幾乎單挑了世界的德國,當時國內人口約7700萬,傷亡將近2800萬人】
【從比例來看,損失所佔人口的數量還要超過三分之一!】
【一個甦聯,一個德國真是令人嘆息不已】
【一個于烈火之中重生,一個于極寒之中永恆】
【真可謂世界戰爭史上的兩大奇跡!】
永樂年間。
朱棣搖了搖頭,“這甦德真的是太狠了!”
“一戰竟然打掉了國內三分之一的人口,並且這里面絕大多數還都是成年男性。”
“如果換做是大明,也就說一戰得死兩千多萬人!”
所有人都被這個數據驚的呼吸都停滯了下來。
誠然,華夏歷史上每逢亂世的時候,人口都會銳減,多的時候死個一兩千萬甚至更多都不是什麼稀奇事。
但這其中絕大多數人並不是直接死于戰場,而是死于戰亂!
更多的人是被戰爭波及後,病死和餓死的。
同時還有非常大一部分直接就躲進了深山,一直等到王朝變更幾十年後才跟外界有了聯系。
像這樣直接在戰場上死了這麼多人的,確是絕無僅有!
【那麼現在讓我們再看看英法的數據,英國當時人口數4700余萬,傷亡160萬,法國人口4600萬,傷亡五十萬】
許多人看到這里的時候嘴角一抽。
當初他們還嘲笑法國投的快,明明是世界一流國家,竟然不到兩個月就直接投降。
現在這麼一看這法國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啊!
戰爭贏了不說,還就死了那麼點人。
你們笑法國投的早,法國笑你們死的多!
【而在最初同樣跟德國處于同盟的意大利,當時人口4400萬,傷亡70萬!】
“他媽的,這意大利才是真正的高手啊!”
“兩邊來回反復橫挑不說,自己還沒受什麼損失,他甚至還能得到不少好處!”
“真的服了這個老六!”
“可是他這樣搞,一次就算了,兩次還這樣,以後誰還敢跟他結盟。”
各朝代中許多人議論紛紛,這看了甦聯和德國的損失,再對比一下這些人的損失,看起來實在是太有戲劇性了。
一個法國,一個意大利。
一時間讓他們都不知道該什麼點什麼比較好了。
【而在亞洲戰場這邊,日本當時人口為7500萬,傷亡將近690萬人】
【那麼最後…讓我們將目光看向華夏】
話音落下後,天幕上畫面變成了黑白的色彩,一行數字緩緩浮現。
【華夏當時的人口總數約為4.8億人,傷亡約3500萬!】
當這幾個字出現後,仿佛一記重錘一般敲在了無數人的身上!
即便許多人已經想到了華夏的損失肯定不會小,但他們沒想到竟然會大到這等地步!
看著前面那些數據的時候,他們心中雖有感觸,但也覺得還好,畢竟事不關己。
那別人家的人死也就死了,要說他們會有多傷心,那也是想多了。
但當事情落到自家人頭上時那就不一樣了!
別說是3500萬!
就算是350萬他們也會心痛!
這就是華夏幾千來傳承所形成的文化認同!
宗法、血緣、禮教、飲食、膚色這些傳承讓華夏民族形成了一個特有的認知。
說華夏是一個國家,倒不如說華夏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
【如果說歐洲歐洲戰場的主角是德國和甦聯,德國以一己之力單挑了整個歐洲】
【那麼在彼時的亞洲,日本和華夏則是成了德國和甦聯的鏡像】
【不得不承認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當時日本率先完成了工業化,各方面的實力在亞洲遙遙領先】
【日本和德國一樣,單挑了包括華夏在內的整個亞洲!】
【那麼當時的我們究竟有多絕望呢?】
天幕上畫面一轉,一個個畫面出現在了天幕上面,如願這首歌的BGM悄然而起。
伴隨這觸動人心的音樂聲,平靜、低沉、卻藏著難言痛苦的聲音緩緩訴說著這場華夏人民的苦難。
“江漢平原7000多平方公里又沒守住。”
“大半個華夏已落敵手。”
“國家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除我等為其而死,毫無其他辦法。”
畫面中一個個戰士臉上帶著髒污,他們的身上甚至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
他們手里拿著砍刀,以必死的信念沖到敵人身前同敵人展開近身的白刃戰。
甚至于許多人連沖到敵人身前的機會都沒有,在沖鋒的路上就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中。
那一個個華夏軍人臉上帶著不甘倒下來的身影,讓各時空無數人在這一刻徹底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