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史詩看古今

第615章 老臣冒死攔架,一句話竟讓李世民當場認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111永恆的不死鳥1 本章︰第615章 老臣冒死攔架,一句話竟讓李世民當場認慫?

    貞觀三年深秋,禁苑內的楓葉紅得像火。李世民搭箭瞄準林間野鹿,弓弦剛拉開一半,突然听見西側灌木叢傳來枯枝斷裂聲。"有大貨!"他眼楮一亮,策馬朝聲響處奔去,身後的侍衛們慌忙拍馬追趕。誰能想到,這場看似尋常的狩獵,竟成了皇帝與老臣之間驚心動魄的博弈,還牽扯出一段塵封的天策府往事!

    一、皇家獵場天子的血性與野心

    晨光刺破薄霧,李世民的玄甲在朝陽下泛著冷光。他摘下手套,撫摸著寶弓上的龍紋雕飾,想起十年前天策府練兵的日子。那時的他帶著秦瓊、尉遲恭在洛陽城外廝殺,彎弓搭箭的氣勢,能讓敵軍望風而逃。

    "陛下,野豬群!"侍衛的驚呼打斷思緒。只見二十多頭野豬從山坳里竄出,領頭的公野豬足有半人高,獠牙上還掛著血跡。李世民瞳孔驟縮,連發四箭,四頭野豬應聲倒地。但那雄壯的公野豬卻紅了眼,嘶吼著沖破箭雨,直撲皇帝座駕!

    二、生死瞬間老臣舍命護主

    吏部尚書唐儉的馬離得最近。他瞥見野豬鋒利的獠牙幾乎要戳到皇帝的靴底,喉嚨里爆發出一聲怒吼,猛地拽住韁繩翻身下馬。錦袍被樹枝劃破,他徒手抓住野豬的鬃毛,卻被蠻力掀翻在地。

    "唐卿!"李世民的聲音都變了調。他揮劍斬斷弓弦,拔出腰間佩劍,寒光閃過,野豬的頭顱飛出去三尺遠。血濺在他的龍袍上,像極了當年玄武門之變時的場景。

    三、舊部交鋒天策府的昔日榮光

    唐儉癱坐在地,望著皇帝滴血的劍尖,突然想起武德年間的天策府。那時他們在洛陽城下浴血奮戰,年輕的秦王也是這般揮劍斬敵,眼神里滿是桀驁。

    "天策長史,不見上將擊賊耶?何懼之甚!"李世民甩了甩劍上的血,半開玩笑地說。唐儉卻突然跪直身子,袍角沾滿泥土"漢祖以馬上得之,不以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豈復逞雄心于一獸!"

    四、龍顏震動從戰場到朝堂的蛻變

    這句話如同一記重錘,砸在李世民心頭。他想起登基前的玄武門之變,想起渭水之盟時孤身退敵,更想起貞觀元年大旱時百姓啃樹皮的慘狀。手中的劍突然變得無比沉重。

    "扶唐尚書上馬。"他將劍收入鞘中,伸手去拉唐儉。老臣布滿血絲的眼楮里,映出皇帝逐漸平靜的面容。風卷過獵場,吹落幾片紅葉,卻吹不散君臣之間無聲的較量。

    五、聖心頓悟一代明君的自我超越

    回宮的馬車上,李世民反復咀嚼著唐儉的話。車窗外,長安百姓正在修繕被暴雨沖垮的房屋,孩童們追著紙鳶嬉笑。他突然叫來宦官"傳旨,今年秋獵到此為止。將禁苑開放三成,允許百姓入內采樵。"

    當夜,御書房的燭火亮到三更。李世民握著狼毫,在《貞觀政要》草稿上寫下"武以定亂,文以興國。朕當戒之。"墨跡未干,他望著案頭的《漢書》,仿佛又看見唐儉徒手搏豬的身影——那個曾經和他在天策府指點江山的老臣,終究還是用最激烈的方式,喚醒了他的帝王初心。

    六、千古余韻一場狩獵背後的治國智慧

    如今,西安大明宮遺址的考古現場,偶爾還能挖到當年狩獵用的箭鏃。博物館里,唐儉的諫言被刻成碑文,與李世民的《貞觀政要》遙遙相對。講解員總會在講到這段故事時,特意提高聲調"看到了嗎?真正的明君,不是永遠英明神武,而是敢在臣子面前低頭認錯!"

    而在民間,"唐儉搏豬"的故事代代相傳。茶館的說書人講到精彩處,總會一拍驚堂木"這就是貞觀之治的秘訣——皇帝听得進勸,臣子敢拼命諫!"夕陽西下時,禁苑遺址的秋風中,仿佛還回蕩著千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對話。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嘻哈史詩看古今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嘻哈史詩看古今》,方便以後閱讀嘻哈史詩看古今第615章 老臣冒死攔架,一句話竟讓李世民當場認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嘻哈史詩看古今第615章 老臣冒死攔架,一句話竟讓李世民當場認慫?並對嘻哈史詩看古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