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五年的洛陽宮,燕德妃斜倚在九曲沉香榻上,看著銅鏡里自己日漸枯萎的面容。指尖撫過鬢邊新換的銀簪,她突然冷笑出聲——當年那個捧著《女誡》誦讀的青澀少女,終究成了滿手血腥的後宮毒婦。窗外傳來孩童的啼哭,她猛地將茶盞砸向銅鏡,碎片飛濺間,往事如潮水般涌來。
第一章 寒門驚鴻︰將軍府里的待嫁孤女
武德九年的深秋,十八歲的燕氏跪在燕府祠堂前。繼母舉著藤條狠狠抽下︰\"你父親戰死沙場,養你這麼多年,也該還債了!\"鞭痕滲出血珠,她卻死死咬住下唇。三天後,她將被送進秦王府,給新登基的秦王李世民做侍妾。
花轎顛簸著穿過朱雀大街時,燕氏掀起紅蓋頭一角。街邊百姓議論紛紛︰\"听說燕將軍的女兒克父,誰敢娶?\"她攥緊嫁衣上粗糙的針腳,想起昨夜繼母的話︰\"進了王府,若討不得主子歡心,就別回來了!\"
洞房花燭夜,李世民帶著酒氣闖進來。\"抬起頭。\"他的聲音帶著醉意。燕氏緩緩抬頭,正對上那雙銳利的丹鳳眼。\"倒是個清秀模樣。\"他伸手挑起她的下頜,\"可惜...生在將亡之家。\"
燕氏突然抓住他的手腕︰\"王爺可知,我父親戰死前,曾截獲一封密信?\"李世民瞳孔驟縮,反手將她抵在牆上︰\"你想說什麼?\"她望著他眼底的警惕,突然輕笑︰\"王爺若想听,燕氏願用余生...慢慢講。\"
第二章 椒房暗戰︰寵妃上位的血色之路
初入王府,燕氏就成了眾矢之的。一日,她在御花園撞見長孫王妃。\"妹妹這雙眼楮,倒和突厥女子有幾分相似。\"王妃笑著遞來點心,\"听說燕將軍曾與突厥人有來往?\"
當夜,李世民質問的聲音在寢殿炸響︰\"你父親通敵叛國,是不是真的?\"燕氏扯開衣襟,露出背上猙獰的鞭痕︰\"這是繼母用藤條抽的,她說我父親是叛徒!\"淚水滑落臉頰,\"可父親臨終前...讓我護好密信...\"
李世民的動作頓住。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她身上,他突然將她摟進懷里︰\"別怕,有我在。\"燕氏閉了閉眼,將頭埋進他胸口——那封所謂的密信,早就在戰火中化為灰燼。
貞觀三年,燕氏被冊封為德妃。冊封那日,她在椒房殿遇見韋妃。\"妹妹生得這般柔弱,倒讓陛下憐惜。\"韋妃的指尖劃過她的臉頰,\"可這後宮...光靠眼淚可活不下去。\"
當夜,燕德妃對著銅鏡練習微笑。她取出從西域商人處得來的香料,小心翼翼地涂抹在耳後。當李世民聞到那股陌生的香氣,目光果然被吸引︰\"這是什麼味道?\"她依偎進他懷里︰\"專為陛下調制的,就像...臣妾對陛下的心意。\"
第三章 血色胎動︰子嗣爭奪的致命陷阱
貞觀九年,燕德妃有孕的消息傳遍後宮。太醫診脈時,她注意到太醫令眼中的猶豫︰\"娘娘這胎...需格外小心。\"當夜,她就收到一盒摻著朱砂的糕點,附信上寫著︰\"恭喜妹妹,別讓孩子步了父親的後塵。\"
她攥著信紙冷笑,叫來心腹宮女︰\"去,把這個交給皇後。\"第二日,長孫皇後親自前來。\"妹妹這是何意?\"皇後看著案上的證物,臉色陰沉。燕德妃突然捂住肚子倒下︰\"皇後娘娘,您為何要...\"
混亂中,她听見李世民憤怒的吼聲。被抬上軟轎時,她偷偷勾起唇角——這後宮的游戲,她終于學會了規則。
第四章 冷宮驚變︰權力巔峰的崩塌與救贖
顯慶元年,燕德妃的兒子李貞被立為太子。冊封大典上,她望著金鑾殿上的李世民,突然覺得無比陌生。那個曾在深夜抱著她安慰的男人,如今眼里只剩權力。
\"母親,太子之位...來得太容易了。\"李貞的話驚醒了她。她望著兒子日漸陰沉的眼神,想起這些年為他鏟除的敵人——韋妃暴斃,陰妃失寵,就連長孫皇後的嫡子...
深夜,她在太液池邊遇見了年輕時的教習嬤嬤。\"你變了。\"嬤嬤的話像重錘砸在她心上,\"當年那個捧著《女誡》的丫頭,去哪了?\"
她望著池水中自己扭曲的倒影,突然想起父親戰死前的最後一封信︰\"吾兒切記,莫要被權力蒙了心。\"淚水模糊了視線,她轉身沖向太子東宮——她要阻止兒子,阻止這場注定毀滅的悲劇。
未央絕唱︰血色殘陽下的最後救贖
顯慶五年,太子謀反事敗。燕德妃跪在太極殿前,白發凌亂。\"陛下,一切都是臣妾的錯!\"她望著高台上冷漠的李世民,\"求您放過貞兒!\"
李世民將詔書狠狠摔在她面前︰\"你可知,這些年多少無辜之人因你而死?\"他的聲音帶著恨意,\"從今日起,廢為庶人,永居冷宮!\"
冷宮里,燕德妃撫摸著牆上自己刻下的《女誡》。當李貞被賜死的消息傳來,她終于崩潰痛哭。恍惚間,她又看見那個在將軍府讀《女誡》的少女,正隔著時光對她微笑。
最後一縷夕陽照進冷宮時,燕德妃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她的手中,緊緊攥著半塊破碎的玉佩——那是父親留給她的唯一遺物。而她的故事,終將隨著這未央宮的殘陽,永遠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