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的新野城飄著細雪,諸葛亮蹲在縣衙後院的老槐樹下,用竹枝在雪地里畫火攻圖。忽听得前院馬蹄聲急,關羽扛著偃月刀闖進來,胡子上掛著冰碴子︰“軍師!曹操帶二十萬兵殺過來了,咱……咱得跑吧?”
諸葛亮沒抬頭,竹枝在雪地里劃出“嘶啦”響︰“跑?往哪兒跑?”他袖口蹭上了雪沫子,像撒了把鹽。
張飛跟著沖進來,豹眼瞪得溜圓︰“跑夏口找劉琦!再不走連鍋都得讓人端了!”
諸葛亮把竹枝一扔,站起身拍了拍屁股︰“端鍋?我讓曹操來喝熱湯。”他轉身進了屋,羽扇在地圖上敲得“噠噠”響,“雲長帶一千兵去博望坡左翼放火,翼德帶五百兵去右翼埋鍋,記住,火要順著風向燒。”
張飛撓了撓頭︰“埋鍋?跟曹操打仗埋鍋干啥?”
諸葛亮笑了,眼楮亮得像火把︰“讓他知道,咱蜀軍的飯,不是那麼好吃的。”
博望坡之戰那天,曹操坐在中軍帳里,听著探馬報信︰“丞相,前軍在博望坡遇伏,被火燒了!”他呷了口熱酒,嘴角勾起個笑︰“諸葛亮?我當是誰,不過是個耍嘴皮子的書生。”
直到探馬接二連三來報,說前軍潰退,後軍自相踐踏,他才猛地把酒杯摔在地上。帳外火光沖天,照得他臉上忽明忽暗。“去!”他抓起佩劍,“給我把諸葛亮抓來,我要看看這書生長了幾個腦袋!”
等他趕到博望坡時,只看見滿地焦黑的糧草車,還有張飛埋鍋時留下的半截柴火。他蹲下來摸了摸灰燼,眉頭皺得能夾死蚊子︰“好個諸葛亮,用我曹軍的糧草,煮他蜀軍的飯。”
這是他第一次跟諸葛亮交手。後來赤壁之戰,他在連環船上看著東南風起,火光映紅了江面,忽然想起博望坡的那場火。“又是火,”他靠在船舷上咳嗽,血沫子濺在錦袍上,“諸葛亮,你跟火杠上了?”
敗退回許都後,曹操在丞相府後院種了片梅林。每當梅子熟了,他就想起諸葛亮在《出師表》里寫的“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有次他對著梅林喝酒,忽然問荀𨘥@骸澳闥抵罡鵒廖 陡 宜攬模俊 br />
荀𨘥@ 淼潰骸柏┤啵 罡鸝酌髦駒諦爍春渮搖! br />
“漢室?”曹操笑了,把梅子核吐在地上,“我挾天子以令諸侯時,他還在隆中種地呢。”他想起諸葛亮在赤壁借箭時的從容,想起他在博望坡用火的狠辣,忽然覺得這書生像塊甩不掉的牛皮糖,黏人得很。
建安二十三年,曹操親征漢中。路過陳倉時,看見城牆上貼著諸葛亮的告示,字寫得龍飛鳳舞,說“曹賊休走,吾在此等候”。他氣得把告示撕了,卻又忍不住撿起來看——那字跟他年輕時寫的一模一樣,都帶著股不服輸的勁兒。
“丞相,”許褚在旁邊嘟囔,“這諸葛亮也太狂了,等咱破了城,把他舌頭割下來!”
曹操沒說話,只是把告示揣進懷里。他想起自己當年煮酒論英雄,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如今使君沒了,這英雄倒多了個諸葛亮。“割舌頭?”他笑了,“留著跟他吵架不好嗎?”
後來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曹操已經死了多年,可魏軍的將領們還記著他的話︰“諸葛亮詭計多端,千萬別中他的計。”有次司馬懿在渭南扎營,看見蜀軍營里飄出炊煙,突然想起曹操說的︰“諸葛亮連埋鍋都算計著你,千萬別瞅見飯香就往前沖。”
五丈原上,諸葛亮病重時,夢見了曹操。他站在一片火海里,曹操穿著錦袍,手里拎著壺酒朝他笑︰“諸葛亮,又用火啊?不怕燒了自己?”
“曹孟德,”諸葛亮咳嗽著,“你當年在博望坡,不也差點被火燒了?”
曹操把酒壺扔給他︰“喝一口?我這是許都的青梅酒。”
諸葛亮接住酒壺,觸手溫熱。他想起曹操在赤壁敗退後,還能笑著割須棄袍,想起他在漢中時,明明氣個半死,卻把自己的告示揣起來。“你為啥非要爭天下?”他忍不住問。
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跟你為啥非要興復漢室一樣,總得有點念想吧。”他望著火海深處,“你看,這天下就像這把火,燒來燒去,最後暖的還是老百姓的炕頭。”
諸葛亮醒了,發現手里攥著半塊沒吃完的米糕——那是月英給他做的。帳外傳來姜維的哭聲,說魏軍又來挑戰了。他掙扎著坐起來,拿起羽扇︰“取我的連弩來,讓曹操看看,我這火,還能燒多久。”
如今去定軍山,能看見諸葛亮的陵墓前種著幾株梅樹。當地人說,那是曹操當年派人偷偷種下的,想看看這個老對手死後,還能不能聞到青梅酒的香味。每當春天梅花開了,風吹過花瓣,會听見有人在念叨︰
“諸葛亮,你這火攻啊,還是跟我學的!”
“曹孟德,你那青梅酒,咋沒我的蜀地米酒好喝?”
“去你的,等下輩子,咱再比畫比畫……”
而遠處的渭水河畔,常有放牛的老漢听見水聲里夾著笑聲,像是兩個人在拌嘴,一個搖著羽扇,一個拎著酒壺,爭著說誰的火更旺,誰的酒更烈,爭著爭著,就都笑了,笑聲順著河水飄向遠方,成了後人口中說不完的故事。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