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濃稠如墨。魏國王宮的燭火在風里搖曳,虞卿夫人倚在雕花窗邊,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青銅鏡邊緣。銅鏡里映出她絕美的容顏,卻掩不住眼底翻涌的恨意。十年了,自趙國那場血色變故後,她在這魏國後宮步步為營,終于等到了復仇的時刻。
十年前的趙國邯鄲,虞卿府中滿是歡聲笑語。虞卿夫人正給丈夫繡著新袍,絲線在指尖翻飛,像極了她與虞卿纏綿的情意。虞卿是趙國大夫,雖非權貴,但夫妻二人琴瑟和鳴,日子過得安穩又甜蜜。
直到那一天,趙王一紙詔書打破了平靜。有人誣告虞卿通敵叛國,趙王大怒,不容分說便要將他處死。虞卿夫人瘋了般沖到王宮,卻只見到丈夫的頭顱高懸在城門之上。她癱倒在地,淚水混著塵土,耳邊回蕩著趙王的獰笑︰"把這女人送與魏國,也算本王一份人情!"
被押往魏國的馬車上,虞卿夫人咬著嘴唇,血珠順著嘴角滑落。她望著漸漸遠去的邯鄲城,在心底發誓︰"趙王,此仇不報,我誓不為人!"
初入魏宮,虞卿夫人只是個不起眼的侍妾。魏王安上第一次見到她時,她正跪在御花園的石階上,月光灑在她蒼白的臉上,美得讓人心疼。"抬起頭來。"魏王安上的聲音帶著幾分醉意。當看到那雙含著淚卻倔強的眼楮時,他的心猛地一顫。
從此,虞卿夫人成了魏王安上最寵愛的妃子。她深知,在這吃人不吐骨頭的後宮,美貌只是敲門磚,智慧才是護身符。她在魏王安上面前溫柔賢淑,卻在暗地里結交朝中大臣,收集趙王的情報。每當夜深人靜,她就會對著丈夫的牌位低語︰"夫君,再等等,我一定會讓趙王血債血償。"
不久,虞卿夫人懷孕了。魏王安上大喜過望,對她更是寵愛有加。可她看著隆起的小腹,心里卻盤算著更深遠的計劃。她打听到魏王安上還有幾個年長的兒子,若想讓自己的孩子繼承王位,這些絆腳石必須除去。
分娩那日,虞卿夫人拼盡全力,終于生下了一個男孩。看著懷中的孩子,她眼神復雜——這是她復仇的工具,也是她與魏王安上的骨肉。她給孩子取名魏 ,暗暗發誓要讓他登上王位,成為自己復仇的利劍。
此後的日子里,虞卿夫人一邊用柔情牢牢抓住魏王安上的心,一邊不動聲色地布局。她派人在魏王安上其他兒子的飲食里下毒,又設計讓他們卷入莫須有的謀反案。一個個皇子接連夭折、獲罪,魏王安上悲痛之余,卻從未懷疑到枕邊人身上。
終于,在魏 十歲那年,魏王安上病重。虞卿夫人守在床邊,握著他的手,眼淚簌簌落下︰"陛下, 兒還小,臣妾真不知如何是好......"魏王安上望著這個陪伴自己多年的女子,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將王位傳給了魏 。
魏惠王繼位後,虞卿夫人成了太後。她表面上垂簾听政,輔佐兒子治理魏國,暗地里卻不斷向魏惠王灌輸對趙國的仇恨。"兒啊,當年你外祖父死得不明不白,趙國欺人太甚......"她聲淚俱下,將虞卿的冤案添油加醋地講給魏惠王听。
魏惠王自幼在母親的燻陶下,對趙國本就沒什麼好感。如今听了這番話,更是怒火中燒︰"母親放心,兒定要讓趙國血債血償!"
不久,魏國大軍浩浩蕩蕩殺向趙國。戰場上,刀光劍影,血流成河。虞卿夫人站在魏國都城的城牆上,望著北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當得知趙王死在亂軍之中時,她終于忍不住痛哭出聲——這淚水,有復仇的暢快,也有對往昔的懷念。
復仇成功了,可虞卿夫人卻並未感到想象中的輕松。魏惠王在她的教導下,成了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不斷對外征戰。魏國雖然強大一時,卻也因此樹敵無數。
夜深人靜時,虞卿夫人常常獨自坐在空蕩蕩的宮殿里,望著銅鏡中逐漸衰老的自己。她想起與虞卿在趙國的平凡日子,想起魏王安上看她時溫柔的眼神。曾經的愛恨情仇,都在權力的漩渦中扭曲變形。
"母親,孩兒又打了勝仗!"魏惠王興奮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看著兒子意氣風發的模樣,虞卿夫人突然感到一陣悲涼——她用兒子的一生完成了復仇,可這代價,是不是太大了?
歲月流轉,虞卿夫人的故事漸漸成了傳說。有人說她是紅顏禍水,挑起兩國戰亂;有人說她是奇女子,為夫報仇不惜一切。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在這深宮之中,在這權力與復仇的道路上,她早已迷失了自己。
宮牆依舊巍峨,血月依然高懸,而那個曾經為愛痴狂的女子,終究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里,只留下一段充滿愛恨情仇的傳奇,供後人評說。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