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中期的咸陽城,秦惠文王正對著地圖愁眉不展。地圖上,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像六座大山,把秦國死死擋在函谷關以西。更要命的是,最近江湖上傳出風聲——有個叫甦秦的人,正在六國之間奔走,攛掇大家聯合起來抗秦。
"大王,臣有一計!"說話的是新來的客卿張儀,這人眼楮一轉,嘴角勾起一抹笑,"甦秦搞合縱,咱們就用連橫破他!"
這甦秦和張儀,本是同門師兄弟,都拜在鬼谷子門下學縱橫之術。可畢業後,兩人卻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甦秦起初四處踫壁,窮得連草鞋都穿不起,嫂子都不給他飯吃。後來他頭懸梁錐刺股,苦學《陰符》,終于琢磨出一套"合縱"的妙策。
甦秦第一站去了燕國。燕文侯听他分析天下局勢,眼楮越听越亮。甦秦說︰"燕國看似安穩,實則危險!南邊的趙國要是翻臉,您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不如聯合趙國、齊國,六國抱成團,秦國再強也不敢輕舉妄動!"燕文侯當場拍板︰"就听先生的!我出錢出人,支持您去游說各國!"
拿著燕國的資助,甦秦一路南下。在趙國,他對趙肅侯說︰"秦國最忌憚的就是趙國,可您單打獨斗肯定吃虧。只要六國結盟,秦國連函谷關都不敢出!"在韓國,他激將韓宣王︰"韓國有強弓勁弩,卻要向秦國低頭,難道大王甘心當縮頭烏龜?"在魏國,他嚇唬魏襄王︰"秦國胃口越來越大,今天要地,明天就要您的城池!"
甦秦這張嘴,比刀子還鋒利,比蜜糖還甜。短短幾年間,他竟然真的說服了六國君主,在洹水今河南安陽)歃血為盟。六國還把相印都交給甦秦,讓他同時擔任六國的相國,一時風頭無兩。
消息傳到秦國,秦惠文王急得直拍桌子。這時候,張儀站了出來︰"大王別急!甦秦搞"合縱",是讓弱國聯合抗強;咱們就來個"連橫",讓強國拉攏弱國,各個擊破!"
張儀的第一站是魏國。他對魏哀王說︰"魏國夾在秦、齊、楚中間,要是得罪了秦國,隨時可能被滅國。不如先和秦國結盟,等站穩腳跟,再圖大業!"魏哀王被說動了,第一個退出合縱聯盟。
接著,張儀又跑到楚國。他騙楚懷王說︰"只要您和齊國斷交,秦國就把商於六百里土地還給您!"楚懷王貪小便宜,果真撕毀盟約。等他派人去要地,張儀卻耍賴說︰"我說的是六里,不是六百里!"楚懷王氣得暴跳如雷,卻已經得罪了齊國,只能吃啞巴虧。
最絕的是他對付齊國。張儀跑到齊國,對齊宣王說︰"大王以為有合縱盟約就高枕無憂?楚國已經和秦國聯姻,韓國、魏國早就是秦國的小弟,趙國也打算割地求和。您孤軍奮戰,能撐多久?"齊宣王一听,心里直發毛,也悄悄和秦國眉來眼去。
就這樣,甦秦苦心經營的合縱聯盟,在張儀的連番攻勢下,像沙堆一樣轟然倒塌。六國之間互相猜忌,今天結盟,明天背盟,再也擰不成一股繩。而秦國則像一頭狡猾的野狼,瞅準時機,一口一口吃掉六國。
甦秦和張儀這對師兄弟,用三寸不爛之舌攪動天下風雲。甦秦靠"合縱"讓六國團結,風光一時;張儀用"連橫"把聯盟拆得七零八落,名震諸侯。有人說甦秦是英雄,為弱國撐起一片天;也有人罵張儀是小人,用詭計破壞和平。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故事道盡了戰國時代的殘酷真相︰在弱肉強食的世界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後世提起這段歷史,總會感嘆︰外交場上的權謀較量,有時候比千軍萬馬更可怕。甦秦和張儀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再堅固的聯盟,也抵不過人心的貪婪和猜疑;再高明的策略,也要看能不能順應時勢。這大概就是縱橫家的智慧,也是戰國亂世留給後人最深刻的教訓。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