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史詩看古今

第187章 鼎中禮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111永恆的不死鳥1 本章︰第187章 鼎中禮

    商末的殷墟,蟬鳴黏在青銅鼎上。

    小廚奴阿禾蹲在庖廚間,盯著陶甕里翻滾的小米粥。米粒在沸水里打著旋,飄出的熱氣混著隔壁傳來的烤肉香,勾得他直咽口水。這是他在王室後廚當差的第三年,卻連祭祀剩下的胙肉渣都沒嘗過。

    "把這鼎鹿羹端去前殿。"老庖正用青銅匕挑開鼎蓋,鹿肉炖得酥爛,湯汁泛著油亮的琥珀色。阿禾捧著三足鼎,鼎耳上鑄的饕餮紋瞪著他,仿佛要把人吞進去。

    前殿傳來編鐘響。阿禾跪在階下,看商王帝辛斜倚在象牙榻上,金箸夾起片熊掌,油脂滴在繡著雲雷紋的席子上。諸侯們分坐兩側,最末席的小國君捧著陶碗,碗里盛著糙米蒸飯——那是他這樣的庶民平日里吃的。

    "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老庖曾教他,"你看那鼎里的肉,牛、羊、豕是太牢,只有天子能用。"阿禾盯著帝辛面前的鼎,鼎腹刻著猙獰的夔龍,比他見過最大的水缸還粗。

    夜漏三更,後廚突然騷動。

    "周人打過來了!"學徒跌跌撞撞沖進庖廚,打翻了裝鹽鹵的陶罐。阿禾攥著青銅刀的手發抖,刀刃上還沾著白天切祭肉的血。老庖扯過他胳膊︰"快把鼎埋了!王室的禮器,不能落..."

    話沒說完,喊殺聲已到宮牆下。阿禾跟著眾人抬鼎,鼎足在泥地里拖出深痕。火光映紅夜空時,他看見帝辛的鹿台燃起通天大火,濃煙里飄著沒來得及吃的烤乳豬焦香。

    周初•鎬京

    新王朝的宗廟飄著黍米香。

    阿禾成了王室膳夫,白麻布圍裙上繡著小小的稻穗紋。他跪在丹墀下,看周天子行祭祀禮。九鼎按規制排列︰牛鼎居中,羊鼎、豕鼎分列兩側,鼎中升騰的熱氣裹著香料,混著編鐘奏起的《雍》樂。

    "記住,庶人食菜,士人食魚,大夫食羊..."典膳官敲著木杖巡查,"前日衛國使臣用了大夫級的六豆注︰食器),當真是僭越!"阿禾低頭應是,想起商末那夜,諸侯們倉皇逃命時,誰還顧得上鼎里裝的是牛是羊。

    某個雪夜,阿禾在後廚撞見伯邑考。

    這位周公子蹲在灶邊,正往陶罐里添野薺菜。"膳夫可否借些粟米?"他發間玉冠落了雪,笑起來卻像春日暖陽,"這野菜湯,讓我想起里城的日子。"

    阿禾手抖著舀米,想起老人們的傳言——商紂王曾烹殺伯邑考,做成肉羹賜給姬昌。陶罐里的薺菜浮浮沉沉,混著粟米粒,倒比祭祀的太牢更讓人安心。

    成康之治

    洛邑的宮室愈發講究。

    阿禾升任庖正,白圍裙換成了織錦的。他站在膳堂中央,監督鼎俎的擺放︰天子用彤漆鼎,諸侯用玄漆鼎,連盛醬的豆食器)都分著犀角、象牙、陶土三等。

    "魯侯今日用了七鼎!"小吏驚慌來報,"雖說貴為周公之後,可禮制..."

    阿禾望著案上的蒸鱉,鱉甲上刻著細密的紋路。當年商紂王的鹿台宴上,也曾有這樣的珍饈。他突然想起伯邑考的薺菜湯,舌尖泛起莫名的苦澀。

    暮年時,阿禾在宗廟旁蓋了間茅屋。

    他常坐在門檻上,看王室車隊經過。諸侯們的食輿里飄出桂酒醇香,車輪碾碎路邊的野莧菜。有小兒跑來問︰"爺爺,為何天子吃飯要用那麼多鼎?"

    他摸著膝頭的青銅匕,匕柄纏著褪色的紅綢——那是伯邑考送的。"鼎里裝的不只是肉啊。"他望著宗廟飛檐,"是周人用鼎築起的規矩,可規矩再重,也重不過人心。"

    三百年後,阿禾的孫子成了孔門弟子。

    當夫子講"不學禮,無以立"時,年輕學子們總想起祖父說的故事︰那個在商周交替中守著鼎的老庖正,那些在戰火里顛簸的青銅禮器,還有野菜湯與太牢之間,永遠說不清的禮與情。

    而洛邑郊外的田壟間,野莧菜依舊年年生長。農人摘下嫩葉煮湯時,總有人念叨︰"這滋味,倒像當年貴人也偷著嘗的野菜羹。"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嘻哈史詩看古今》,方便以後閱讀嘻哈史詩看古今第187章 鼎中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嘻哈史詩看古今第187章 鼎中禮並對嘻哈史詩看古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