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養成記

第592章 深耕產業鏈︰從“一頭牛”到“一片金”的價值革命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王者風範之商場王者 本章︰第592章 深耕產業鏈︰從“一頭牛”到“一片金”的價值革命

    太行深處,寒風料峭,但“展望”合作社的預制菜車間內卻熱氣騰騰,濃郁誘人的醬香混合著食材的鮮香撲面而來,驅散了冬日的寒意。工人們身著統一的潔淨工裝,正有條不紊地將一包包色澤鮮亮、包裝精美的預制菜進行最後的檢驗與封裝。這些可不是普通的菜品,而是合作社最新研發的“太行牛三寶”系列——軟糯q彈的黃燜牛蹄筋、肉質酥爛的紅燴牛腩、湯色醇厚的清炖牛尾,三種經典口味,精準對應了家庭聚餐、朋友小酌、一人食等多元消費場景。

    合作社理事長秦楓,一位土生土長的太行漢子,望著眼前忙碌的景象,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拿起一包“紅燴牛腩”,向我們介紹道“過去,我們養牛,一頭牛辛辛苦苦出欄,算下來也就產生元左右的價值。但現在,通過發展預制菜,一頭牛的價值能提升到元!”這個驚人的數字背後,是秦楓帶領團隊無數個日夜的摸索與付出。為了精準把握市場需求,提升預制菜的口味與品質,他們曾先後拜訪了省內外23家知名餐飲企業,虛心取經,從食材的甄選、調料的配比到烹飪工藝的優化,每一個環節都反復試驗,精益求精。正是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鑽研精神,才有了“太行牛三寶”今天的市場認可度。

    在秦楓看來,產業鏈的價值挖掘,絕不僅僅局限于牛肉本身。“牛身上全是寶,我們要讓產業鏈上的每一粒金沙都不流失。”他指著牆上懸掛的產業規劃圖,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牛的各個部位及其延伸產品。牛皮,經過鞣制、裁剪、精細加工,變成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檔筆記本,成為當地文旅商品中的“爆款”,深受游客喜愛;牛骨,則通過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熬制出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高湯粉,憑借過硬的品質成功打入海底撈等知名餐飲連鎖企業的供應鏈;甚至連以往被視作廢棄物的牛糞,如今也通過沼氣工程項目得到了高效利用,轉化為清潔的電能和有機肥料,不僅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還為合作社帶來了額外的收益,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

    這種對產業鏈條的深度挖掘和極致利用,帶來的效益是顯著的。去年冬季,合作社緊扣市場需求,創新推出的“暖冬牛骨湯”禮盒,憑借其方便快捷、營養美味的特點,在寒冷的季節里為消費者送去了溫暖。僅在元旦一個檔期,這款禮盒就熱銷3萬份,為合作社直接增收450萬元。這不僅是數字的增長,更是合作社成員們鼓鼓的錢袋子和臉上洋溢的笑容。

    然而,秦楓的目光並未止步于此。他深知,單個合作社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讓“太行山牛肉”真正走出大山,成為響當當的金字招牌,必須要有更深遠的布局——那就是產業標準的輸出和區域品牌的共建。為此,秦楓主動牽頭,聯合農業科研院所的專家,歷時兩年,共同制定了《太行山有機肉牛養殖規範》。這份規範從肉牛的品種選育、飼料配方、養殖環境、疫病防控到屠宰加工等各個環節,都制定了嚴格而細致的標準。該規範一經推出,便因其科學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被成功納入省級地方標準。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秦楓常說,“我們發展好了,不能忘了周邊的鄉親們。只有當整個區域都形成品質共識,都按照統一的高標準去養殖、去生產,‘太行山牛肉’這個品牌才能立得住、叫得響、走得遠。”為此,他積極組織培訓,毫無保留地向周邊三個縣的村干部和養殖大戶傳授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幫助他們提升養殖水平,共同按照省級標準組織生產。這種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姿態,讓最初只是一村一社的“展望”計劃,迅速成長為帶動整個區域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如今,行走在太行山深處,昔日零散的養殖散戶已逐步被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基地所取代,“太行山牛肉”的品質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農民因此走上了致富路。秦楓和他的合作社,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深耕產業鏈”的深刻內涵——它不僅是對產品本身價值的深度挖掘,更是對產業生態的重塑與升級,是從“點”的突破到“面”的拓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生動實踐。太行山下,這場關于產業鏈價值挖掘的“革命”,正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也為更多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了寶貴的啟示。

    喜歡精英養成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精英養成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精英養成記》,方便以後閱讀精英養成記第592章 深耕產業鏈︰從“一頭牛”到“一片金”的價值革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精英養成記第592章 深耕產業鏈︰從“一頭牛”到“一片金”的價值革命並對精英養成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