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養成記

第588章 焦土上的嫩芽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王者風範之商場王者 本章︰第588章 焦土上的嫩芽

    秋老虎肆虐了整整一個月。秦楓站在村口那棵老槐樹下,望著坡地上新播的草種,心里像被這日頭烤得滋滋冒煙。預想中的茵茵綠意並未如期而至,裸露的黃土地依舊倔強地袒露著貧瘠的胸膛,只有幾星可憐的綠色,在石縫間苟延殘喘。

    “秦書記,這草怕是活不成了。”老支書蹲在地上,用枯樹枝撥弄著干裂的土塊,聲音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嘆息。他身後,幾個當初最積極的村民也低著頭,臉上的汗水混著塵土,畫出一道道灰黑色的溝壑。

    秦楓的心沉了沉。啟動儀式上的豪情壯志還未完全散去,現實就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他蹲下身,捻起一小撮土,那土硬得像砂紙,幾乎不含任何水分。“是天太旱了,”他聲音有些沙啞,“我們播下去的草種,可能連發芽的水分都不夠。”

    “可不是咋地,”村民王老五甕聲甕氣地說,“往年這時候,早下過幾場透雨了。今年邪門了,一滴雨星子都沒見著。”

    質疑的聲音開始在人群中蔓延,像秋旱時節的蝗蟲,悄然滋生。

    “我就說這法子不行,咱們這地,啥時候長出過這麼金貴的草?”

    “城里來的娃娃,就是讀書讀傻了,以為書本上的東西都能搬到地里來?”

    “白費力氣,還不如在家歇著。”

    秦楓站起身,目光掃過一張張疲憊而失望的臉。他知道,這些聲音並非空穴來風。村民們世代與這片土地打交道,他們的懷疑,源于對這片土地深深的了解,也源于對失敗的恐懼。

    “鄉親們,”秦楓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天旱,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能改變的是,我們自己。草種沒出齊,我們就補種!缺水,我們就找水!”

    他指向村西頭那條幾乎干涸的小河溝“那里面還有水,雖然不多,但只要我們一桶一桶地往上挑,總能澆活一部分。只要有一棵草活下來,就證明這片土地還有希望!”

    老支書看著秦楓年輕卻堅毅的臉龐,渾濁的眼楮里閃過一絲亮光。他猛地將旱煙鍋在鞋底上磕了磕“秦書記說得對!活人還能讓尿憋死?不就是挑水嗎?當年修梯田的時候,比這苦十倍的日子都過來了!願意跟我老頭子干的,回家拿扁擔水桶去!”

    幾個上了年紀的村民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年輕人則大多沉默著,臉上寫滿了不情願。

    秦楓沒有強求。他知道,行動比語言更有說服力。他率先扛著扁擔,挑起兩只水桶,朝著小河溝走去。老支書緊隨其後。陽光下,兩個身影一前一後,在蜿蜒的山路上顯得格外單薄,卻又帶著一種撼動人心的力量。

    一桶,兩桶,三桶……汗水像斷線的珠子,從秦楓的額頭上滾落,砸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間洇濕一小塊,又迅速消失。肩膀被扁擔壓得生疼,火辣辣的,像是要裂開一樣。手上的水泡早就磨破了,滲出血絲,染紅了粗糙的桶繩。

    他回頭望去,山坡上,除了老支書,又多了幾個身影。是王老五,還有村里的幾個黨員。他們默默地挑著水,一趟又一趟,將微薄的希望注入干裂的土地。

    太陽落山的時候,秦楓累得幾乎虛脫。他癱坐在地埂上,看著夕陽將那片剛剛澆過水的土地染成一片金黃,心里卻沒有絲毫輕松。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這場與天抗爭、與地搏斗的戰役,才剛剛拉開序幕。

    夜里,秦楓輾轉難眠。他想起了出發前,導師對他說的話“小秦,農村工作,不像實驗室里做實驗,變量太多,困難會超出你的想象。你要有打硬仗的準備。”

    當時他信心滿滿,覺得只要有科學的方法,有一腔熱血,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可現在,他才真正體會到導師話里的深意。資金短缺、技術難題、天氣影響、村民的不理解……一道道難關,像一座座大山,橫亙在他面前。

    “吱呀”一聲,門被推開了。老支書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米湯走了進來。“秦書記,趁熱喝點吧。”

    秦楓接過碗,一股暖流順著喉嚨滑下,驅散了些許疲憊。“王叔,謝謝您。”

    老支書在他對面坐下,沉默了半晌,才緩緩開口“秦書記,你別怪那些年輕人。他們不是懶,是怕了。這些年,村里也試過搞些新項目,種果樹,養牛羊,最後都因為缺水、缺技術,虧得一塌糊涂。他們是被傷怕了。”

    秦楓點了點頭“我明白。所以,我們更不能放棄。一旦放棄,就真的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唉,”老支書嘆了口氣,“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是,光靠我們幾個人挑水,也不是長久之計啊。這漫山遍野的,得挑到猴年馬月去?”

    秦楓放下碗,眼神變得深邃起來“王叔,你說得對。挑水只是權宜之計。我們必須想辦法引水。”

    “引水?談何容易啊。”老支書苦笑一聲,“咱們村地勢高,附近又沒有大河。以前也想過修水渠,可是沒錢沒人,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錢和人,我們可以想辦法。”秦楓的目光投向窗外深邃的夜空,“水渠必須修。這是我們‘展望’計劃的生命線。”

    第二章 水渠與人心

    修水渠的提議,在村民代表大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修水渠?秦書記,你沒開玩笑吧?那得多少錢?多少人力?”

    “咱們村底子薄,哪經得起這麼折騰?”

    “萬一修到一半,錢沒了,人也散了,那不是白忙活一場?”

    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秦楓早有預料,他拿出連夜繪制的簡易圖紙和初步預算。

    “鄉親們,大家靜一靜。我知道修水渠難度很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我們不修水渠,‘展望’計劃就是一句空話。沒有水,別說種草,就是種莊稼也難有收成。”

    他指著圖紙“我們初步勘測過,從山那邊的紅旗水庫引水過來,距離大約五公里。修一條簡易的土渠,雖然工程量不小,但我們可以自己動手,盡量節省成本。至于資金,我已經向鄉里縣里打了報告,爭取項目支持。另外,我也會想辦法聯系一些公益組織和愛心企業。”

    “自己動手?那得多少人干多少天啊?”有人質疑。

    “人多力量大。”秦楓環視眾人,“只要我們全村人一條心,哪怕每天挖一米,也總有挖通的那一天!”

    老支書站起身,用力敲了敲桌子“我支持秦書記!修水渠,不光是為了‘展望’計劃,更是為了咱們村子孫後代!當年我年輕的時候,就跟著老一輩人修過梯田,那時候條件比現在苦多了,不也一樣干成了?現在有秦書記給咱們指路子,咱們還有啥好猶豫的?”

    有了老支書的支持,一部分村民開始動搖。但更多的人,還是持觀望態度。

    “我還是覺得不靠譜。”

    “是啊,萬一錢批不下來怎麼辦?”

    秦楓知道,空口白話難以服眾。他必須拿出實際行動。

    第二天一早,秦楓帶著村兩委的干部和幾個黨員,扛著鋤頭鐵鍬,來到了計劃中水渠的。沒有鞭炮,沒有儀式,他們默默地挖下了第一鍬土。

    消息很快傳遍了村子。村民們站在村口,遠遠地望著那幾個在山坡上忙碌的身影,議論紛紛。

    “看來秦書記是來真的了。”

    “就憑他們幾個人,能挖出啥名堂?”

    “唉,年輕人就是沖動。”

    秦楓和同伴們沒有理會那些議論。他們埋頭苦干,揮汗如雨。太陽升起又落下,山坡上留下了一道淺淺的土溝。雖然進展緩慢,但那是希望的印記。

    第三天,王老五帶著兩個年輕小伙子,扛著工具加入了進來。“秦書記,俺們想通了,與其在家等死,不如跟著你拼一把!”

    秦楓看著他們,黝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歡迎!”

    有人帶頭,就像推倒了第一塊多米諾骨牌。接下來的幾天,越來越多的村民自發地加入到修渠的隊伍中。有老人,有婦女,甚至還有一些半大的孩子,也拿著小鋤頭,在旁邊幫忙清理碎石。

    山坡上,頓時變得熱鬧起來。鋤頭踫撞石頭的叮當聲,人們的吆喝聲,孩子們的嬉笑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充滿生命力的勞動樂章。

    秦楓深受感動。他知道,水渠不僅僅是在挖一條引水的通道,更是在挖通一條連接人心的通道。村民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這比任何資金都寶貴。

    為了節省開支,秦楓和村民們想出了各種辦法。沒有炸藥,他們就用鋼 一點一點地鑿;沒有推土機,他們就用肩膀一筐一筐地抬;沒有水泥,他們就用當地的紅黏土混合碎石,夯實渠壁。

    秦楓白天和村民們一起干活,晚上則挑燈夜戰,修改設計圖紙,聯系資金,匯報進展。他的眼楮熬紅了,人也瘦了一圈,但精神卻越來越飽滿。

    老支書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偷偷讓老伴給秦楓煮了雞蛋,硬塞到他手里“秦書記,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可不能垮了。”

    秦楓握著溫熱的雞蛋,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資金的問題也有了進展。鄉里和縣里被秦楓和村民們的精神打動,批下來一部分啟動資金。同時,秦楓聯系的一家公益組織也答應一部分援助。雖然資金依然緊張,但至少解了燃眉之急。

    水渠在一天天延伸。它像一條蜿蜒的長龍,在群山之間穿行,朝著紅旗水庫的方向,也朝著希望的方向。

    第三章 甘霖與裂痕

    歷時兩個多月,當第一股清澈的渠水順著新挖的土渠,歡快地流淌進坡地的時候,整個村子都沸騰了。村民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許多老人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水來了!水真的來了!”

    “我們成功了!我們把水引過來了!”

    秦楓站在渠邊,看著那汩汩流淌的清水,心中百感交集。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委屈,在這一刻都煙消雲散。他知道,他們跨過了一道最難的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有了水的滋潤,坡地上的草種開始瘋狂地生長。原本枯黃的土地,很快就披上了一層嫩綠的新裝。遠遠望去,那片曾經沉寂的山坡,如今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村民們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們看著那些生機勃勃的小草,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樣,充滿了喜愛與期待。質疑的聲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對秦楓的敬佩和對未來的憧憬。

    “秦書記,還是你有辦法!”

    “這下好了,咱們村有盼頭了!”

    “等草長起來,養了牛羊,日子就能好起來了!”

    秦楓卻不敢有絲毫松懈。他知道,種草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進行牧草的管護、品種的優化,然後是發展養殖業,形成產業鏈。這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

    他開始聯系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專家,請他們來村里指導牧草的種植和管理。同時,他也在積極考察市場,了解牛羊的養殖技術和銷售渠道。

    就在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卻給了他們沉重一擊。

    連續三天三夜的瓢潑大雨,沖毀了部分剛剛修好的土渠,也淹沒了低窪處的牧草。更嚴重的是,由于山坡長期裸露,植被稀少,雨水引發了小規模的滑坡,幾塊新種的草地被泥石流覆蓋,化為烏有。

    村民們看著被沖毀的水渠和被掩埋的草地,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澆上了一盆冷水。

    “老天爺啊,你這是存心不讓我們活啊!”一個老人癱坐在泥地里,失聲痛哭。

    絕望的情緒再次蔓延。

    “我說啥來著,這地就是塊絕地,種啥都白搭!”

    “水渠白修了,草也白種了,我們的心血全都白費了!”

    “散了吧,散了吧,別再折騰了……”

    秦楓站在雨中,任憑冰冷的雨水澆透全身。他看著那被沖毀的水渠和狼藉的草地,心像是被刀割一樣疼。這是他和村民們用血汗換來的成果,如今卻毀于一旦。

    老支書走到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秦書記,別難過。天災,沒辦法。咱們再修起來就是了。”

    秦楓看著老支書布滿皺紋卻依舊堅定的臉,深吸了一口氣。雨水混雜著什麼溫熱的液體,從眼角滑落。

    “王叔,我們不能白修。”秦楓的聲音在雨中顯得有些沙啞,卻異常堅定,“這次的教訓太深刻了。我們只想著引水種草,卻忽略了水土保持。這片山,需要的不僅僅是草,還需要樹,需要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他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目光變得異常銳利“我們不僅要修水渠,還要修梯田,築擋牆,防止水土流失!我們不僅要種草,還要種樹!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片土地的面貌!”

    “可是……”老支書猶豫了,“秦書記,這工程量就更大了。我們還有力氣嗎?”

    秦楓斬釘截鐵地說“有!只要我們心中的希望不滅,就永遠有力氣!王叔,告訴大家,雨一停,我們就開工!不僅要把水渠修好,還要修得更堅固!不僅要把草補種上,還要在山坡上種滿樹!”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山坡上回蕩,穿透了雨幕,也穿透了村民們心中的絕望。

    雨停了。太陽重新升起,照耀著滿目瘡痍的山坡。秦楓站在高處,看著陸續聚集過來的村民。他們的臉上,雖然還帶著疲憊和失落,但眼神中,卻多了一絲之前沒有的東西——那是經歷過挫折後的堅韌。

    “鄉親們,”秦楓的聲音在清晨的空氣中回蕩,“災難讓我們失去了很多,但也讓我們明白了更多。這片土地,不是絕地。只要我們肯用心,肯付出,它一定能給我們回報!現在,願意跟我一起干的,拿起工具,跟我來!”

    他率先拿起一把鐵鍬,走向被沖毀的水渠。

    老支書嘆了口氣,也拿起了工具“秦書記說得對,咱們不能就這麼認輸!走,干活去!”

    村民們默默地拿起工具,跟了上去。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沉默而堅定的行動。

    這一次,他們不僅僅是在修復水渠和草地,更是在修復心中的希望。他們知道,前路依舊漫長而艱辛,但只要方向正確,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希望的光芒,就一定能夠穿透這片暫時的黑暗。

    第四章 綠色的希望

    時光荏苒,轉眼又是三年。

    三年的時間,足以讓一片荒蕪的山坡煥發生機。

    如今的展望村,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塵土飛揚、滿目瘡痍的小山村。蜿蜒的水泥水渠取代了當年的土溝,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斷地滋潤著山坡。層層疊疊的梯田沿著山勢鋪開,像綠色的台階,一直延伸到山頂。田埂上,種滿了耐旱的松樹和柏樹,郁郁蔥蔥,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

    梯田里,是茁壯成長的牧草,綠油油的,像鋪了一層厚厚的地毯。風吹過,草浪翻滾,送來陣陣清香。山坡上,牛羊成群,悠閑地啃食著青草,發出滿足的哞咩聲。

    村子里,低矮破舊的土坯房變成了整齊漂亮的磚瓦房。家家戶戶的院牆上,都爬滿了綠色的藤蔓。村口的老槐樹下,修建了一個小廣場,村民們晚飯後,會在這里跳廣場舞,孩子們則在旁邊追逐嬉戲,歡聲笑語不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秦楓也變了。他不再是那個初來乍到、略顯青澀的大學生村官。皮膚被曬得黝黑,手上布滿了老繭,眼神卻更加堅定、深邃。他的臉上,總是帶著溫和而自信的笑容。

    “展望”計劃,早已不僅僅是一個種草的計劃。它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集生態修復、牧草種植、牛羊養殖、農產品加工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產業項目。村里成立了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村民們的收入翻了好幾番,日子越過越紅火。

    這天,秦楓正在合作社的辦公室里,和技術員討論著新引進的牧草品種。老支書興沖沖地走了進來“秦書記,好消息!縣里來人了,說要把咱們村的經驗在全縣推廣呢!還要給咱們村頒發‘生態示範村’的牌子!”

    秦楓放下手中的資料,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太好了!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要我說,這里面你秦書記的功勞最大!”老支書感慨地說,“要是沒有你當初的堅持,咱們村哪有今天啊。”

    秦楓笑了笑“王叔,您又說笑了。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真正的功臣,是這片土地,是咱們村的父老鄉親。沒有大家的支持和付出,什麼事也干不成。”

    正說著,王老五樂呵呵地跑了進來“秦書記,王叔,俺家的牛又下崽了!還是雙胞胎!”

    “是嗎?那太好了!”秦楓和老支書都笑了起來。

    喜歡精英養成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精英養成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精英養成記》,方便以後閱讀精英養成記第588章 焦土上的嫩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精英養成記第588章 焦土上的嫩芽並對精英養成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