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養成記

第586章 展望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王者風範之商場王者 本章︰第586章 展望

    秦楓的指尖輕輕拂過那枚種子,它的觸感溫潤而略帶粗糙,仿佛蘊藏著某種難以言喻的生命密碼。溫度不高,卻隱隱透著一股執拗的暖意,像是一顆沉睡的心髒,等待著被喚醒的時刻。他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並非普通植物的力量,那是一種更純粹、更本源的能量,一種與這片土地、與某種古老傳承深深相連的悸動。

    他抬起頭,目光落在面前那個少年身上。少年約莫十五六歲的年紀,穿著工坊統一的粗布學徒服,略顯單薄的肩膀卻挺得筆直。當秦楓將這枚寄托了某種期許的種子放入他手心時,少年的眼楮瞬間亮了起來,那光芒純粹、熾熱,如同被點燃的星辰,毫不掩飾地映照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對未來的憧憬,以及一絲被信任的激動。

    “它……它叫什麼名字?”少年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小心翼翼地合攏手掌,仿佛捧著整個世界。

    秦楓微微一笑,那笑容溫和而深邃,帶著一種過來人的了然與期許“它還沒有名字,或者說,它的名字需要由你來賦予。用你的心去感受它,用你的雙手去培育它,它會告訴你答案。”

    少年用力地點了點頭,眼楮里的光芒更加堅定。他緊緊握著種子,仿佛那不是一枚小小的植物胚胎,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希望。

    秦楓拍了拍他的肩膀,沒有再多說什麼。有些東西,言語是蒼白的,唯有實踐與感悟,才能真正傳承下去。看著少年帶著種子,腳步輕快又帶著幾分莊重地離開,秦楓的心中涌起一股復雜的情感。有欣慰,有釋然,也有一絲對過往的追憶。

    他轉身,望向工坊那片引以為傲的屋頂菜園。

    春風正暖,輕柔地拂過層層疊疊、綠得發亮的葉片,發出沙沙的輕響,像是自然的低語。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青草的濕潤氣息,還有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帶來了遠方田野的清新。這片屋頂菜園,是秦楓多年心血的結晶,也是他理念的具象化體現。從最初的一片荒蕪,到如今的生機勃勃,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都傾注了他的汗水與智慧。

    此刻,菜園中央那片向日葵開得正盛。無數個金色的花盤,如同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在微風中微微搖曳,彼此依偎,仿佛在進行著一場無聲的交流。它們的睫稈挺拔,葉片舒展,充滿了向上的力量。

    就在秦楓的目光投向它們時,一個奇異的景象發生了。

    仿佛受到了某種無聲的召喚,或者遵循著某種古老的契約,那些原本朝向各異的金色花盤,竟然在同一時間,緩緩地、堅定地轉向了東方。動作整齊劃一,帶著一種令人震撼的儀式感。東方的天際,此刻或許剛剛泛起魚肚白,或許已有朝陽噴薄欲出的跡象,即便在工坊的屋頂,視線可能被城市建築遮擋,但它們似乎擁有與生俱來的感知力,能夠穿透一切阻礙,找到那代表著新生與希望的方向。

    它們高昂著金色的頭顱,共同面向東方,仿佛在虔誠地朝拜,又像是在齊聲吟唱一首關于生命、關于希望、關于永恆輪回的古老歌謠。那歌謠無聲,卻充滿了力量,在秦楓的心中久久回蕩。

    溫暖的陽光穿透雲層,灑落在轉向東方的花盤上,金色的花瓣反射出耀眼奪目的光芒,如同無數細碎的寶石在燃燒。那一刻的美麗與莊嚴,讓人不禁為之陶醉,心靈也仿佛被滌蕩干淨,只剩下純粹的感動與敬畏。

    這片屋頂菜園,確實就像是一個小小的世界。它獨立于喧囂的城市之上,卻又與天地自然緊密相連。在這里,生命以最本真的方式生長、繁衍、枯萎、重生,充滿了無限的生機和蓬勃的活力。它不僅滋養著工坊學員們的身體,更啟迪著他們的心靈,讓他們明白生命的可貴,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真諦。

    秦楓靜靜地佇立在菜園邊,感受著春風的輕撫,聆听著葉片的私語,凝望著那一片共同朝向東方的金色花盤。他的思緒,也如同那被春風吹起的蒲公英種子,開始飄向更遠的地方。

    多年前,他也是那個懷揣著好奇與憧憬的少年,踏入了這一行。從最初的懵懂無知,到後來的潛心鑽研,再到如今的小有成就,擁有了這座工坊和這片菜園,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像剛才那個少年一樣的學員。他以為,這或許就是他人生的終點,一個可以安享晚年,將畢生所學傳承下去的港灣。

    然而,手中種子的余溫似乎還未散去,少年眼中的星光依然清晰可見,而這片向日葵共同轉向東方的景象,更是像一道驚雷,劈開了他心中某種固有的認知。

    這不僅僅是自然的奇觀,這更像是一種啟示。

    向日葵永遠追逐著太陽,象征著執著、光明與希望。它們共同轉向東方,是在昭示著一個新的開始,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這片小小的屋頂菜園,雖然生機勃勃,但終究只是一方小小的天地。它是一個,一個搖籃,卻不應該是最終的歸宿。那些被培育出的種子,那些眼中閃爍著星光的少年,他們的未來,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此。而他自己,似乎也不應該就此停下探索的腳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秦楓的心中,某種沉寂已久的東西開始甦醒、萌動。那是一種對更廣闊世界的向往,一種對更深奧知識的探求渴望,一種想要將這份“希望”的種子播撒到更遠地方的沖動。

    他想起了工坊里那些日益精進的學員們,他們掌握了培育、改良、甚至初步運用植物能量的技巧。他們需要更廣闊的舞台去實踐,去歷練,去驗證自己的所學。他想起了外界那些被污染的土地,被破壞的生態,那些渴望綠色、渴望生機的貧瘠角落。他的屋頂菜園是美麗的,但這份美麗如果僅僅局限于此,未免太過狹隘。

    “希望……”秦楓低聲呢喃,品味著這個詞語的重量。向日葵吟唱的是希望之歌,他傳遞給少年的是希望之種。那麼,這份希望,是否應該擁有更宏大的敘事?

    他的目光越過工坊的圍牆,望向遠方。城市的輪廓在視野中延伸,再遠一些,是模糊的鄉村,是連綿的山脈,是更廣闊的天地。他仿佛看到了龜裂的土地上,一株嫩芽頑強地破土而出;看到了被廢氣籠罩的城市里,一片小小的綠洲帶來的慰藉;看到了更多雙像少年一樣,充滿好奇與期待的眼楮,在渴望著知識與改變的力量。

    秦楓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那清新的草木香氣仿佛也帶上了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他的眼神不再僅僅是溫和與深邃,更增添了幾分銳利與堅定。一個新的念頭,如同剛才那轉向東方的向日葵一般,在他心中清晰地樹立起來——他要走出去。

    這不是簡單的離開,而是帶著這份在屋頂菜園中孕育、成熟的理念與技術,走向更廣闊的天地。這將是他的下一步征程,一個充滿未知與挑戰,卻也同樣充滿無限可能與希望的征程。他將其命名為——“展望”。

    “展望”,既是對未來的期許,也是對未知的探索;既是對自身理念的傳播,也是對更宏大目標的追求。

    這個決定並非一時沖動,而是多年積累與此刻啟示的必然結果。他的工坊,他的學員,這片屋頂菜園,都已經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在,是時候將根須延伸向更廣闊的大地了。

    那麼,“展望”的第一步,應該邁向何方?

    秦楓的腦海中開始飛速地規劃。

    首先,他需要鞏固後方。工坊不能丟,這片屋頂菜園是他的根,是他的精神家園,也是培養後續力量的基地。他需要挑選出最得力、最信任的弟子,將工坊的日常管理和教學任務托付給他們。就像剛才那個少年,以及更多像他一樣成長起來的學員,他們已經具備了獨當一面的能力,是時候讓他們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了。這既是對他們的鍛煉,也是對工坊未來的投資。他會定期回來,指導工作,分享見聞,確保工坊的理念能夠持續傳承下去。

    其次,他需要組建一個精干的“展望”團隊。單槍匹馬的力量是有限的,他需要志同道合的伙伴。這個團隊不必龐大,但必須高效、專業,並且對他的理念有著深刻的認同。團隊成員可以包括經驗豐富的老農,掌握先進技術的年輕學者,擅長溝通協調的社會活動家,甚至是一些對生態保護充滿熱情的志願者。他們將各司其職,共同推動“展望”計劃的實施。

    再次,也是最核心的,是確定“展望”計劃的具體方向和目標。秦楓初步設想了幾個層面

    第一,生態修復試點。選擇一些生態環境受損較為嚴重,但具備一定修復潛力的地區,建立試點基地。運用他在屋頂菜園中摸索、改良並成熟的生態培育技術,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嘗試進行土壤改良、植被恢復、水源淨化等工作。這將是一項艱苦且長期的任務,需要耐心、毅力和科學的方法。但一旦成功,其示範效應將是巨大的。他仿佛已經看到,那些荒蕪的土地重新披上綠裝,干涸的河流再次泛起清波。

    第二,“希望種子”計劃。將他培育和改良的優良種子,不僅僅是傳遞給工坊的學員,更要推廣到更廣泛的地區。特別是那些偏遠、貧困、生態脆弱的地方。他要教會當地人如何辨識土地,如何培育種子,如何進行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他們掌握自主改善生活和環境的能力,這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一粒種子,都是一個希望的。

    第三,理念傳播與教育。“展望”計劃不僅僅是技術的輸出,更是理念的傳播。他要通過講座、培訓、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向大眾普及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的知識,提高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對環境的責任感。尤其是要從小孩子抓起,在他們心中播下綠色的種子,培養他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他的屋頂菜園可以作為一個固定的教育基地,而他走到哪里,哪里就可以成為臨時的課堂。

    第四,技術研發與創新。屋頂菜園的經驗是寶貴的,但面對更復雜、更惡劣的自然環境,原有的技術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改良和創新。他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探索,研究出更適應不同地域、不同條件的生態修復和植物培育技術。或許,可以嘗試將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踫撞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第五,建立交流與合作網絡。生態問題不是孤立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秦楓的“展望”計劃不是要單打獨斗,而是要積極尋求與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公益組織、企業乃至國際社會的交流與合作。整合資源,共享經驗,形成合力,才能讓“希望”的種子傳播得更快、更遠。

    這五個方面,如同五個相互支撐的支柱,共同構成了“展望”計劃的核心框架。每一個方面都充滿了挑戰,但也同樣充滿了吸引力。秦楓的心中充滿了久違的激情,仿佛又回到了年輕時那個勇于探索、不畏艱難的狀態。

    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雙手,這雙手曾在田埂上勞作,曾在實驗室里鑽研,曾撫摸過無數的種子,也曾培育出這片屋頂的奇跡。現在,這雙手將去觸摸更廣闊的土地,去播撒更多的希望。

    夕陽西下時,秦楓召集了工坊的核心成員和幾位最優秀的學員,包括那個上午接過種子的少年——他叫林默。

    在燈火通明的工坊大廳里,秦楓將自己“展望”計劃的想法和盤托出。他沒有居高臨下地發布命令,而是像一個伙伴一樣,分享著自己的願景和思考。

    他講述了向日葵共同轉向東方的奇觀,講述了那份關于希望的啟示,講述了他對更廣闊世界的向往和對生態修復的責任感。他描繪了“展望”計劃的藍圖,包括試點基地、種子計劃、理念傳播、技術創新和合作網絡。

    大廳里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秦楓的構想所震撼。他們習慣了屋頂菜園的寧靜與充實,從未想過,他們所堅守和傳承的事業,可以擁有如此宏大的格局和如此深遠的意義。

    短暫的沉默之後,首先打破寂靜的是林默。少年站起身,臉上帶著激動的紅暈,緊緊握著拳頭“秦師傅,我願意跟您一起去!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親手把希望的種子播撒到更多地方!”

    他的話音剛落,立刻引起了連鎖反應。

    “秦師傅,算我一個!我的技術雖然還不夠精湛,但我不怕吃苦!”

    “我們工坊的技術,不應該只局限在這里。能為外面的土地做些什麼,是我的榮幸!”

    “秦師傅,您放心,工坊有我們在,一定不會讓您失望!您去開創更廣闊的天地!”

    老學員們有的主動請纓,要求加入“展望”團隊,去前線開拓;有的則表示願意留下來,堅守工坊,為“展望”計劃堅實的後方支持。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光芒,那光芒與林默上午接過種子時如出一轍,是被點燃的激情,是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看著弟子們一張張年輕而堅定的臉龐,秦楓的心中充滿了感動與力量。他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這份“展望”,已經不再僅僅是他個人的征程,而是所有認同這份理念的人們,共同的事業。

    接下來的幾個月,工坊進入了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

    秦楓首先選定了工坊的繼任管理者,是一位跟隨他多年、沉穩可靠、技術扎實的弟子,名叫石堅。他將工坊的日常運營、學員教學和屋頂菜園的維護,都鄭重地托付給了石堅。

    然後,他開始組建“展望”計劃的先遣隊。林默毫無懸念地入選了,他雖然年輕,但學習能力強,動手能力出色,更重要的是,他心中充滿了純粹的熱情。此外,還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農,擅長識別土壤和各種植物,對傳統農耕智慧了如指掌;一位主攻植物病理學和土壤改良的年輕學者,掌握著先進的檢測和分析技術;還有一位曾經從事過社會工作,擅長溝通協調和資源鏈接的女隊員。一個小型但多元的核心團隊初步形成。

    他們開始整理行裝,準備物資。最重要的,自然是種子。秦楓從屋頂菜園中精心挑選、培育了各種適應性強、具有改良土壤或固氮作用的植物種子,以及一些高產優質的蔬菜和糧食作物種子,分門別類,仔細包裝。這些種子,是他們“展望”計劃最核心的“武器”。除了種子,還有各種簡易的農具、檢測設備、記錄工具,以及秦楓多年積累的筆記和研究資料。

    出發前夜,秦楓獨自登上了屋頂菜園。

    夜色如墨,星光璀璨。春風依舊輕柔,葉片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白日里燦爛的向日葵花盤此刻閉合了,安靜地佇立在夜色中,仿佛在積蓄力量,等待著下一個日出東方的時刻。

    秦楓走到菜園中央,輕輕撫摸著一株向日葵的花盤。它的質感厚實而堅韌。

    “我要走了。”他低聲說道,像是在與一位老友告別,“這里,就拜托你們了。”

    仿佛听懂了他的話,那株向日葵的葉片在夜風中輕輕顫動了一下。

    秦楓環顧著這片熟悉的綠色天地,每一株植物,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他的記憶和情感。這里是他的,也是他永遠的港灣。他知道,無論他走多遠,這里都是他可以回來的地方。

    他深吸一口氣,將這份眷戀與不舍壓在心底,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的堅定信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秦楓帶領著“展望”計劃的先遣隊,背著行囊,帶著滿箱的種子和工具,在工坊全體成員的送別下,踏上了征程。

    林默走在秦楓身邊,臉上帶著一絲緊張,但更多的是興奮和期待。他不時回頭望向工坊的屋頂,那片金色的向日葵花田,此刻應該又一次共同轉向了東方,迎接著新一天的朝陽。

    秦楓也回頭望了一眼,然後轉過身,目光堅定地投向遠方。朝陽正從東方的天際緩緩升起,金色的光芒灑滿大地,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這條路,或許崎嶇,或許漫長,或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他們可能會面對貧瘠的土地、惡劣的氣候、資金的匱乏、技術的瓶頸,甚至是不被理解的質疑。

    但秦楓的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的手中,握著希望的種子;他的身後,有工坊和屋頂菜園作為堅實的後盾;他的身邊,有一群志同道合、充滿活力的伙伴。更重要的是,他堅信,生命本身就擁有著頑強的力量,希望的光芒,能夠穿透一切黑暗。

    他們的第一站,是位于數百公里之外的一個生態退化嚴重的山區。那里曾經是茂密的森林,後來因為過度砍伐和開墾,導致水土流失,土地貧瘠,植被稀疏。秦楓選擇那里作為“展望”計劃的第一個試點基地。

    當他們翻山越嶺,終于抵達目的地時,眼前的景象比想象中更加觸目驚心。裸露的黃土,稀疏的雜草,干涸的溪流,以及遠處山坡上隱約可見的滑坡痕跡。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塵土的氣息,缺少了生機應有的濕潤與芬芳。

    當地的村民對他們的到來充滿了疑慮和好奇。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已經習慣了這片土地的貧瘠,對于幾個外來人帶著種子和工具聲稱要改變一切,自然難以輕信。

    秦楓沒有急于辯解,也沒有立刻開始大規模的行動。他和團隊成員一起,住進了村里廢棄的舊校舍,開始了細致的調研工作。

    他們每天早出晚歸,頂著烈日或冒著細雨,走遍了村子周圍的山山水水。采集土壤樣本,分析成分和酸堿度;考察地形地貌,評估選址。

    喜歡精英養成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精英養成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精英養成記》,方便以後閱讀精英養成記第586章 展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精英養成記第586章 展望並對精英養成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