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皇也是明白這方面的。
但是精靈群島主體是島嶼的本質,確實還是有很大限制。
即便是再砍伐更多森林,工業密集程度也肯定還是追不上柯聯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回歸大陸。
在七大精靈族共同商討,並在精靈皇的帶頭決議之下。
精靈族準備派遣數以百萬的精靈,前往西部的阿西利歐大陸,進入庭拜國參與建設和定居。
直接強化庭拜國原有的基礎建設同時,積極在阿西利歐大陸東部展開大規模工業優化,全部采取柯聯提供的最優建議來進行工業大升級。
或許看上去這個抉擇有些慢,但庭拜國的前身,西海帝國並不算太差。同時在東西分裂為庭拜國之後,精靈族也是在很積極的管理,至少在那期間修建了很多道路。
精靈神沒有直接去參與諸神戰爭,但卻在為庭拜國開山鋪路。
有神明的幫助,庭拜國在這期間的發展速度,可不比當年有著絕對凝聚力的柯聯差。
只要柯聯願意幫忙,且願意援助更多的技術成員來到庭拜國,完成短時間的工業升級也並不是問題。
柯聯,或者說柯聯元首在這方面也沒有拒絕。
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不求庭拜國更改國家制度,但需要庭拜國接受“共進”思想。也就是在底層思想上,庭拜國不會講自身當做精靈族的“屬地”,對待精靈神的態度也僅僅是尋常的領導者,而非是高高在上的神明。
只要滿足這個要求,柯聯願意將南部地區的大量技術成員、工程師等,大批量轉移向庭拜國。
趁著現在協約諸神還無法直接管控那些地區,將最重要的工業體系核心,全部轉移到精靈族庭拜國那邊去。
……
精靈族同意了。
在這方面,精靈族和妖精族的態度其實並沒有差太多。
早在神治時代,生活在鄰近森林,甚至同一片森林的他們,對待森林屬地內的凡民態度都差不多,主要也是以共同生活為主,只不過精靈族要高冷不少,整體接納的凡民數量相對來說少很多。
也就意味著並不剛需凡民,也不需要大量凡民供奉他們為偉大的神明。
對于這個條件,自然也是能夠接受的。
但同時也表明,精靈族還是會以神明、強者的身份,繼續進入到庭拜國高層之中,便于以後對于整個國家的管理,避免後世萬年之中那些令精靈族厭煩的糟糕狀況出現。
甚至主動表示,庭拜國的領導者可以是國家民眾自選的,精靈族可以不用擔任。
等到同意和這方面的表示後。
柯聯元首大手一揮,命令柯聯南部地區大量工業體系核心,直接向精靈族庭拜國轉移。
直接走海路運輸,從海族海域中大規模轉移過去。
只要願意,其家人等都可以共同轉移過去,全部援助到庭拜國那邊。
……
由于這個大規模轉移是公開的,協約諸神第一時間就表示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