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甦旭都在忙于徐貴妃別院的設計圖稿,同時也在積極準備著即將到來的殿試。
一日,突然他收到了同科貢士吳論的帖子,信上說他即將訂婚,邀請同年貢士赴宴一起來慶賀下這個好消息。
若是往常甦旭,是不會去這種宴會的,
只是他帖子中提到,吳論的訂婚對象是薛家的大小姐,他心中便起了好奇,決定去看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薛寶釵眼見賈寶玉整日里替賈府帶來禍事,
連娘娘也被連累,便開始為自己打算,想要尋一位有功名的夫婿。
後面薛姨媽與寶釵談及她和寶玉的婚事,寶釵便直言道︰
“女兒不願嫁寶兄弟。他既無爵位可繼承,也無家產可依靠,原有個貴妃姐姐,如今也失了勢,前途渺茫。
他眼下唯一的仰仗便是舅舅王子騰,可他也是我與哥哥的舅舅,我嫁給他,于哥哥和薛家都無益處。”
薛姨媽听後,也覺得女兒言之有理,便說道︰
“我的兒,你素來有主見,你若不願,娘也不勉強你。只是你年紀也不小了,總要嫁人的,娘和哥哥也不能照顧你一輩子。”
寶釵此刻突然想起林黛玉的夫婿即將高中進士,心中很不是滋味,憑什麼她林黛玉可以嫁進士,自己只能嫁那些于科舉一道無能為力之人?
便對薛姨媽說︰“娘,我想尋個讀書人,像寶琴妹妹那樣,日後夫君若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也能幫襯哥哥。”
薛姨媽覺得此話有理,便托人四處打听。
恰巧,吳論與薛家一個鋪子的掌櫃是同鄉,經人介紹,兩家便打算安排相看。
寶釵得知吳論是本屆第五十二名,二十多歲,一直專心讀書,未曾娶妻,心中甚是滿意。
她心里想的是,殿試還未舉行,這吳論也不一定就比林妹妹的夫婿殿試名次差。
若是到時候情況反轉,自己見了林妹妹,說不定能看到她長吁短嘆、心理不平衡的樣子,豈不妙哉?
甦旭得了消息吳論寶釵即將訂婚的消息,便拿了吳論下給自己的帖子給黛玉看。
黛玉听聞後,臉上卻露出了幾分不可思議,立即拿起那帖子,低頭細細端詳,將帖上的文字逐一讀過,一字一字辨認。
過了好一會兒,她仍覺得不甚真實,便再三確認,生怕自己一時看錯,
直到徹底確信那帖子上分明寫著“吳論”和“薛家大小姐定親”,並清楚標注是紫薇舍人薛家時,她才一臉恍然。
她不自禁開口說道︰
“這寶姐姐是我以前在賈府住著的時候,認識的舅媽家的表姐。
樣貌性格都是出類拔萃。
我一直以為她最終會嫁給寶二哥哥,誰能想到,這樣的佳人竟然出人意料地嫁給了別人,實在耐人尋味。
我在賈府住了這麼久,也從來沒听他們有人提起過這樁事,想來應該是最近才定下來的吧。”
她言辭之間隱含一絲唏噓,更多的是難以置信的感嘆。
甦旭听罷,思忖片刻,溫和說道︰
“這位吳論,我倒是知道的。
他算得上是頗有才學的人,只不過出身家境稍顯不足,是個尚未擺脫清貧的寒門士子。
他的家族世代讀書,父親生前是名舉人,後來早早病逝,他與寡母相依為命多年。
好在考上舉人後得了一些鄉紳的資助,家中有了幾十畝薄田可以維持日常,不過比起薛家的富貴榮華,自然是差得遠了。”
黛玉听聞此言,輕輕點了點頭,臉上並沒有流露出過多的驚訝之色。
她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寶姐姐擇婿的眼光,果然與眾不同。”
黛玉頓了頓,又道︰“年紀輕輕就能考中貢士,這樣的人,才學見識自然是極好的。寶姐姐的眼光,果然高遠。”
她又想起了寶釵管家理事的能干模樣,
補充道︰“寶姐姐自幼便協助家中管理商鋪,見識閱歷遠勝于一般閨閣女子,自然不會拘泥于男方家境是否富裕。”
黛玉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贊嘆,仿佛對寶釵的決定十分欽佩。
“她看重的,應當是才華、人品和氣節吧。”黛玉最後總結道,“如此看來,寶姐姐果然不是尋常女子可比,她的眼光和胸襟,非常人所能及。”
甦旭听著黛玉對寶釵的評價,心中也對這位薛家大小姐產生了好奇。
他想起現代的電視劇里,經常有女子陪嫁鋪子的情節,便開口問道︰
“林妹妹,你剛才說你寶姐姐替家里管鋪子,這大家小姐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嗎?她怎麼還能拋頭露面去管著鋪子?”
黛玉解釋道︰
“尋常世家大族的小姐,的確是很少拋頭露面的。
她們的家族大多擁有大量田產,靠收租便足以維持生計,即便知道經商能賺更多錢,也礙于面子不會親自經營商鋪。”
黛玉頓了頓,繼續說道︰
“寶姐姐家不同,他們是皇商,世代為皇家采辦貨物,自然也就有了商鋪。”
她解釋道,“寶姐姐現在管理的這些鋪子,以後大概也會作為她的嫁妝。”
甦旭听後更加好奇了。
他穿越到紅樓世界後,發現這里的女子嫁妝里很少有商鋪,便追問道︰“這麼說來,除了你寶姐姐這種皇商,大部分官宦人家的小姐都不會陪嫁商鋪了?”
黛玉略帶疑惑地反問道︰
“那是自然,既然家中不經營商鋪,又哪里來的鋪子陪嫁呢?”
她隨即又笑著解釋道︰“官宦人家的小姐若是陪嫁商鋪,別人恐怕會以為你在詛咒他們仕途無望。
前朝律法規定,商人不得參加科舉考試。
雖然本朝已經取消了這條律法,但人們的觀念一時之間還難以改變,因此官宦人家依舊不願沾染商賈之事。
畢竟,讀書做官才是正途,經商難免被人輕視。”
喜歡逆襲紅樓︰我娶了林黛玉請大家收藏︰()逆襲紅樓︰我娶了林黛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