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第859章 還場西風(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本章︰第859章 還場西風(一)

    夏侯淵帶去出立軍營的五萬人,最終有一半沒能回到鄴城。

    城外的曹魏軍營,也在大火中,燃燒殆盡。

    作為先鋒大將,黃忠陣斬夏侯,拔除敵營,也算是功德圓滿。

    至于城高牆後的鄴城,自然不是黃忠這五萬先鋒部隊要去啃的。

    而走到半路的士頌,也在這時候,得到了兩個消息。

    “黃老將軍,老當益壯,不讓古之廉頗啊。”

    鄧芝等人看到前線發回來的戰報,一個個莫名興奮。

    夏侯淵,在司馬懿的態度,如今曖昧不明的情況下,就是曹魏最後一根擎天支柱。就這麼讓黃忠一刀砍了,對于曹魏的打擊,對于楚軍士氣的振奮,非同一般。

    對于黃忠斬夏侯,士頌當然開心。

    但,對于另外一個消息,也讓士頌唏噓不已。

    那就是,在幽州的曹魏幽州大都督司馬懿,派人暗示,願意有條件投降,送上幽州。

    而季漢丞相諸葛亮,為了一句“唇亡齒寒”,考慮大局,直接帶上了十萬季漢老弱殘兵,真就敢渡過黃河,前來鄴城支援。

    “這司馬懿,果然還是那個小人。”

    “這諸葛亮,果然還是那個心有格局之人。”

    周圍的人,對于諸葛亮率領十萬季漢軍來救援曹魏的事,都不怎麼在意。

    在他們看來,諸葛亮就算是再如何厲害,那季漢的十萬老弱殘兵,在凶悍的西楚虎狼之師面前,也不值一提。

    也只有賈詡,對士頌的心思再了解不過。

    “這腹黑心狠的小子,只怕是在感慨世事的不如意吧。”

    大軍依舊在向前緩慢行軍,距離鄴城越來越近。

    賈詡打馬走到士頌身邊,笑道“大王是在為司馬懿和諸葛亮之抉擇而煩惱。”

    士頌心說,我能不煩嗎?

    我想要把司馬懿全族殺光,但司馬懿現在佔了幽州和遼東,甚至不顧曹丕死活,開始向北面扶余國,也就是後世的東北地區用兵。

    他給自己的條件,就是把這些地盤全部獻給自己,換他司馬懿自己的一條狗命,保住他司馬家的血脈傳承。

    不得不說,這選擇,非常的司馬懿。

    歷史上的司馬懿,眼看魏國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那他司馬懿天天嘴巴上大喊“我司馬懿是大魏國的忠臣。”

    等到有機會了,他立刻背叛曹魏,掌握大權,架空曹家故主。

    現在這個時空的司馬懿,也是一樣。

    眼看曹魏已經日薄西山,只剩下最後一口氣了,他也想要踩著曹魏的尸體,為自己謀劃利益。用曹魏的幽州,換他司馬懿的活路。

    對于士頌而言,自己的內心深處,本能的厭惡司馬懿。

    但從整體利益上出發,接受司馬懿的投降和歸順,可以輕松拿下幽州和遼東,甚至東北地區,都由司馬懿去給自己拼下來。

    付出的代價,就是要讓司馬懿和他的兒子們活下來。

    “我想殺了司馬懿,還有他的子孫後代,一個不留!”

    士頌對賈詡,沒有任何需要隱藏的,自己的那點心思,早就被司馬懿看穿了。

    賈詡笑道“寧可開戰拿下幽州和遼東,也要滅了河內司馬家的根嗎?”

    士頌沒有猶豫片刻,重重頷首。

    而賈詡接著又笑道“另外,大王一心想要將諸葛孔明納入麾下,從荊南建立基業開始,直到現在,都對這諸葛亮頗有好感。”

    “可偏偏,這諸葛亮明知天下大勢不可違,明知這季漢已經成了空殼,他就是不降。”

    說到諸葛亮,士頌又是一陣無語。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季漢都已經到了這份上了,他為了能讓季漢江山維持住,居然率軍渡過黃河,往鄴城方向而來,要來救援曹魏。

    也是讓士頌頗為無語。

    “這諸葛亮為保全季漢傳承,也是豁出來了啊。”

    賈詡卻笑道“大王,甘寧徐庶的部隊,一路急行,已經到了鄴城周邊,和黃老將軍匯合。並州軍陳到,唐瞬部,應該也快到了。”

    “等我們主力大軍到達,我楚國主力大軍三十萬,集中于一處。”

    “若能擊敗諸葛亮,拿下鄴城,則天下統一,再無阻礙。”

    “那時候,若能活捉諸葛亮,則季漢幾乎可算滅國,大王也可慢慢說服孔明,效力我楚國。”

    說到這里,賈詡停下了,他提點士頌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這鄴城一戰,就是最終一戰了。

    士頌立刻醒悟過來,若是自己擊敗諸葛亮,拿下鄴城,這天下,還有誰可以攔住自己。

    捉住諸葛亮,慢慢勸說就是。

    至于幽州,呵呵。

    自己拿下了天下除去幽州的所有地盤,他司馬懿即便是不投降,幽州其余的人,也會選擇投降。

    他司馬懿,根本就沒有和自己講條件的資格。

    自己那時候,直接開出幽州諸將投降的條件,就是獻上司馬懿父子兄弟的人頭,自然有人會去殺了司馬懿。

    歸根結底,還是實力說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現在司馬懿不管不顧曹魏,一方面是他沒有信心能攔住自己,擊敗自己。另外一方面,司馬懿也是在為他自己尋求一條活路,那就是開拓東北地區,逃到北疆更東北地區去。

    但士頌,卻嘴角輕笑,做出了自己的決斷。

    而且,在他看來,這是自己和賈詡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鄭先生。”

    士頌把鄭度喊到了自己的身邊,小聲囑咐起來。

    “沈修他們,潛去遼東,防著點司馬家的死士。然後,找機會殺了司馬。”

    說到這里,士頌忽然停下,本來想要說,殺了司馬懿。

    但士頌這個心思歹毒的人,轉了口風。

    說到“找機會,殺了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雖然這兩小子現在才不過幾歲,但也給我殺了。”

    “我士頌這里,可沒有不殺幼兒的規矩,何況這兩人還是司馬兄弟。”

    是的,士頌想要先誅心,再殺人。

    鄭度瞟了一眼自己的親家賈詡,默認這種歹毒的建議,來自這位“毒士”。然後拱手應下,前去安排人聯系“影爪衛”,布置這針對司馬家的算計。

    而賈詡,卻一言不發,他都已經習慣了,給士頌一些見不得人的骯髒手段背鍋。

    對于世人而言,士頌是仁義之主,但偏偏被自己這個歹毒的謀主給帶壞了,總弄一些挖人祖墳,滅門滅族的事。

    深秋的北風,呼嘯著掠過中原大地,卷起枯黃的落葉和塵土。

    意識到鄴城這一戰,將會是決定性一戰的人,可不只有士頌和賈詡。

    至少季漢這邊,諸葛亮心中,早已經察覺到了這點。

    看著龐大的軍隊,從黃河下游渡河後,沿著古道向西北行進,諸葛亮坐在四輪車上,沉默不語。

    背後的“漢”字大旗,在秋風中,獵獵作響。

    老兵趙五拄著長矛,一瘸一拐地跟著隊伍前行。

    他年近五十,鬢角已經花白,臉上刻滿了歲月和戰火留下的痕跡。

    從黃巾之亂後,他就混跡于行伍之中。

    從陶謙擔任徐州牧他就在軍中效力,後來投降過曹操,最後,在劉備麾下安頓下來。

    “趙老頭,還能撐得住嗎?”

    “還吹牛自己是從前趙雲將軍的同族,只怕是早就出了五服的關系吧。”身旁一個臉上還帶著稚氣的少年兵,一邊關切詢問,一邊打趣。

    趙五吐出一口帶著沙塵的唾沫,嘿嘿一笑“小子,老子打仗的時候,你爹都還穿開襠褲呢!這點路算個啥?”

    “告訴你,打仗,多半的時間,都在不斷地行軍中度過,最後真正拿刀槍上陣,差不多幾個時辰就決定了勝負。要有耐心啊。”

    話雖說得漂亮,但他的腿腳,確實不太靈便了。

    去年與楚軍交戰,是他這樣的老油條,第一次受重傷。本應退伍回鄉的他,听說丞相募兵,還是咬牙回到了軍中。

    “可咱們為什麼要去救曹魏啊?不都說曹操當年還屠戮我們徐州嗎?”

    少年不解地問道“曹魏不是我們的敵人呢嗎?”

    趙五嘆了口氣,目光望向遠處那輛四輪車上的身影“丞相說過,唇亡齒寒。楚國要是滅了曹魏,下一個,就輪到咱們季漢了。”

    少年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隨即又興奮地說“不過我听說,楚王治下賦稅輕,對百姓極好,大家的日子過得不錯。要是楚國統一天下,我們不就能太平了?”

    趙五沉默了。他何嘗不渴望太平?

    這幾十年來,他見證了太多的死亡和離別。

    他的兩個兒子都死在了戰場上,老婆也在逃難途中病逝。

    如今他孑然一身,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安度晚年,不再顛沛流離。

    楚國統一天下,或許真的能帶來太平。

    但一想到劉備和諸葛亮,趙五又覺得心頭不是滋味。

    先帝劉備,仁德愛民,丞相諸葛亮,執法公正,體恤百姓。

    這樣的明主,難道不該得到天下嗎?

    是的,對面那楚王士頌,似乎口碑也不差。但他想不通,為何這樣的人物,不能同心協力,一起治理天下,非要分個輸贏。

    畢竟只是最底層的士兵,即便是年歲大一些,有了一些認識,但終究看不清本質。

    劉備和諸葛亮,他們想要的,是護衛“漢”這個牌子。

    但這個牌子的背後,不僅僅是皇帝姓劉這麼簡單,還有諸位在這個牌子後面,既站在百姓頭上吸血,獲得利益,還要罵老百姓是賤種的門閥世家。

    曹魏那邊好點,是想要給一些小門閥世家崛起的機會,把漢朝背後的門閥世家換上一批。

    而士頌這里,則是要顛覆這些固化的階層,給底層百姓上升通道。

    不論這個上升通道能開多少年,他全力建起一個制度,殺光一大批門閥世家。在新的門閥形成前的這四十五年,百姓的日子會好上許多。

    再留下針對門閥世家的清理計劃,或許他建立起來的這制度,又能維持更長一段時間。

    “別瞎想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趙五最終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咱們當兵的,只管听從號令。丞相讓咱們救魏,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少年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不再多問。

    就在這時,中軍傳來號令,大軍停止前進,就地扎營。

    趙五和身邊的少年郎,如釋重負地放下行囊,開始和同伴們一起搭建營帳。

    夜幕降臨,中軍大帳中燈火通明。

    諸葛亮與一眾謀士將領,正在商議軍事。

    鄧艾指著地圖,向諸葛亮和眾人進行講解說明“丞相,我軍距鄴城尚有五日路程。據探馬回報,楚軍三十萬大軍,不日即將匯合,定然能將鄴城圍得水泄不通。”

    “西楚那邊,也應該已經得到了我軍動向,如今並未猛烈攻城,而是在鄴城外修築營地。楚國這邊,各部人馬匯集後,應該也需要時間整合。”

    是啊,楚軍這邊,士頌麾下的主力大軍,並州那邊趕來的部隊,海軍登陸後,一路從渤海郡穿插過來的部隊,雖然集中了起來,但還真是需要時間,恢復調整。

    只是想到西楚那三十萬大軍,不論戰兵輔兵,個個器械精良,帳內的氣氛,就變得凝重起來。

    劉曄撫須沉吟“丞相,楚軍勢大,若正面交鋒,我軍勝算渺茫。”

    “不如采取游擊戰術,襲擾其糧道,迫使士頌分兵,我們在外圍消滅楚軍護糧的部隊,或許能為鄴城緩解一二壓力。”

    闞澤卻表示反對“子揚之策雖穩,但恐怕難以有效。”

    “我軍既然北上來援,就不能讓曹魏孤軍奮戰。否則,屆時鄴城失守,我軍反而危險。”

    “依某之見,不如先遣使往幽州,說動司馬懿南下。先補上我們和楚軍間的兵力差。”

    陳震卻笑道“德潤此計雖妙,但卻不熟悉司馬懿其人。這人明明是曹魏之臣,如今假稱晉王,割據幽州和遼東,顯然是在給自己鋪路。”

    “若是他真的率軍南下了,指不定站在那邊呢?”

    “若非他上了士頌的必殺名單,這老小子只怕早就投降了西楚。”

    季漢這邊,最後能帶在身邊參謀的謀士們,眾說紛紜,爭論不休。

    諸葛亮靜坐主位,羽扇輕搖,目光深邃地注視著地圖,仿佛在權衡每一個方案的利弊。

    身邊,諸葛瑾和諸葛恪這對父子,老老實實地垂手恭立,不發一言,沒有參與到爭論之中,讓諸葛亮心中略微寬慰。

    “听聞魯子敬生前,有意重點培養恪兒,可惜孫權自己作死,讓恪兒沒有成長的機會。”

    前番東吳滅亡前,孫權果然是派出諸葛瑾,暗中去找過劉備求和,爭取一絲希望。

    結果秣陵城破,孫權投降,劉備這邊都沒有給出回應。

    倒是看在諸葛亮的面上,接納了諸葛瑾。

    後面和西楚的拉扯談判中,也把諸葛瑾的家人接過去了。

    之後,諸葛瑾父子,便在徐州低調做人。

    直到,劉備去世,季漢人才凋零,諸葛亮才把自家兄長和佷兒提拔起來做事。

    而諸葛恪的表現,也的確讓諸葛亮眼前一亮,覺得內政有諸葛恪,統帥軍隊有鄧艾,沖鋒陷陣有關興張苞。

    若是給季漢發展的時間,或許依舊還有復興大漢的可能。

    只是劉備對于諸葛恪的評價,讓諸葛亮頗為猶豫。

    “諸葛恪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劉備的話,在諸葛亮腦海中閃過。

    “可陛下,如今這局勢,我不用恪兒,又能有什麼選擇呢?”

    其實,不論軍營內的謀士們如何爭論,諸葛亮心中,早已有了大體的規劃。

    喜歡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859章 還場西風(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859章 還場西風(一)並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