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第744章 翻越崤山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本章︰第744章 翻越崤山

    函谷關,北接黃河,南抵秦嶺。

    士頌前番在這里,埋伏了張飛的部隊,又一鼓作氣拿下了洛陽。

    此刻,在士頌的思維里,這里已經是自己的後方了。

    但此時此刻,秦嶺東段的崤山之中。

    有一支季漢精銳,正在艱苦行軍,翻越崤山。

    他們要用自己的行為,讓函谷關天塹,變成一個笑話。

    “諸,諸,諸位。”

    領頭的將領不是別人,正是被諸葛亮看好的小將鄧艾。

    “那西楚賊軍,以為軍,軍,軍糧走函谷關,就,就,就安全了。”

    “我們不去函谷關劫糧,我們直,直,直接翻越崤山,佔據弘農郡,別說士頌前線大,大營了,就連函谷關里的,都要斷糧!”

    鄧艾跟著諸葛亮平定青州後,在季漢軍中,還是有了些小威望。

    加上這批部隊,又是諸葛亮分撥給他統帥許久的部隊,他帶著這批人,完全沒有指揮上的掣肘。

    副將杜義,也是諸葛亮認可的將領,服從命令,听從指揮,且武藝不俗,來配合鄧艾,最好不過。

    “且听鄧將軍的,這崤山,擋不住我們。”

    杜義大手一揮,讓自己本部人馬,都跟著鄧艾的部隊一樣,開始翻越山林,走秦嶺繞過函谷關,直接進入楚軍身後。

    至于他們拿下弘農後,斷了楚軍糧道後,是否會陷入楚軍內外夾擊,是否陷入重重包圍,他一點也不在乎。

    因為他知道,出發之前,鄧艾那里,可是帶著諸葛亮給他的錦囊的。

    正面,虎牢關前,楚軍大營。

    看到諸葛亮的武鄉侯旗幟,在虎牢關上升起,士頌深呼一口氣,告訴自己,一定要穩住。

    “來了,要開始和諸葛亮交手了。”

    “上次和他交手,還是在函谷關,不過那次是他算計自己,自己沒有防備,才中了招。這次,我可不會輕易被他所敗了。”

    正想著呢,一個小校來到了士頌面前。

    “報!季漢送來書信,說是季漢丞相諸葛亮,求見楚王。”

    听到諸葛亮要見自己,士頌身軀猛地一震。

    腦海中,關于諸葛亮的記憶,仿佛塵封的匣子被打開一樣。

    自己和他們姐弟二人,第一次在江陵城見面。

    自己為了算計諸葛亮,昧著良心去“追”了諸葛亮的姐姐諸葛詩語。

    听說諸葛亮跟著他叔父一起,在豫章陷入困境,自己發瘋了一樣,動用全部力量去救援。

    後面,自己一次次請諸葛亮來幫自己,被他拒絕。

    直到在江夏郡和諸葛亮見面時,他已經是劉備的軍師,幫著劉備,促成三家聯盟,反擊曹操。

    最近一次見面,還是自己攻函谷關時,中了他的埋伏,損兵折將。

    此刻,諸葛亮怎麼又要見自己。

    士頌的警惕性,立刻被激發到了最大。

    “見,還是不見,這是一個問題。”

    “但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會不會在見諸葛亮的時候,就莫名其妙的中計了。”

    士頌心里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大王!此乃諸葛村夫惑敵之計!我們不必理會!”

    楊修立刻站了出來,說出建議。

    “諸葛亮詭計多端,這次見面,必是想以話語,擾亂大王心神,動搖我軍軍心!”

    “既然他來了虎牢關,季漢主力大軍也就到了,我們當加強戒備,以不變應萬變,待攻城器械準備好後,再逼季漢低頭。”

    在軍中籌備後勤的鄧芝,似乎有不一樣的看法,他說︰“難。我軍以洛陽為據點,籌備攻城器械。所需時間不短,諸葛亮既到虎牢關,以他的才干,定然會加固城防。想要一舉拿下關隘,沒那麼簡單。”

    “無妨,那時候,我軍投石車,只需要消耗他季漢有生力量即可。”

    “小小虎牢關,軍隊密集,投石車砸過去,季漢承受不住,一定會分兵殺出。”

    士頌對于鄧芝的擔憂倒是不在乎,按照賈詡的意思,面前的虎牢關,本來就難以拿不下來,也沒有必要拿下來。

    “季漢丞相諸葛亮,請與楚王一晤!”

    軍營外,忽然響起來季漢軍隊的叫喊。

    原來,季漢這邊派人送來信件後,諸葛亮就直接打開了關門,親自率軍出來了。

    虎牢關下,楚軍軍營之前。

    衣甲鮮明、步伐整齊的季漢重甲步卒,魚貫而出,背靠虎牢關,列成森嚴方陣。

    一股肅殺之氣,就此彌漫開來。

    楚軍這邊,第一反應就是,季漢的主力精銳,終于來了。

    卻不知道,這不過是劉備把自己的親衛借給了諸葛亮而已。

    此刻,軍陣中央,緩緩推出一輛素雅的四輪車。

    車上端坐一人,羽扇綸巾,身披鶴氅,面容清瘦,眼神深邃。不是季漢丞相諸葛亮,又是何人!

    諸葛亮微微搖著他的羽扇,就這麼靜靜坐著,等著楚軍,等著士頌這邊,給出反應。

    楚軍這邊,不僅僅是士頌,全軍上下,都如臨大敵。

    畢竟這個時空中,諸葛孔明的名頭,可不是鬧著玩的,這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兩三年間,就幫劉備佔據中原,復興漢室。

    這等手段,天下間,誰敢輕視。

    “匹夫可以奪志,三軍不可奪帥也!”

    權衡利弊,士頌目光一凝,做出了決斷,自己若是連見都不敢見諸葛亮,楚國二十萬大軍,豈不是被一個“文弱書生”給壓得死死的。

    楚軍的士氣,還要不要了。

    “眾將戒備,本王去會會他,看他有何說辭?徐晃,甘寧,陣前戒備,謹防季漢偷襲!”

    “其余各部人馬,在營內做好準備,一旦情況有變,听從賈公調遣。”

    說完,士頌對著賈詡點點頭,便讓鄂煥點起頌衛營,和徐晃,甘寧的部隊一起,打開了營門,去和諸葛亮會面。

    待楚軍布置妥當,一個清朗平和,卻仿佛能穿透喧囂、直達心底的聲音,清晰地響徹在兩軍陣前。

    “楚王別來無恙乎?”

    “遙想當年,楚王與亮坐論天下,指點江山,意氣風發,猶在昨日。”

    “楚王本非嗜殺好戰之人,從前也是仁德愛民,心系社稷。今日為何,要執意兵戈,叛亂朝廷呢?”

    士頌此刻,帶著鄂煥和許老頭,在數十名精銳頌衛營的簇擁下,來到兩軍陣前,和諸葛亮的四輪車遙遙相對。

    清風拂過,卷起淡淡的塵土。

    士頌並沒有直接回答諸葛亮的“質問”,倒是笑著對諸葛亮說道︰“孔明,許久不見,你倒是清瘦了不少。”

    諸葛亮羽扇輕搖,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仿佛真的只是在與士頌敘舊。

    “楚王風采,倒是更勝往昔,只是不知,既然能有這般風采,卻要對自家人頤指氣使,季漢西楚,聯兵北伐,豈不是更好?”

    士頌輕聲笑道︰“你也知道,你我兩家,當聯兵北伐。既然如此,你為何弄出五路大軍,來攻我楚國?”

    “怎麼,只能你諸葛孔明暗中謀算于我,卻不能我正大光明,堂堂正正的為天下除賊,匡扶漢室?”

    士頌把“賊”字咬得很重,就如同諸葛亮從前罵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一樣,現在士頌的口中,“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人,變成了他諸葛亮。

    諸葛亮對于士頌的狡辯,根本不在意,面容上,依舊風輕雲淡。

    “楚王看來是受到了奸佞迷惑,誤會于我了。”

    “如今楚國,西起絲路,東連吳會。歷盡南海,北抵大漠。疆域之廣大,天下各路諸侯,何人可及。”

    “然,花團錦簇之下,必有烈火烹油之危。西域,南疆,還有大漠,楚王僅以武力壓服,而不施仁德。日後,必有大亂。”

    “亮,不過是讓楚王認識到危機罷了。”

    “至于曹魏東吳,也是提醒楚王,這中原大地上,楚國還有兩大勁敵,楚王切莫掉以輕心。今日我勸楚王退兵,也是為楚國打算。”

    士頌被氣笑了,諸葛亮把這個標準的“說客”言語,居然用到了自己的頭上。

    “你若是真為我楚國打算,不如你直接到我楚國效力,我來幫季漢,滅了曹魏即可。”

    諸葛亮卻語氣轉肅,目光如電。

    “楚王,今日這兩軍陣前,我也不與你戲言。”

    “來此之前,我已讓雲長自淮南,提精兵十萬,戰船千艘,逆江而上,水路並進,直撲江夏!”

    “黃漢升縱然勇冠三軍,然春秋已高,以漢升暮年之軀,拒雲長當世之銳。江夏能守幾何?荊州腹地,又能安枕否?”

    而後,諸葛亮從四輪車上站起,回身用扇子指著虎牢關,說道。

    “此虎牢雄關之中,還有我季漢雄兵三十萬,將士用命,堅若磐石。楚王若是不惜代價,以命向填,縱然奪走此關隘,又要付出多少將士性命?又需花費多少時日?”

    “那時,若是雲長先佔荊北,率軍走魯陽,自南面來援,我季漢四十萬雄兵,內外夾擊,楚王大軍,只怕匹馬難返!”

    見士頌眼中,略有觸動,諸葛亮語氣復歸平和,帶著一絲推心置腹的懇切。

    “楚王從前,也有仁德之名。這次出兵,怕是中了曹魏東吳之謀劃。亮不才,代吾主提議︰楚王若肯罷兵,退出洛陽,吾主即刻下令雲長,止步于淮南,絕不踏入荊州半步!就連函谷關,依舊交給楚國駐軍,你我兩家,就此罷兵。如何?”

    “大王,此乃諸葛亮緩兵之計!切勿上當!”

    士頌身後,賈詡難得著急,沒有辦法,諸葛亮的言語,太有蠱惑性。而他也明白自家主公,很是看重諸葛亮,他擔心士頌真就被諸葛亮說動了。

    “我荊州之地,精銳甲士,何止十萬!”

    “關雲長十萬大軍,可用戰兵,能有三萬就算不錯了,黃老將軍,小陸遜,還有劉巴,徐庶,馬良等人,都在南面,又豈會輕易讓關羽得手。”

    “弄不好,我楚國南面之軍,借此機會,可以順江而下,拿下淮南,直逼徐州!”

    反正是兩軍陣前,互相放大話。

    諸葛亮敢說關羽可以拿下荊北,賈詡自然可以說,黃忠陸遜,有實力拿下淮南。

    賈詡的喊聲,讓士頌清醒過來,自己差點被諸葛亮給繞進去了。或者說,自己差點上了諸葛亮的當。

    只是士頌還沒有來得及擠兌諸葛亮兩句,對面的季漢軍隊中,忽然出現了兩支部隊,一支部隊向北而去,沿著黃河開始向楚軍身後移動。

    另外一支部隊,卻向南而去,看方向,似乎是想要沿著嵩山地形南下,真就去魯陽方向。

    “諸葛亮,你想要做什麼!”

    士頌吃驚于諸葛亮忽然派出的軍隊,高聲詢問,但諸葛亮卻根本沒有回答他的意思。

    四輪車緩緩退入季漢軍陣之中,而後和周圍的軍隊一起,井然有序地退回了虎牢關中。

    “去洛陽方向的軍隊,打著張飛,趙雲的旗幟。”

    “去魯陽方向的軍隊,打著劉封,諸葛誕的旗幟。”

    很快就有探哨,向他稟告了季漢軍隊的動向。

    士頌沒有管退入虎牢關中的諸葛亮,大腦飛速運轉,在思索諸葛亮這兩支部隊派出去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洛陽已被我所控,張飛趙雲的部隊,不過兩三千人,即便都是精銳騎兵,又能如何?”

    “南面劉封,諸葛誕所部人馬,倒是有萬余人馬,但他諸葛亮真敢不顧虎牢關安危,當著我的面,派人南下去攻魯陽嗎?”

    “就是要攻魯陽,他直接從兗州,從許昌出兵不行嗎?為何非要當著我的面,從虎牢關派軍南下?”

    就和諸葛亮算準的一樣,士頌起了疑惑,而且還不敢輕易做出決斷。

    士頌帶著頌衛營回到楚軍軍營後,立刻找來賈詡,楊修等人進行商議。但是沒有人有把握算出諸葛亮的目的何在。

    最後,還是鄭度試探著說了句。

    “難不成,諸葛亮這兩支部隊行動,就是迷惑我軍的,想要讓我們把注意力放在這兩支部隊上面,然後他季漢軍隊,從虎牢關中忽然殺出,正面擊破我軍大營?”

    士頌點點頭,附和道︰“也不是不可能。”

    但他心里卻在思索。

    “若是那兩支部隊,是釣魚的部隊?我不去管,結果這兩支部隊,是真的出手,眼前的虎牢關才是魚餌,那我怎麼辦?”

    倒是一旁的甘寧,說了應對之策︰“大王何必思慮這麼多,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季漢既然分兵襲擊我軍側翼,我軍自可派出軍隊迎戰即可。”

    “不管他有什麼陰謀詭計,我軍都以堂堂之陣,將他破掉即可。”

    賈詡對此,很是贊同。

    “興霸將軍,言之有理。”

    “張飛,趙雲所部不過三千余人,即便是張飛趙雲二人武藝高強,可讓徐晃率軍三萬,胡車兒,鄂煥為副將,前去圍剿。”

    “南面魯陽方向,可讓閻行,廖化,王平三將,各自率領本部人馬,前去追擊。另外飛書魯陽城守將,堅守待援即可。”

    士頌心里,隱隱有些覺得不妥。

    但賈詡和甘寧說的沒有錯,自己怎麼能被諸葛亮的名頭嚇住,既然對方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做了軍事調動,自己不可能不做出應對。

    “就按文和先生所言,各部立刻出發!”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744章 翻越崤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744章 翻越崤山並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