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使者們,帶著大批的中原貨物,以及“楚侯匯票”啟程了。
他們都“自願”代表本國,和楚國簽訂了認可《西域通商疏》的協議。
其實協議里面,絕大多數的內容,都是公平公正的。
除了一條。
雙方交易貨物,以楚侯貨幣的質量標準為標準貨幣。
也就是說,西域諸國自己的各種貨幣,需要對標楚侯金幣,銀幣,以及楚侯五銖銅錢的克重,純度來確定價值。
同時,楚侯匯票,也是雙方認可的官方貨幣。
直接點說,就是士頌強行要求西域諸國的“官方貨幣”改為楚侯幣。
這些本來就因為楚國的軍事壓迫,不得不派人來長安的西域諸國使者,在和顧雍、孟光掰扯許久後,最終低頭。
只是協議簽署後,孟光找到士頌,表示這些西域使者雖然認栽,但他們心中不服,後面的外貿交易,絲綢之路的安全,還需要多加注意。
“哼,他們也就囂張這幾年了,等我定了中原,西域都護府,還是要重新建立起來的。”
士頌嘴上說是都護府,但是就和他在南疆都護府做的事情一樣。
推廣中原價值觀,儒學傳承文化,引導當地百姓漢化,參加楚國科舉,來武陵書院學習。
這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還是有可能提前千年,讓這些位置,納入中華文明的。
轉眼,便來到了這年的秋天。
孫權派人去襄陽和劉巴拉扯了許久,最後還是沉不住氣,派出了高規格的使者團,來到了長安,求見士頌。
士頌訛詐他的那一筆錢,他要是拿出來了,他孫權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這次來的正使,正是諸葛家的諸葛瑾,倒是另外,還有個副使陸績。
而這,不巧了嗎?
入秋後,諸葛均和陸遜他爹陸俊,正好被劉巴派到長安來,和士頌核對今年秋收後,各地的種糧冠軍,晉升散官官職一事。
所以這次東吳使團到了長安,剛好各回各家,各找各的兄弟。
諸葛瑾和諸葛均這對親兄弟自然不必多說。
不過是多年沒有見面的兄弟之間,一番唏噓交流,同時也感慨他們家老二,遠在徐州老家。
倒是陸駿和陸績這對堂兄弟之間,稍一接觸,就給了士頌不小的驚喜。
東漢末年,陸績的父親陸康,當年的陸家家主,本為廬江太守。
陸駿的父親,陸遜的爺爺陸紆,也就是陸康的親兄弟,當時也是在自家兄弟手下擔任城門校尉。
當年孫策接受袁術的命令攻廬江,陸康堅守了兩年,城破後病故。
陸家宗族百余人,有一半都死在了廬江守城戰中。
歷史上,孫權為了緩和和吳軍陸家的關系,把孫策的女兒嫁給了陸遜。
但是在這個時空,因為士頌修書的關系,陸家旁系的陸駿,帶著兒子陸遜來了荊州,被士頌“看中”。
而陸家自然也秉持這個時代世家大族的做法,兩頭下注,讓陸駿帶著兒子在楚國發展。
但孫權為了緩和關系,沒有把孫策的女兒嫁給陸遜為妻,倒是直接嫁給了陸績為妾。
陸績其人,不論是歷史上,還是在這個時代,發自內心的抵觸和看不起孫權。不過是陸家的家業祖墳,都在吳郡,他才不得不低頭。
這次來長安,見到自家堂兄弟後,立刻就讓陸駿給士頌說,他們吳郡陸家,全族上下,願意都投入士頌麾下。
只要楚國和東吳開戰,他們陸家,一定帶著宗兵響應。
“還有那顧家,想來也于我家一樣。畢竟前有顧徽,後有顧雍,都在楚王這里得到重用,顧家人不可能不心動。”
“此事,我可私下稟告楚王。但即便如此,待我楚國定了揚州,新法推行時,我陸家也不能例外。”陸駿能力平平,只覺得自家族長,是起了什麼心思。
陸駿的能力,大家也都明白,只是看在他那才華橫溢的兒子面上,對他禮敬三分。
陸績,也早已不是當年藏橘子的天真少年郎了,自家堂兄的表現,他知道這事,還得自己出手。
但轉念一想,自己佷兒在楚王跟前那麼得寵,說不定看在陸遜的面子上,陸家又願意提前內應,士頌會在接納陸家時,多些讓步。
“此事,還需兄長和遜兒好好參詳一二,後面能為家中多爭取些,便爭取一些。”
接著,陸駿又問了他們這次來長安的目的,陸績卻在那里嘲笑孫權,既貪婪又不舍得投入。
說白了,就是為了少賠點錢給士頌。
東吳使團在休整兩日後,終于見到了士頌。
“拜見楚王。”
“兄長不必多禮,請坐。”
畢竟是諸葛詩語的大哥,又是個老實人,士頌沒有必要去為難諸葛瑾。
“兄長此來,可帶來了吳王給我的賠償?”
士頌明知道對方是來討價還價的,但言語上,卻絲毫不讓。
“楚王容稟。那呂宋島上的誤會,真是衛溫,諸葛直二人私下行為,非我東吳所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听聞此二人,如今已經歸順楚國,楚王也已經將二人家眷接走,這誤會不就解開了嗎?西楚東吳,本就是多年盟友,楚王何必如此相逼。”
士頌這次接見諸葛瑾和陸績,是選擇的偏殿,周圍也沒有外人,不過是楊修和諸葛均二人。
此時的諸葛均,臉色尷尬,不好多言。
但楊修這時候,自然不會給諸葛瑾好臉色。
“諸葛正使,這話可就說的不對了。”
“自呂宋島起,南洋諸海島,皆在我南疆都護府名冊之中,受我楚國庇護。”
“東吳若只是派出商船,正常貿易,我們自然不會多言。”
“但是這次,東吳派去呂宋的可不是商船,而是戰船!若是這麼說,我楚國的南洋海軍,也開去夷州,從夷州繼續鼓動百姓離開,也可以說是將領自發行為,東吳願意接受嗎?”
諸葛瑾心說,當年我東吳拿下夷州,你們楚國又不是沒有干過這事。
最終還不是因為夷州距離揚州更近,你們才不得不放棄那邊嗎?
“楚王,十萬楚侯金幣,對于楚國而言,或許不多。但對于我東吳而言,真的是太多了。即便是我們東吳治下不嚴,犯了過錯,這處罰,也太重了。”
“還請楚王,高抬貴手,稍加減免。”
諸葛瑾說不過楊修,干脆,老老實實,賣慘求饒。
士頌忽然想起後世的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永遠不要讓賣慘的人接近自己!
“打住!”
士頌立刻制止諸葛瑾。
“我楚國不是做出過讓步了嗎?夷州東面的琉球群島,你東吳海師,可自取之。佔據那邊,不也有不少的收獲嗎?”
但諸葛瑾的表情卻不好看,繼續哭慘。
“那琉球群島,地域不大,當地土著人口,不過萬余,勉強出產一些海產,于國家稅收而言,並無多大益處。”
士頌本來蠻想說你們可以沿著琉球群島繼續北上,去拿東瀛。
但想到這個時代的航海限制,東吳又沒有一個準確的海圖,他們怎麼可能輕易到達。
“這樣吧,既然是兄長開口,我便退一步。這十萬楚侯金幣,可讓東吳分開補償,今年先給五萬,明年再給五萬,如何?”
“這?”諸葛瑾和陸績對視一眼,覺得士頌的讓步沒有他們想的那麼多。
他們來之前,孫權和魯肅商議過,覺得士頌不過是漫天要價,他們直接落地還錢就好。
但是沒有想到,士頌居然是來真的,真就要他們東吳吐這麼多錢財出來。
陸績看士頌的眼神,知道總額上,士頌是不會讓步了。
他上前一步,行禮道︰“可否今年五萬,往後五年,每年一萬。”
“我東吳,地狹民少,籌措起來,真沒那麼容易。”
士頌心中冷哼。“五年?五年後,我只怕早就做好了樓船,可以順江而下了。只不過我這邊準備先動手的目標,不是你們東吳而已。”
“楚王若是有疑,我吳郡陸家,願意擔保,以我家在吳郡的產業,抵押給楚國,我陸家的子弟,也送來楚國為質。”
“你倒是大方。”士頌昨天就提前見過陸駿,知道陸家暗中有投降的意思。
現在當著諸葛瑾的面,是裝都不裝了。反正以後投降了楚國,接受楚國新法,這些田產地盤都要給出去的,還不如現在就抵押給楚國。
至于家中子弟,真送過來當人質,還是送過來投靠陸遜的,也只有陸家自己明白了。
不過轉念一想,陸績本來就和孫家不和,現在明著跳出來,只怕是想要借著這次自己“勒索”孫權的機會,直接帶著全族投靠過來。
“也罷,就當是花錢從孫權那邊贖買俘虜,不僅僅是陸家,還有顧家的子弟,也看看能不能這次一並帶一些出來吧。”
心中做出決斷後,士頌笑著同意了陸績的請求。
“行,若是孫權後面不還錢,那你們吳郡陸家,就來我楚國做事,給他孫權抵債了。”
“但,有個人,也得給我送過來。”
士頌的口氣,立刻變得堅決起來。
“父親給我念叨過,當年他們幾個老兄弟,在交州創業艱難。我叔父士武,膝下二子,一個隨我定南中,折損在了那里。”
“另外一個,娶了你孫家的女子,帶著她回去東吳省親,已經這麼久了,也該帶著老婆孩子,回交州老家,給我叔父士武,掃墓上香了。”
“我也不欺負你們東吳,孫策的兒子孫紹在這兩年在武陵書院,學得不錯。士瀚他們一家回來後,你們也可以順便把孫紹領回去。”
赤壁之戰前,士頌,孫權,劉備三家互相聯姻,組成抗曹聯盟。
當時士頌和孫權各自娶了劉備一個女兒。
楚國和東吳之間,也有直接的“人質交換”。
孫權這個不要臉的,直接把孫策的遺腹子,送到了武陵書院來讀書。
楚國這邊,士頌也讓自己的堂兄弟士瀚,迎娶了孫尚香,然後和孫尚香一起去了東吳生活,听說這兩年,連孩子都生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此事,我們回去之後,定然稟告吳王,只是我家老夫人,對孫郡主十分疼愛,如今又有了外孫,更是心疼的緊。”
“去年有流言,在江東傳播,全靠郡主在旁,才讓病重的老夫人渡過難關。故而此事,恐怕得從長計議,也請楚王,多多見諒。”
都不用士頌出言,旁邊的楊修冷著臉說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真以為我楚國定了雍涼後,沒有兵力對付東吳嗎?”
“回去告訴孫權,先認清自己的實力,再上桌談判。”
士頌也在這個時候,對著陸績笑了笑,陸績當即明白了士頌的意思。
若是孫權讓步,允許士瀚回到楚國自然是好,若是孫權不肯放還人質。那他至少得認下陸家的“叛逃”,真就得把陸家打包賣給士頌。
當你要開窗戶而被人拒絕的時候,你得要掀屋頂,那些反對你的人,就會同意你開窗戶的要求了。
諸葛瑾和陸績,帶著士頌“讓步”後的條件,啟程返回東吳。
這一次,孫權心中火氣大得不行,但依舊還是咬牙認下了。
畢竟周瑜留下的遺言也好,魯肅的勸說也好,都是暫且忍住,只等季漢和士楚之間爆發大戰,才是東吳出手的時機。
後面,孫權直接讓陸績帶著陸家子弟,和第一批五萬楚侯幣,去了楚國。
而陸家在吳郡的田產地契,包括僕從奴役,也都被孫權“充公”。
到了這年年末,楚國盤算了一下。
除了年初士頌在陰山腳下滅南匈奴那一戰外,今年一整年,楚國絕大多數位置,都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戰爭。
這一年下來,整體來說,不論是糧草囤積,還是錢財積累,數字驚人。
而收復的荊北,佔據的關中,雍涼,情況也逐漸平穩。
絲綢之路重啟後,西域諸國低頭,東吳那邊也送來了第一批“賠償”。
楚國的國力軍力,怎麼看,都再次來到了一個巔峰。
而楚國暗組,也在此時,護衛這一隊特別的人,來到了長安。
自稱“大義天王”的黑山賊張燕,雖然丟了地盤,沒了軍隊。
但最後,他被司馬懿和曹沖逼到絕路時,直接放棄了一切,帶著兒子張方,和些親衛,逃出了太行山。
當時,他假作商人,先是潛入季漢,但張燕覺得劉備不可靠。
或者說,他覺得要投靠,就選個實力最強的勢力投靠,于是他帶著人,繼續向西而來。
輾轉大半年時間,他終于在這年年末,進入了楚國地盤。
為了能給自己謀一個好出身。
他特地為士頌獻上了“傳國玉璽”。
“沒想到時隔這麼多年,這東西又出現在了我的面前啊。”士頌拿著傳國玉璽,內心也是頗有感慨。
當年北伐慘敗,這東西被士燮作為投降歸順的信物,“交還”給了掌握朝廷的大漢丞相曹操。
曹操死後,這玉璽本來就在鄴城。
而當時從鄴城逃走的張燕,也是因為在混亂中盜取了這個重寶,才決心再拼一次的,糾集部隊進入太行山。
只是被司馬懿和曹沖當陪練,“玩”了他這麼久後,他終于認清了自己的實力和地位,所以帶著這東西,逃入楚國,獻給士頌。
“大王,如今我楚國,佔據半壁江山,已成秦滅六國之勢,如今又復得玉璽,此乃天命授予大王,大王何必猶豫。”
馬謖作為士頌嫡系中的嫡系,意思很明顯,那就是再次勸士頌稱帝。
但士頌只是拿著玉璽把玩許久,看了蔣琬一眼,笑著說還不到時候。
喜歡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