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灞水之敗後,西涼聯軍各部潰散。
隊伍保存最完整的,反而是被長安軍團沖擊的韓遂部人馬。
他和隴西八部的敗軍合兵一處,差不多三萬多人,直接選擇了走街亭返回隴右,剛好還避開了被楚軍堵住散關。
就這樣,韓遂帶著這批敗軍,率先退回了隴右。
就在士頌兵進散關,做最後的整休時,他的部隊,來到了冀城。
冀城太守,隴右諸郡的實際掌控者韋康,此刻,依舊恭恭敬敬的帶著楊阜、趙昂等在這里,迎接西涼敗軍。
“拜見涼王。”
韓遂頭發已經花白,身上那股志得意滿的神情,早已消失不見。
他倒是沒有托大,而是翻身下馬,雙手扶著韋康,發出了一聲嘆息。
“敗軍而回,讓韋太守,笑話了。”
韋康對韓遂的態度不錯,畢竟韓遂其人,也算是雍涼境內,少有的讀書人軍閥。他安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那士頌,昔日三次大敗于魏武,如今不依舊卷土重來,大王乃我雍涼豪杰,不可一戰,失了心氣。”
“我隴右軍民,定然和西涼群雄,同進退,共榮辱。”
韓遂沒有想到,從前大家不怎麼信任的韋康,在自家大敗之際,依舊還能如此堅定的支持自己,站在他們這邊,頗為感動。
而後,在韋康等人的熱心邀請下,進入了冀城。
其實韋康做出這番表態,也是在內部商議過許久的。
在西涼聯軍大敗之時,他就把自己最為信任的楊阜、趙昂召集過來,問詢策略。
“義山兄,論眼光智謀,你都是我西涼一等一的人物。”
“這次馬騰韓遂聯軍大敗,我是否應該趁機帶著隴右,投效楚國?”
一開始,他是害怕的,覺得士頌的楚國大軍即將殺過來,這時候,他想要歸順投降士頌了。
反倒是從前很積極和蔣干對接聯系的楊阜唱了反調。
楊阜說︰“不可。現在傳回來的消息,是真是假且不論。就算是真的,西涼軍十八萬人馬啊,那士頌不過五萬人,再加上長安城里的軍隊五六萬人,又能擊殺多少。”
“西涼聯軍即便是敗了,也會有一大批敗軍退回來。”
“而且西涼軍能跑回來的,多是騎兵,速度又快,定然能先于楚軍到達。”
說著,楊阜摸了摸自己的額頭,略略思索,還是覺得直說比較好。
“我隴右諸郡,得太守仁政,休兵養民。”
“但也正因如此,我隴右之軍,不過萬余人馬,即便是臨時拉百姓湊數,湊起三五萬人,又怎麼可能能擋住西涼敗軍。”
最後,楊阜面色一沉。
“何況前番,周不疑夜襲蔣干,斬殺楚國秘使之後,我們不得不站在曹魏一邊。士頌對我們的態度如何,我們也根本不知道。”
“若是我們盲目投他,結果他根本不接受我們,那時候,我們既得罪西涼聯軍,又得不到楚國的支援,豈不是只能枯坐等死?”
韋康苦著一張臉,再次埋怨起周不疑。“都是那周不疑做的好事,關中被奪,我隴右諸郡,已經和他曹魏斷了連接,他還非要逼著我們得罪士楚。”
自家主公如此失態,楊阜一時之間,也不好多說什麼。
倒是趙昂急切道︰“我現在擔心的倒不是楚國士頌,以大人在隴右的仁德名望,那士頌多半不會對大人動手。那長安令倉慈不就兩次投降,都被士頌接納了嗎?”
趙昂這話,其實還是有問題的,倉慈當時情況特殊,哪里是他們隴右現在的情況可以對比的。
但趙昂也確實看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太守大人,西涼聯軍敗回,從前的雍涼局勢,可能就要變了。”
“從前馬騰韓遂二人,自家實力和依附勢力加起來,不相伯仲,馬家勉強佔有優勢。”
“但這次大敗之後,不論士頌來不來攻隴右。馬騰韓遂都有對隴右下手的可能啊。”
“現在,是我們想辦法以自保的時候了。”
韋康听完他的分析,整個人愣住了。
是啊,西涼聯軍大敗,以他們的手段,後面自然是要到處拉壯丁,恢復力量。
而相對比較富庶的隴右諸郡,自然首當其沖。
甚至搞不好,別人直接殺了你韋康,吞了隴右諸郡,拉著隴右的軍民百姓,作為抵抗士頌的第一梯隊炮灰,也很有可能。
這種時候,韋康和趙昂只能把目光投向楊阜。
楊阜似乎早有準備,緩緩說道。
“我們不知前線戰況如何,但我能肯定一條,先退回來的人,必定佔據先機。”
“馬騰韓遂二人,不論誰先回來,保留下來的實力,應該都會更強。”
“而且,我們又有的選嗎?
“不論誰先回到冀城,我們隴右便明確地站在他這邊就是。”
“馬騰韓遂是兩條貪婪的狼,若是我們選擇一家投效,他定然不願意另外一家染指隴右。那時候,隴右歸屬,只有他們二人去爭。”
說到最後,楊阜看向了趙昂,說道︰“我若是士頌,一定會乘勝追擊,不論周不疑帶不帶這曹魏去襲擾關中,必然會派出一支部隊,來取雍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現在對于我們而言,最重要的事,是想辦法暗中和楚國取得聯系。”
“待楚軍來取隴右時,我們能有機會配合,那時我隴右才真的可以得到安穩。”
趙昂看向韋康,說道︰“我有好友姚瓊、孔信二人,都是重信義之人,可以信任,我托他們去關中,秘密聯系楚軍如何?”
韋康左看看,右看看,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二人的提議,只是一再囑咐,需要謹慎行事。
但隨著韓遂到了,他們出錢出力,幫助韓遂整軍隊後,發現情況,和他們預想的情況有太多的不同。
關中那邊傳來的消息是,曹魏那邊沒有任何動作,好像周不疑曾經給他們的許諾,都是騙他們的話,就連周不疑這個人的消息,都沒有了。
而士頌佔據散關,堵住了馬騰回來的道路不假,但也沒有對馬騰的部隊窮追猛打,抓住機會消滅馬騰。
那士頌居然在散關休整部隊後,調頭去攻武都郡的氐族部落去了。
楊阜得到消息後,整個人都懵了。
他怎麼都想不通,士頌為何不乘機來攻隴右。難道是士頌看不到戰機,難道是士頌身邊的謀士都是傻子不成?
但士頌從交州起家,由南向北,打下如此基業,顯然不是不懂軍略的人,這種時候去消滅武都郡氐族部落,顯然是多此一舉,浪費時機。
而且士頌的這種舉動,讓他們隴右軍民,陷入了更加為難的境地。
一來,馬騰的實力得到了保存,而且听說有五萬多敗兵,實力還在韓遂之上,這次馬騰來冀城,自然會讓隴右付出更大的代價。
其二便是,武都郡就在隴西郡的下方,隴西郡再向上,便是金城郡了。
士頌這種進攻路線,完全可以不顧隴右,先沿著西面諸郡,把武都,隴西,金城三郡先攻取下來。
這三郡地盤,金城郡由韓遂實際掌控,隴西八部現在損失慘重,早就成為了韓遂附屬。
而武都氐族,本來名義上也是涼王麾下听令。
這樣看來,那士頌居然是要先打壓韓遂。
這讓投靠了韓遂的韋康,整日坐立不安,愁眉不展。
尤其是氐族求援的使者來了後,韓遂這邊也立刻行動起來。
韓遂倒是沒有敢直接發兵去救援氐族,而是讓氐族他們想辦法死守,實在不行,就退向隴西郡去。
其實這也是韓遂的私心,想要集中外部從屬力量,在他的老巢金城郡外,建立一道防御體系,避免金城郡陷入戰火。
韓遂給他位康布置的新任務,那便是為五萬大軍的半年用的糧草。
“韋大人,現在武都郡那邊傳來的消息,說是士頌想要派出他麾下騎兵,攻克武都郡後,直接穿過隴西,直接襲擾金城。”
“我已經讓成公英回去金城,輔助我兒韓斌,在金城招募人手,加緊訓練。只是倉促之間,糧草還需要韋太守多多幫忙。”
韓遂這次出征關中,是把長子韓斌留在老巢的。
現在在冀城,流言滿天飛,說士頌攻武都郡,那就為了先殲滅他韓遂在金城的勢力,後面再攻隴右和武威。
“涼王,這會不會是楚軍的計謀,故意弄出流言,說要攻金城郡,其實卻還是來攻我們隴右諸郡?”
韋康多少有些舍不得自己的糧草,就這麼被韓遂拉去金城,在這里給韓遂說著他的看法。
“那士頌即便是能擊敗武都郡的氐族部落,想要威脅金城郡,也不擔心隴西各部,在半途就把他的軍隊給打了嗎?他不怕自己的後勤補給被切斷嗎?”
韓遂笑道︰“韋太守放心,成公英不過是獨自一人返回金城。我在冀城這邊還留有兩萬精銳,有隴右萬余軍隊輔助,足夠堅守冀城。”
“而且,侯選,馬玩,楊秋他們不是擔心自家在隴西的地盤和家當嗎?他們既然已經決定投入我麾下效力,我也讓韓成,帶著新整編的一萬人馬,返回隴西郡。”
這次韓遂雖然軍隊有所折損,但是對比隴西八部來說,情況好太多了。
隴西八部將,八個首領,在灞水一戰,死了四個。
余下四個雖然逃了出來,但他們麾下人馬,八部湊不齊五千人馬,算是徹底被打沒有了底氣,原來還能以依附的名義,以半獨立的性質,掛靠在韓遂麾下。
就好當年劉備駐守小沛時一樣,名義上還能是獨立勢力。
現在這局勢,侯選,馬玩他們一商議,干脆直接投效了韓遂,把他們八部瓜分的隴西郡“獻給”了涼王韓遂,換取韓遂對他們的庇護。
這次,韓遂分出五千人馬,交給自己的二子韓成,匯同他們剩余的人馬,返回隴西郡,有兩個目的。
一來是在隴西郡招募人手,借著八部最後的威信,能拉多少人就拉多少人。若是士頌真的如流言中說的那樣,大軍進入隴西,那他們能守就守,能拖就拖。
後面直接帶著隴右聚集起來的部隊,退回金城郡,在成公英的統一指揮下,防守金城郡。
只是明面上,韓遂假作安慰韋康,說道︰“韋太守放心,他們在隴西征募新軍,若是士頌真是聲東擊西,帶著軍隊來攻冀城。他們速度快,隨時便可以把隴西之兵,轉回隴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韋康支吾起來,說道︰“這,這來的及嗎?”
“放心吧,現在隴右諸郡,不也在招募新軍嗎?以韋大人的威望,少說也能聚集三五萬人馬,那時候若是發現我欺瞞于你,你韋太守自然可以帶著隴右之軍,滅了我韓遂。”
韓遂先是哈哈一笑,自己手上這兩萬人,都是實打實的“戰兵”,而且還經歷過關中大逃亡的。
韋康拉些老百姓起來,就算是自己軍隊的兩倍,也啃不動自己。
最後,韓遂收起笑容,眯眼質疑道︰“莫不是韋太守,不願意出這批糧食,不願意和我雍涼群雄,不是一條心吧。”
韋康膽子小,立刻擺手,說道︰“哪里哪里,涼王勿疑,我韋康生在雍涼,長在雍涼,從來都是為雍涼的利益著想。怎麼會放棄雍涼之利益,去投他士頌呢?”
“我這就去準備糧草,為涼王大軍守金城郡,提供支持。”
韓遂拍了拍韋康肩膀,說道︰“我信韋太守。”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韋康忙活數日,好不容易湊齊了五萬多石糧草,馬騰的軍隊也剛好來到了冀城。
韓遂這邊,既不想馬騰也來佔據隴右的利益資源,又想要馬騰繼續和他聯合作戰,抵御士頌。
而閻行也出了一個餿主意,那就是讓韋康這邊派人,去對接馬騰,讓馬騰在冀城城外駐軍。
名義上,是城內城外,互為犄角之勢。
但實際上,就是不想讓馬騰的部隊進城。
馬騰要是真的就這樣帶著馬家軍和東羌各部混合軍隊在城外扎營了,那不就任由他韓遂拿捏了嗎?
與其那樣,馬騰還不如直接穿過隴右,返回自家老巢武威郡。
在這個時空中,馬家在武威郡可是一家獨大,當地的世家大族,都在名義上歸順了馬騰,甚至把自家子弟都投入馬家軍效力了。
只是馬騰額情況和韓遂一樣,灞水大敗之後,他也需要吞噬隴右的利益,來為自己“回血”,他也派出龐柔,先返回武威郡,聯系當地世家大族,在武威和河西諸郡招募新軍。
但同時,馬家軍也想要在隴右“吸血”,他這沿路,就已經開始拉壯丁了,現在缺的,就是糧草補給。
剛好,韋康籌備的糧草,在集中的路上,就被馬家給盯上了。
喜歡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