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把杜摯提過來!”
士頌听到郝昭沒有死,當然也很激動。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更何況還是郝昭這樣少有的,可以獨當一面的守將。
這次讓他守長安,說起來,也是士頌坑了郝昭。
長安城內,魚龍混雜,他沒有仔細辨別也就算了,還特地留下個杜摯,算是給郝昭的防守,強行上了難度。
現在,他要確定的一點,那就是倉慈當時到底是被迫投降,還是和杜摯一樣,主動和司馬懿通風報信,暗中勾結。
很快,披頭散發,兩眼空洞的杜摯就被人拖了上來。
“杜摯,給你一次活命的機會,看你能否把握住。”士頌說著,伸出左手,示意王祥不要說話。
他繼續說道︰“當時你勾結司馬懿,出賣郝昭,是如何謀劃的。如今這長安城內,你還能和誰取得聯系,讓他為我所用,成為我軍暗子,幫我打開長安城門。”
杜摯听到有活命的機會,立刻說道︰“楚王,楚王,那長安令倉慈,迂腐仁義,只要楚王派我入城,我一定說服他來投降。”
士頌笑道︰“不用,倉慈此人,我必殺之。”
見王祥想要出聲,士頌立刻指著王祥說道︰“你看到沒有,這王祥就是城內心向楚國的百姓,派來和我聯系之人。”
“只是他們的人手有限,想要奪下城門,有些麻煩。若是你在城內有可以聯系之人,可以說來,讓王祥去暗中聯絡,一起舉事。”
“我不想落個殺俘的名聲,我要堂堂正正攻入城中,而後殺倉慈,為郝昭報仇!”
“听說當日,逼死郝昭的,就是這個倉慈,是也不是?”
“你獻個城門算什麼,郝昭明明可以帶著將士突圍而出,不就是被倉慈給攔住了嗎?”
杜摯听到這話,沒有察覺到士頌是在套他的話。
他立刻回答道︰“是的,當日我和司馬督都,不,司馬老賊取得聯系後,先是買通負責食物供給的伙夫下毒,然後帶著南街的商戶一起動手,搶下的城門。”
“那時候,倉慈見功勞都被我得了,他為了表明心跡,急急忙忙帶著人去圍堵郝昭將軍,郝昭將軍寧死不降,他又不是對手,就放火燒死了郝昭將軍。”
把郝昭的死,都推到倉慈身上,杜摯覺得自己很聰明。
“至于城內,可以聯系的商戶,他們大多都已經在曹軍離開時,也都離開了,這次想要引為內應,恐怕有些難度。”
士頌笑道︰“無妨,你且寫下名單,交給王祥,讓他回城之後,把能聯系上的,都聯系上即可。”
“好,好,好,我這就寫。”待左右送上紙筆,杜摯立刻開始書寫名單。
軍帳內,一時間,異常安靜,所有人,都在等著杜摯寫完這份名單。
“楚王,我願和王祥一起入城,勸說相熟之人起事,還請楚王讓我戴罪立功。”杜摯把名單遞上後,再次請求。
“不必,且下去好好休息,來人,給杜先生換身衣服,洗漱一番,再給他準備一些酒水食物,莫要慢待了。”
“謝楚王,謝楚王。”杜摯還不知道,這是士頌給他安排的斷頭飯。
至于讓他洗漱干淨,只是士頌不想在殺他的時候,聞著臭味難受。
當然了,這人把內應名單寫出來,免去了自己調查的功夫,也算是幫了個小忙,在他死前,好好招待一番,也算是自己,不欠他人情。
等他杜摯離開,王祥頭上的冷汗,這才敢冒出來。
他開始還看不明白,但到了後面,他哪里不知道,這是士頌在套話,在用杜摯這里的信息,去佐證自己的話。
現在看來,士頌已經可以確認,當時長安失守,內外勾結的人,就是杜摯牽頭,倉慈這邊,屬于被迫無奈,不得不從。
見王祥很識趣地跪在地上,士頌板著臉,說道︰“第一,郝昭你們必須好端端地,給我還回來!”
“第二,你王祥這麼大名頭,後面就來我楚國為官,不許擔任虛職,直接去襄陽,在我楚國中樞任職。”
士頌停頓片刻,安排道︰“先擔任我楚國的侍御史,幫我整理諸卿奏事,梳理彈劾非法之事。”
不論怎麼說,作為二十四孝之一,王祥這個官當實了後,也是能成為楚國的一個標志人物的。
“第三點,你放心,我自然不會屠城,但剛剛杜摯所寫名單上的那些人,還有他們的親眷,若是還在長安城內,我必殺之,想來倉慈也不會拒絕。”
“最後,倉慈二次投降,我看在他保住了郝昭的功勞上,可以不殺,但他也不能再留在長安了,直接去南疆都護府吧,去給鄧方做個幫手,那些南疆蠻族,正好讓他治理。”
士頌的這個安排,也算是歪打正著。
歷史上的倉慈,治理敦煌期間,就得到當地百姓和西域各胡族的愛戴支持,在邊疆地區維護治安穩定,也算是他的專長了。
王祥入城之後,說明清楚條件,倉慈自然同意,他當即就請出郝昭,帶著百姓打開城門,迎接士頌入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見到士頌,郝昭嚎啕大哭,跪在地上請罪。“主公,郝昭有負主公信任,丟了長安。”
“伯道,快快起來。”士頌連忙將其扶起。
長嘆一聲,說道︰“此番長安陷落,非將軍之過,是我錯信奸佞在前,又中司馬算計在後,說起來,是我對不住將軍。”
“主公折煞末將了,守城主將是我,未能提前查出奸細,哪里是主公之責,還請主公切莫自責。”
見君臣二人,互相攬責,還是馬良上前來,勸住二人,還是先接手城池的好。
至此,關中安定。
士頌先是在城內祭奠了入關作戰以來陣亡的將士。
而後在祭台上,親手斬殺了被綁起來,還堵住了嘴巴的杜摯。
這人臨死之前,不知道在哼些什麼,不過想來也不會是什麼好話。
荊州這邊,也再次派出輔兵,以及一批參加過科考,正等待任職的吏員前來,用來配合在關中推行新法。
西路軍那邊,李嚴也將留在漢中的部隊,分批次調出,進入右扶風。
這次,他們要防備的目標,換成了西涼群雄。
只是士頌在長安,並未待幾天。便從各支部隊中,挑選出了一批主力,向東而去。
不論是士頌,還是徐庶馬良。
都看到了一個機會,那就是潼關以東,曹魏在河南尹,在洛陽方向的空虛。
鐘繇的部隊,被司馬懿帶來了關中,折在了關中,那邊現在正是空虛之時。
若不是士頌想要親自來長安報仇,他早就帶著部隊殺過去了。
現在長安既定,關中既定,東出潼關,佔據河南尹,把司隸在黃河以南的地盤,全部掌控,東扼虎牢關,怎麼看,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士頌剛好在長安城內,讓各部人馬簡單整編,他依舊還是留下郝昭為長安太守,率軍鎮守長安。
所謂使功不如使過,士頌相信,吃過一次虧的郝昭,只會更加厲害。
想要從他手上拿下長安,只會更難。
而且郝昭在長安,向西可以支持李嚴和甘寧,防備西涼軍。
向北可以扼守黃河,支持未來的水軍軍營。
向東可以增援潼關,守住楚國已經佔據的關中地盤。
郝昭本想推卻,但士頌鼓勵他哪里跌倒哪里站起來,依舊對他信任有加,郝昭感動之余,自然決心給士頌守好關中。
至于關中的政務事宜,士頌本來想要調鄭度過來的,但想想這里也算是前線了,而且還未必穩妥,還是選了個有些軍略之才的桓階直接負責了。
畢竟所謂的關中,也不過兩三個郡的地盤大小。
後面即便是自己出了潼關之後,若是順利拿下弘農郡全郡,有拿下河南尹,地盤也不大。
桓階也是故舊老臣了,這點地盤,他還是能搞定的。
尤其是這位桓階多少有些軍略,在這里還能對郝昭在軍事上幫幫忙,作用應該會更大一些。
關中各項事務,自然是正常推進,士頌也帶著自己選出來的部隊出發了。
這次去佔弘農郡和河南尹,士頌怎麼看,都是去撿東西一樣簡單。
就像演義里常說的一句話︰如探囊取物一般。
根據探子查到的消息,鐘繇的部隊離開後,洛陽那邊,根本沒有實力組建新的部隊,還在眼巴巴地等著鐘繇帶著人回去。
唯一有點兵力的地方,也就是虎牢關上,還有萬余人的部隊死守。
這些人防備的對象,自然是季漢方向。
而季漢這邊,劉備帶著諸葛亮,張飛,于禁等人,就在黃河邊上,挖掘戰壕,整軍備戰,和黃河北岸的曹丕對峙。反正他們的旗號,都在那邊。
在士頌看來,劉備那邊的消息,應該還停留在自己和司馬懿纏斗于關中之時。
此刻,正是自己出其不意,東出拿下洛陽的好機會。
這次出兵,他帶的人馬不多,除了五千頌衛營外,主要就是徐晃所部的人馬為主。
然後不願意休息的其余部隊里面,他也各自抽調了數千人,算是沒有冷落了各部將士們的請戰之心。
只是各部人馬的將官們,只要沒有受傷的,大多也都跟著一起出來了。
事情的進展,也正如他預料的那樣。
出了潼關之後,一路上,在弘農郡內,各州縣都是望風而降。
當年和弘農楊家關系不錯的本地門閥,老老實實出來攀附和楊家的關系。這個說當年給楊夢茹送過長命鎖,那個說當年給過楊夢茹壓歲錢。
總之,這次楚王軍隊來到弘農,那就是回家了,他們宰牛殺羊,也要犒勞三軍。
勉勉強強,讓士頌也體驗了一把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感覺。
至于這兩年,趁著楊修南下後,霸佔了楊家土地的門閥豪強,很識趣的向北逃走,他們逃去的方向,是目前名義上,還掌握在曹魏手中的新豐港。
此港在司隸的戰略地位很是特別,左邊是潼關,右邊是函谷關,算是弘農郡內,連接東西二都的關鍵水運港口,也很適合用來組建水軍。
只是在士頌看來,現在還是先繼續向東,佔據洛陽,才更為重要,至于北面這個港口,回頭再拿,也只是順手的事。
喜歡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