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是士頌,必定假意圍攻長安方向,卻暗中率領主力,奔襲我軍。”
曹魏軍營之中,慶功酒宴上,一青年冷靜分析。
他說道︰“士頌其人,喜好奇謀弄險,這次來攻關中,本可四平八穩,穩扎穩打。”
“但他分兵三路,分進合擊,看似合理,其實也是為了彰顯他的小聰明。”
這人喝了一口酒水,發現周圍的人都看著自己,尤其是主座上的賈逵,對自己似乎還有幾分期待,讓他越發的自信從容。
這人名叫周不疑,這次南來支援關中,便是以隨軍謀士的身份而來。
在曹魏軍中,他和荀攸長子荀緝,頗為投緣,常常一起分析戰局。
“周公子有神童之稱,這次南來,許多建言,頗有見解。”
“不知這次,又有何高見。”就連坐在賈逵身邊的司馬懿,也對他的看法,很是期待。
“二位督都容稟。”周不疑不敢托大,既然兩位掌握軍權的高層示意自己表達看法,他自然認真回答。
“此次南來,救援關中。朝廷上下皆知,不過是為了拖延時間。關中之地,雖然難守,但也不能如此輕易放棄,交給南楚。否則後面,我大魏,會更加被動。”
他的話,讓一旁的荀緝也默默點頭。
“但在拖延時間之余,多多殺傷楚軍,減少其兵力人數,也是很好的選擇。”
“只要楚軍在關中,損失足夠多的人手,他們後面渡過黃河的時間,就會越發的延後,沖公子在河北編練新軍的時間,也就越發充分。”
他口中的沖公子,自然是和他關系密切的曹沖了。
這個時空中,因為曹操死在了赤壁,曹丕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順利繼位,他自然沒有理由去毒殺自己的庶弟。
曹植雖然跑了,現在落到臧霸手上,被當做“奇貨可居”。
曹璋也半獨立于北方。
但曹操的兒子里面,還有不少留在鄴城的,尤其是年紀比較小的一批。
其中,曹沖也是個特例。
畢竟曹沖也有神童之稱,也頗為被曹操看重,想要好好培養。
曹丕即位後,聰明的曹沖在曹家子弟里面,率先站出來支持他,這就讓他很滿意了。
再加上現在情況危急,正是需要用人之時。
自家親兄弟,而且還是對自己地位沒有威脅的庶出弟弟,曹丕思慮再三,還是選擇了啟用。
不過曹沖和他的隨從周不疑,卻因此被分開。
周不疑被丟到了南下的軍隊里面。
曹沖則是在北方訓練新軍。
是的,就是對標他曹沖的“姐夫”士頌的練兵之法,訓練曹魏新軍。
當年,曹憲嫁給士頌之後,作為曹憲一母同胞的弟弟,曹沖帶著周不疑,也對士頌多有研究。
不論是個人性格,還是用兵套路,甚至練兵之法,為政舉措,都有涉及。
其中,曹沖最為贊賞的,便是士頌的練兵之法,或許他這個聰明人,從曹操的需求出發,覺得自己做好這一點,最容易得到曹操的看重。
回到當前局面,曹魏軍營之中。
周不疑說道︰“所以我們這次南來,救援長安是其次,守住關中是其次,讓士頌不能輕易開拓地盤,打開局面,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司馬副督都,帶著我們奔襲陳倉,擊潰甘寧,李嚴。讓在漢中的楚軍,不敢輕動。”
“若我所料不差,士頌得到消息後,也能看出來,關中各處守軍,不過居城死守之輩,對他的楚軍,對他的戰略安排,不會帶去什麼影響。”
“能打亂他進軍節奏和計劃的部隊,只有我們這一支援軍。”
“再加上我們剛剛擊敗他的偏師。”
說到這里,他先是一頓,而後看看四周,才繼續說道。
“以他士頌不願意吃虧的個性,又認識到我們的威脅,他一定會集中精銳主力,來奇襲我軍,想要趁著我們沒有準備,一舉把我大魏在關中的變數消滅。”
賈逵看了司馬懿一眼,見司馬懿微微點頭,他知道眼前這個叫周不疑的青年,未來在曹魏的地位,不可限量。
司馬懿笑著說道︰“以你來看,我們當如何應對,那士頌這次,可是號稱大軍三十萬,來犯關中。”
“即便是去掉民夫和後勤部隊,戰兵怎麼算,也有十多萬人。我們這邊不過五萬人馬,此番擊退甘寧,也有不少損失,若是被士頌咬住,我們必然被消滅。”
周不疑再次對司馬懿行禮。
繼而說道︰“司馬副督都,心中想來已有謀劃。我這里也試言一二,還請諸位莫要笑話。在下初上戰陣,經驗不足,哪里有紕漏,還請多多指教。”
“若是由我布置,可有兩種選擇。”
“一種,自然就是見好就收,立刻旋師北上,避開士頌,在楚軍的包夾追擊之中,反復調動楚軍,敵眾我寡,敵軍必有脫節的隊伍。”
“另外,士頌在東面,藍田也好,盧氏城也好,各有分兵。”
“我軍,只需要集中優勢兵力,把他士頌的偏師一一擊潰,楚軍情急之下,必然犯錯。讓我們有機可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說白了,周不疑的第一種戰術,就是變相的游擊戰。比如在一條河上來回個三四次,把數倍于自己的敵軍耍得團團轉,然後找到對方的紕漏,反擊敵軍,改變形式。
但這種玩法,非千萬年難得一見的不世出人才,玩不好這種玩法。
“另外一種嘛,則是我們現在就做好布置,以逸待勞,只等楚軍,一頭扎進我們的埋伏之中,不求把楚軍全數消滅,但也能大大消耗楚軍。”
“只是這種辦法,我軍也會損失不小,若是未能一舉將楚軍打疼,我軍反而會陷入被動之中。到時候,要麼退回陳倉,要麼直接北走撤退。”
以少量部隊,去埋伏敵軍的大部隊,本身就是一種冒險的舉動。
但古往今來,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績,也不乏就是這樣來的。
賈逵和司馬懿對視一眼,更加吃驚了。
周不疑說的兩個策略,正是他們二人還沒有確認的方略。
司馬懿大膽,想要去埋伏士頌。
賈逵求穩,想要見好就收。
他倒沒有想過,在牽著士頌繞圈子的路上,反咬士頌。
他想要穩扎穩打,帶著部隊轉回長安,配合長安守軍,擊潰士頌其余偏師,而後回到長安固守,再看局勢發展,做出應對。
“以你來看,我軍當如何抉擇?”司馬懿催問道。
周不疑略作思索,說道︰“兩種策略,各有優勢。若是選擇第一種,可以拖延時間,讓楚軍費時費力。”
“選擇第二種,則可以對楚軍造成更多殺傷,讓士頌後繼無力。”
賈逵有些不耐煩,說道︰“就說你想要選擇哪一種?”
周不疑看了看賈逵和司馬懿,又看了看滿座的曹軍文武,平淡說道︰“自然是第二種。”
隨即,他大聲說出了原因。
“我等曹魏將士,和楚軍之間,多有血海深仇,若有機會,能多殺楚軍以報仇,就算是有些危險,又有何懼!”
周不疑父母早亡,從小跟著舅舅劉先長大。
劉先投降曹操後,他也和歷史上一樣,到了北方生活,認識了他人生中,最要好的朋友——曹沖。
在北方听說赤壁大敗,他先是擔心自己的舅舅,再一次的投降過去,成為士頌的下屬,讓他在北方處于尷尬之地。
結果,後來消息傳來,舅舅劉先,被士頌隨手殺了。
是的,士頌在殺劉先之前,殺一個個楚國叛臣之時,那是又打又罵,殺人誅心。
但是到了劉先這里,士頌懶得理會,隨手一揮就殺了,連句對話都沒有。
這算什麼?
在他士頌眼中,我周不疑的舅舅,就是這樣可以隨手抹殺的小人物嗎?就是他士頌連眼皮都不用抬的貨色嗎?
周不疑不僅僅要報仇,更要雪恥!
他要讓士頌知道,殺了我周不疑的舅舅,是你這輩子最大的錯誤。
不僅僅是你士頌會力挽狂瀾。我周不疑,也能輔佐曹沖公子,再整河山。把你士頌打回原形,讓你再也沒有起復的機會。
場中之人,尤其是荀緝、曹泰、張虎,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