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恥叛徒,卑鄙小人!你們不得好死!”
被綁住的孟獲,再次出現在士頌面前的時候,依舊紅光滿面,精氣神十足。
只是對于士頌而言,他這些罵董茶娜和阿會喃的話語,又何嘗不能用在他孟獲自己身上。
在士頌眼中,你孟獲也是一個叛亂者啊。
“孟獲,今日不韋城破,永昌郡內,你再無堅城可依,何必如此執迷不悟。”士頌走到孟獲身邊,揮手就讓左右給孟獲松綁。
接著,士頌說道︰“我是真心想要在南中推行新法,改善民生,讓蠻漢百姓,親如一家的。”
“這樣,我們避免從前那些不必要的沖突,你看他沙摩柯。”
士頌說著便指向了沙摩柯,對于蠻族而言,沙摩柯和他背後的五溪蠻族就是最好的例子。
“哼,他們五溪蠻是五溪蠻,我們南蠻各部各族,自有不同,不是他們五溪蠻那點人可以比的。”
“你還是殺了我吧,松綁施恩這種小恩惠,是不會讓我屈服的。”
孟獲的個性,當然不會妥協。
士頌心中好笑,你孟獲要是投降了,我找什麼借口,去攻伐其他部族。
難道真的用文化滲透,慢慢感化啊,那還不知道要用多少年呢?
只有征服之後,再推行仁政新法,才是最好最快的途徑。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正合此意。
士頌表面上,依舊顯得很是猶豫,試問道︰“這麼說來,今日我拿下不未城,你即便失了部隊人馬,但是心中,依舊不服?”
“我這是被叛徒出賣,是我們蠻族內部出了問題,若非如此,你想要攻克不韋城,哪里會這麼簡單。”這孟獲依舊盲目自大。
“可你不服又能如何,即便是我放了你,你在永昌境內,哪里還有立足之地呢?”
“不韋城乃是永昌治所,此城既然被我拿下,後面自然會以此為中心,開始治理永昌,你這南蠻王,也就名不副實了。”
士頌故意激著孟獲。
孟獲的心態,就是要故意和士頌不對付。
他仰天大笑道︰“哈哈哈,你還敢放我走?我也不怕告訴你,我們南蠻各部,最重信義。當年既然推選我為南蠻王,各部就一定會支持我。”
“即便是你佔據了不韋城,也不過是永昌郡內的一隅之地。整個南蠻,不服你士頌的人,大有人在。”
“只要我振臂一呼,自然匯聚一堂,聚集兵將,可與你再次決一死戰!”
說完,孟獲也好,一邊同樣被綁住的孟優,帶來洞主和金環三結等人的眼神中,忽然都多了一絲期待。
他們都期待士頌再次犯傻,真的把他們給放了。
果然,士頌假模假樣地再次做出了思考狀,董茶娜連忙上前,表示孟獲不除,永昌之亂難平。只要殺了孟獲,南蠻各部群龍無首,將再無叛亂。
這道理,士頌是認可的。
但若是這樣,就得用懷柔的政策,拿下南中。但是那樣,要花費太多的時間了,他士頌現在,可沒有這麼多的時間。
曹操現在,都已經開始征戰河北了。對于拿下河北四州,以曹操如今的聲勢威望,北面的匈奴鮮卑,以及遼東的公孫康,是絕對不敢和曹操爭鋒的。
在士頌的預計中,這個世界里的曹操,會比歷史上更早南下。
自己雖然也派出了暗組的人,去北面搗亂,拖延曹操統一北方的時間。
但是能有多少效果,士頌自己都拿不準。
最現實的辦法,還是自己早早安定南中,以南中為前沿,繼續向南、向西開拓土地,獲得人口和物資。
以後不論是抵御曹操,還是自己繼續向西南逃跑,也都有一個準備。
所以,士頌按住董茶娜的手,微微搖頭,說道︰“二位頭人之心,我已明了。二位日後,可率領麾下部族,同我大軍一道行動。”
“南中新法,將會在二位部族之中,率先開始執行,還請二位放心。至于孟獲。”
士頌看了眼依舊在那邊吹胡子瞪眼的孟獲,說道︰“他是南蠻之主,所說之話,多少也有幾分道理。”
“但我來南中,不為殺伐,更是希望能收攏人心,安定人心。若是人心不服,即便是我佔據了不韋城,佔據了整個永昌郡,即便現在不反,十年二十年後,依舊會叛。這一次,我定要安定蠻族各部之心。”
“給他們松綁,讓他們自行離去,我也會在不韋城內發布公告,通知永昌各部蠻族,我永昌郡,即將推行的新政。”
“你孟獲自然也可以找個地方,去登高一呼,看看我們雙方,誰更得人心。”
士頌其實對自己即將推行的新政,還是很有把握的,畢竟在五溪蠻,在板𧁓蠻兩個地方都施行過,且都取得了成功。
在南中施行的結果,士頌很是期待。
“好,算你有種,我們就比比看,等我集合好了各部勇士,再來和你決一死戰,你可守好了這不韋城,說不定哪天,就被我大軍所圍了。”
孟獲丟下一句狠話,帶著追隨他的親隨人等,轉身離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臨走,還從楚軍處,要回了自己的兵器馬匹,徑直出了西門。
孟獲雖然可以走,但是城內的數萬蠻兵將士,卻都被士頌給扣留了。
孟獲能帶走的,不過是他自己的鐵桿親隨,他自己原來直屬麾下的千余人馬。
更多的蠻兵,要麼是董茶娜和阿會喃的手下,要麼就是見風使舵的角色。
他們的地盤勢力,都在永昌郡北部地區這一片,本來就是以不韋城為核心。如今士頌佔據了不韋城,他們自然得想辦法留在此地。
本來他們的計劃,是表面上投降,暗中還是牢牢抓住實權。中原王朝來南中,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中原王朝要的,不過是明面上的從屬,只要听話,不造反就行。
歷來,完成了平叛的功績之後,要不了多久,還是會返回中原去的,南中之地,依舊還是蠻族的南中之地。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這一次,士頌和從前的中原平叛將領,完全不一樣。
首先是士頌,就沒有打算這麼輕易的離開,而是準備在南中駐留一段時間,以便完成新法的推行。
他準備待南中有了新的氣象之後,已經可以融入自己的楚侯府統治體系後,他再離開。
所以南中推行新法,才是士頌目前最為看重的工作。
擊敗孟獲,佔據不韋城,不過是得到了了執行這個事的前提條件而已。
而且,對于新法的推行,不論是士頌自己,還是麾下文武官員,都是相當的有經驗的。
尤其是對于永昌蠻族生活地區這種位置,當然是需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所以士頌率先推出的便是“蠻漢一體”。
所謂蠻漢一體,也算是針對南中百姓的戶籍改革了。
所有永昌郡內百姓,不論哪一個氏族的蠻族,又或者流落到此的漢族百姓,只要到楚侯府治下的永昌郡府衙登記,你就能夠成為楚侯府治下的百姓了。
而且頭三年,楚侯府是免稅的!
就是說,從你登記開始的三年,你都不用繳納關稅,整個永昌郡,都歸屬楚侯府,楚侯府說你不用繳稅的意思,是指的你不用向他士頌繳納稅款。
只要是你認士頌這個治理者,你又是楚侯府治下的國民,那麼你也不用向你當地的頭人,洞主,元帥等繳納稅款,不必為他們服勞役。
這三年,你賺的錢,都是你自己的!
這條政策出來,翻譯翻譯之後,在南中百姓口中,瞬間傳遍了南中。
反正有士頌替他們出頭,去得罪那些蠻部頭人領袖,他們也樂得坐享其成。
別的地區還不好說,在士頌控制的地區範圍內,即永昌郡北部地區這一塊,這條政策,很順利的開始執行了。
而第二條政策,便是“獎勵商貿”。
南中之地,土地尚未開發,多有礦產,而且南中百姓也能放養牛羊豬禽等物,以後改善南中生活也好,以充軍資也好,都是不錯的選擇。
歷史上蜀漢從南中地區獲得最多的物資便是鹽,鐵,漆以及南中精壯兵源。
這些自然也是士頌想要的東西,但南中生活的普通百姓,也得男耕女織。即便是轉運不便,一年給我轉運一次,多少也能對北伐前線提供幫助吧。
但是在那之前,通過開闢商路,讓南中的產出可以通過民間渠道運輸到荊南,到益北,甚至走暗道走私到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區,換來的利益,都是可以帶給南中百姓更富足的生活的。
這些,都可以激勵他們,更加願意從事生產,為楚侯府提供物資。
另外一方面,商路開通了,交流自然也就多了,潛移默化之間,對于南中百姓帶來的文化滲透和影響,也會有利于自己在南中新法的推行。
為此,士頌甚至提前開始了他心目中的“永昌新城”的建設,與其說是一座城,不如說是一座巨大的商業市場。
士頌號召大批的南中各部百姓,在這里設立了交易市場。同時將自己隨軍帶來的中原貨物,也都拉到這里,打散開來,和蠻人百姓交易。
最為關鍵的是,士頌給常見貨物的定價,遠低于原來永昌境內的物價,僅僅只比荊南那邊高出一成。
所以,士頌放出來的布匹,藥物,鐵制生活用具,書籍,筆墨紙硯,陶瓷,乃至清遠香,絲綢,黃金制品等等,在永昌新城,是廣受好評和歡迎。
很多東西,一拿出來就被搶光了,而士頌為了保持人氣,一面緊急從荊交二州調取這些物資,一方面玩起了饑餓營銷,設置門檻。
你們傳播我的新法,為我帶來更多的人來永昌新城,我下一批貨就能優先給你們。
當然了,推行新法,改革弊病,歷朝歷代最難解決,也會最為頭疼的一個問題,便是舊有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反撲和抵制。
但是在永昌郡北面,士頌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此處原來的霸主,孟獲及他麾下的那些蠻族各部頭人,要麼跟著孟獲跑了,要麼跟著董茶娜、阿會喃投降了士頌。
這些頭人里面,聰明一些的,學著董茶娜和阿會喃,全面接受士頌的新法,去掉自己所謂頭人,洞主的地位,而是以楚侯府任命他們的散官自稱。
而士頌為了收復南中人心,給予二人的官職都不低,二人如今都是士頌楚侯府麾下的列校尉,都是中高級武將了。
阿會喃剛開始還不懂,後來董茶娜明白這個官職之高,連忙帶著阿會喃來一起找士頌,想要讓士頌降低他們的官職。
但士頌卻說,你們二人在永昌這邊的帶頭作用,這份功勛,就值得這官職,我就是要告訴南中各部,只要願意和我士頌合作,真正融入楚侯府體系,我士頌絕對不會虧待里面。
孟獲和金環三結敗退走了,忙牙長被楚軍砍了,董茶娜和阿會喃歸順了,永昌郡北部,以不韋城為核心的周邊地區,不論這些小頭人心里願意不願意,低頭歸順,接收新法,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更何況,他們低頭之後得到的好處,也遠遠超過他們的預料,士頌給予他們的絲綢絹布,陶瓷器具,其價值遠在他們的全部家當之上。
正所謂千金散,人心聚。
短短一個月,士頌在此整頓軍備,休整士卒的同時,永昌郡的北部的各部蠻族,不論處于何種目的,現在反而都希望士頌能永遠的治理此地了。
喜歡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