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第339章 雄關綿竹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本章︰第339章 雄關綿竹

    江鎖雙龍台,關雄五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

    這首小詩所題之場景,正是綿竹關!

    益州沃野千里,但大多平原都在成都附近的西川平原,那西川平原的沃野之土,就好比人身體內的肺腑一般,想要進入肺腑之中,就必須通過狹窄的咽喉。

    而這綿竹關,便是益州的咽喉要道。

    綿竹關坐落在鹿頭山間,鹿頭山東麓,越過了羅江縣城,直到汶水邊上;西面更是直達如今的綿遠河。

    三國時代,這里還被稱為綿陽江,與綿竹城隔江相望。

    因為山嶺加上河流流向,使得這里成為了入川中腹地的天然要道,歷朝歷代,都被認定為東西兩川的分界線,也被認為是蜀郡北面的門戶所在。

    這里自古以來,都是入川作戰的要地。

    歷史上的三國時期,劉備入川時,駐守這里的人是李嚴,面對劉備來攻,本來就是荊州出身的李嚴,根本就沒有把守關隘,直接獻關投降了。

    當然了,後來他在劉備手下他也混的不錯,被劉備各種提拔,甚至被委以托孤的重任,希望他能成為制衡諸葛亮的存在。

    顯然,劉備高估了李嚴的能力,也小看了諸葛亮在自己集團內部的影響力。

    到三國末期,鄧艾偷襲陰平得手,兵鋒直指成都的時候,綿竹關,成為了蜀漢政權最後的依靠和屏障。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父子二人率領蜀漢留在成都的軍隊出戰鄧艾,不敵。

    隨後便退守的便是綿竹,在綿竹關憑借地利之優,堪堪擋住了一陣子,交戰之中,還能在初期壓制一下鄧艾。

    只不過鄧艾是一支孤軍,陷入的是絕境,是死地,所有人都沒有退路。

    當時要麼前進,成就滅國之功,要麼就是死。

    若是諸葛瞻死守關隘,等待姜維大軍回援,肯定能讓鄧艾全軍覆沒。

    但是諸葛瞻這位頂著諸葛亮兒子的光環,活了一輩子的人,估計太想要證明自己了,為了能證明自己可以不靠父親的余蔭,為了能證明自己也是將相之才,硬是要出城和鄧艾決戰。

    要知道,鄧艾那邊的部隊,都是和姜維軍隊拼殺了多少年,百戰余生的精銳部隊。

    而能進入這次奇襲部隊的人,更是精銳中精銳,現在大家也都知道自己這邊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情況了,所有人都在拼命地搏殺。

    而諸葛瞻這邊呢?看似離成都不遠,後勤有保障,還能以逸待勞。但諸葛瞻即便是諸葛亮的兒子,但他八歲的時候,諸葛亮就秋風五丈原了,還沒來得及接受諸葛亮的教導。

    這次上陣,可以說是他人生第一次帶兵打仗,這樣一個新兵蛋子,即便是有著一腔熱血,也于事無補。

    最終的結果,就是綿竹一場血戰之後,諸葛瞻、諸葛尚父子當場陣亡。

    成都的劉禪慌了神,被益州世家代表譙周一慫恿,出城投降,蜀漢滅亡。

    可惜劉禪的手下,沒有人告訴他“我們誰都可以降,唯有主公不能降”這種話。

    他也不想想,譙周投降之後,他們譙家,依舊是蜀郡大族,依舊是地方豪強,生活沒有任何的改變。

    不管怎麼說,諸葛瞻和鄧艾的綿竹關一戰,直接導致了蜀漢的滅亡。

    若是諸葛瞻能守得久一點,一切,就都還有回轉的余地。當然了,後面勸劉禪投降的譙周,自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就是。至少,士頌是這麼認為的。

    “絕對不讓他們堅守。”士頌的心里,已經給自己定下了快速攻克綿竹的要求。

    他看著雄偉的綿竹關,自己剛才的思緒,不禁浮想聯翩。

    把另外一條時間線上和綿竹關的故事,都在自己的腦海中梳理了一遍。

    “對了,諸位有誰知道這蜀郡中的有個譙家?”士頌不清楚譙周具體是什麼時候登上歷史舞台的,但是不論如何,他肯定是益州的世族之一。

    “譙家?蜀郡譙家倒是沒有听說過,不過巴郡西邊倒是有個叫做譙岍的學究,精通《河圖》,主公也听說過此人?”身邊隨行人員中,只有鄧芝知道一二。

    而這個譙岍,正是譙周的父親。

    士頌听到這個消息,打哈哈笑說自己偶然听人說起過,還以為是這綿竹關後面蜀郡之人。

    但譙家既然生活在巴郡西部地區,那就已經在自己的統治範圍內了。

    士頌手一揮,讓人把這個學究弄到武陵書院去。

    “你以後生下的兒子若是叫譙周,我就讓他一輩子在武陵學院做學問,堅決不給他從政的機會,這種投降分子,絕對不收!”士頌的心里,也有屬于自己的小小惡趣味。

    沒有人知道士頌內心的想法,大家都當是他在思索如何進攻綿竹。

    最近,很是得意的彭,向士頌進言道︰“主公,綿竹關城牆高大,若是強攻,我軍損失只怕不小,不如設法引敵軍出關一戰,若是能在城外剿滅敵軍主力,此雄關,便可不戰而下了。”

    “敵軍既然退回綿竹關內,只怕是已經做好了死守的準備了,若是我是敵軍,甚至直接用砂石將城門堵死,就在這城關上,和我們荊州軍死耗就好,為什麼要出關來和我軍野戰,敵軍守將又不是傻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知出于什麼樣的原因,魏延對于彭這樣的人,就是不喜歡,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最近這個彭因為獻計,提醒士頌避免了被泠苞水淹,幫助士頌破了泠苞等人後,在荊州軍中顯得很是志得意滿,在魏延看來,那就是典型的小人得志的嘴臉。

    “哼,魏將軍又不知我之謀劃,何故出言譏諷。”彭冷哼一聲算是回應了魏延。

    而後,他接著對士頌建言,說道︰“主公,在下願意以使者的身份,進入綿竹關中,替主公送信給黃權,勸其投降。”

    “只怕是黃權未必肯降,而且劉循也在邊上,更不會坐視黃權投降。而且這次領兵來的幾人,要麼是劉璋親眷嫡系,要麼便是蜀郡世家骨干,只怕是沒有人會輕易被說服。”就連士頌,也是搖頭,不贊同彭的這種建議。

    彭卻不以為難,繼續說道︰“主公,他們投降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態度,要給他們。讓益州世家也好,軍士百姓也好,知道我們給過機會。”

    “若是這樣,只需要射入一封書信即可,何必煩勞先生親自入城一趟呢?”士頌總覺得彭的舉動有些多此一舉的感覺。

    彭看士頌還在猶豫,繼續堅持道︰“主公,這綿竹關內的益州軍,世家的軍隊最強,但內部也有嫌隙,劉璋嫡系實力稍弱,但若是加上實力最差的東州軍,其實也是能和世家的軍隊們旗鼓相當的。”

    “我這次入關去,名為勸降,實際上,則是去挑撥離間。”

    “告訴他們只要投降,世家是可以和我們荊州講條件的,但和談的前提就是,劉璋和東州軍叛徒,是必須要死的。區別對待他們,在他們之中造成差異,讓他們之間,互相提防。”

    “而且,即便是此刻不能立即奏效,待日後攻克綿竹,或者隨著戰事的發展,這些人之間,本來就有嫌隙的他們,必然會因為我今天的挑撥,而互相猜忌,甚至成為他們倒戈的契機。”

    不得不說,彭這次的勸說,打動了士頌,就連一直看不慣他的魏延,也暗暗贊同,沒有再出言擠兌。

    而且別的不說,彭他敢只身入關,作為使者去益州軍軍中,也不失為一種勇氣的表現,也沒有人會看不起他。

    于是,在荊州軍發動進攻之前,彭單人獨騎,走馬來到綿竹關下,表明了自己的使者身份,願意親自上城樓和益州軍統帥黃權面談。

    益州軍守城將士稟告黃權之後,便從城牆上放下籮筐,把他拉了上去。

    綿竹關城樓上的議事大廳中,黃權居中,張任,劉循分列左右,其余諸將,則分列兩旁。

    見到彭走進堂內,東州軍統領李異當即抽出了佩劍,大聲質問道︰“好你個叛國之賊,如今還敢來我益州軍議事大廳,你是嫌自己命長,還是覺得我們不敢殺你!”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難道諸位益州軍中的翹楚,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難道益州世家,都和西面的羌族蠻子,或者南中的百越蠻子一樣,不懂聖賢之道,不曉禮儀之法?”

    彭心里清楚的很,李異不過是想要嚇一嚇他,現在統領益州軍的統帥,好歹名義上是黃權。

    黃權這種典型的文人,怎麼可能會斬殺自己這個使者呢?

    “哼,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你這個益州的叛徒,明明益州出身,卻跑到荊州去給士頌當帶路的,當荊州軍的向導,是不是益州人,人人可將汝殺之。”黃權還沒有出聲,他身邊的劉循或許是受到了李異的感染,對彭的態度,也是十分的抵觸。

    彭微微一笑,說道︰“若是如此說來,這益州乃是益州人的益州,又和劉焉大人,劉璋大人有什麼關系呢?你們劉家,可不是益州本地人啊。哈哈哈。”

    劉循被彭折磨一擠兌,心中不快,正準備上前一步,出言反擊,卻被身邊的黃權出手攔住。

    他對著劉循微微搖頭,而後對著彭問道︰“彭小友,這次出使我軍,難道是來逞口舌之能的?把士頌的想法說一說吧。”

    彭知道正主終于是發話了,對著黃權再次拱手行禮,說道︰“我家主公仁義,征伐兩川,已近半年,兩川百姓苦于兵戈戰亂,多有流離和傷亡,特地讓在下為使,前來勸降。”

    “放肆!”

    “狂妄!”

    “無禮!”

    這一次,不僅僅是李異了。

    卓膺、劉、吳懿等人,紛紛抽出佩劍,現場的武將之中,唯有張任還算平靜,沒有過激的舉動,只是在靜靜地等著彭說完他後面的話。

    彭也是不知者無懼,畢竟還是年少,不知道此間的凶險。

    他學著自己讀過的歷史故事,沒把這些抽劍的武將放在眼中,只是在心里鄙視這些人的同時,默念一聲“匹夫之勇”來自我精神鼓勵。

    “這次入川,本只是應原巴郡太守龐羲所請,平定漢中叛亂的張魯。張魯既定,自當罷兵,可益州刺史劉璋,卻不服朝廷管制,在益州裂土自立,儼然把益州當做自家所有,這才引得我家主公發兵。”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黃權冷聲說道︰“這些場面話,彭小友就不用多說了,直接說士頌的條件吧。”

    不得不說,黃權還是個明白人,他當然知道彭所謂的勸降,不過是個幌子。士頌要麼是想要圖個名聲,要麼,是真有議和的意思。

    別的不說,若是士頌真的想要議和,那就只有一個可能,東面有變。

    所以,若是士頌真的要議和,那就是士頌要退兵回荊州了,也是他們益州軍反擊的機會,在黃權心中,就是這麼想的。

    喜歡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339章 雄關綿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339章 雄關綿竹並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