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第270章 使者董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本章︰第270章 使者董昭

    數日後,曹操率主力軍隊返回許昌。

    他留下于禁,率領幾萬人駐守南陽郡東北地區,並開始遷移百姓,收攏逃避躲藏起來的流民。

    當然,最簡單的辦法,還是把這一塊的地盤交給了潁川世族,尤其是那些被魏延欺壓過的世家,把這邊的田地分給他們,以作安撫。

    那些貪婪的世家,自然會帶著農戶過來開墾。

    至于是否安全,一來有著家族中在曹操手下任職的人的保障,二來他們自己又不來南陽郡。

    第三嘛,富貴險中求的道理,他們也是懂的。

    士頌這邊,等到曹操退軍,自己也返回了襄陽。

    一面清點這次的損失,讓各支主力部隊從地方郡兵,新兵營中,選取優秀者,補充進入部隊。

    另外,還有血戰一夜,存活下來的“敢死營”的百姓,也都士頌整編進入了各支部隊。

    對于這三個多月以來,自己征關中鐘繇,抵御曹操南征的拉鋸戰中,犧牲的各支部隊的將士,郡兵,民團百姓,再加上被曹操屠殺的百姓,清點下來,少說有十萬多人。

    給各家的撫恤金,失去土地的百姓的重新安置,這些工作,即便是有劉巴牽頭,帶領各級文官們,處理安撫和遷移規劃。

    士頌的心中,也對那些百姓有些牽掛,他不止一次,隱藏身份,跑去到流民營中幫忙。

    畢竟,在士頌心中,這些人信任自己,希望自己能給他們公道,但自己卻無能為力。

    為了自己事業的發展,甚至已經和曹操和談,他們的仇,短時間內,是報不了了。

    每次想到這里,士頌就感覺自己對不起這些百姓,自己辜負了他們。

    士頌的心思,在他的舉動中表現的一覽無余。

    于是楊夢茹和諸葛詩語一商議,便給武陵書院的那些大儒們寫了信,讓他們在武陵傳語上發表一些文章,分析一下為何士頌要同意和曹操議和,為何不血戰復仇。

    現在負責武陵傳語的人叫作梁鵠,這人便是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書法家梁孟皇,以八分書法聞名天下。

    歷史上的他投奔劉表,後來曹操佔據荊州後,他就投入了曹操帳下。

    現在的他,早早就進入了武陵書院,因為他的一手好字,也被用到了士頌“發明”的活字印刷上,更是讓他參與到了《武陵傳語》這份報紙的編撰之中。

    最早《武陵傳語》是由蔡峰主管,畢竟是士頌自己的喉舌,後來蔡峰主要管理暗組去了,這種宣傳事宜,士頌就交給了伊籍,再後來伊籍也上了暗組這船,《武陵傳語》的主管事宜就交給了梁鵠這位書法家。

    但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書法家主管《武陵傳語》後,由于並沒有太刻意的宣揚士頌的好,反而以較為中立的態度發布各類文章,讓《武陵傳語》越發的被天下讀書人所接受。

    當時,人們還都贊揚士頌大氣,只有士頌自己心里後悔。只是木已成舟,他也不便再過多干預。

    現在,梁鵠收到了士頌兩位“夫人”的來信,畢竟頭上頂著車騎將軍府掾史的頭餃,平時沒怎麼幫士頌說話也就算了,現在命令來了,幫幫忙當然是沒有問題的。

    他梁鵠也不是不知變通的人,立刻就組織人手,完成了分析,發表了文章。

    分析士頌和曹操之爭,士頌為何接受曹操的“議和”的原因,說來說去,最大的原因不是士頌要保留實力,不是士頌不自信,而是因為士頌憐惜百姓。

    因為士頌知道再打下去,荊州的百姓會繼續遭罪,會死更多的人,為了百姓,他讓出了南陽郡東北地區,他明明打贏了,但還是接受了曹操的議和提議。

    不管百姓心中是怎麼想的,但《武陵傳語》這麼說了,聰明一點的地方官員也明白了上面的用意,在大家的推波助瀾下,百姓也接受了這個現實。

    士頌是為了百姓才同意罷兵,畢竟對付曹操,繼續打下去,會損失更多的人,流更多的血。

    當士頌發現了這個口風的轉變後,心里更加的悲哀了。

    自己變成了愚弄百姓,引導社會輿論導向的人,變成了自己最看不起的人。

    但他心里也有慶幸,慶幸自己有這個引導社會輿論的能力,而不是被掌握在敵人手上,可以讓自己可以少付出一些代價。

    自己北上入關,征伐司隸的行為,到底是對是錯?

    士頌也和劉巴,賈詡,龐統,石韜以及剛剛從荊南趕到襄陽的徐庶等人商議過。

    自己若是不去惹曹操,曹操順利的解決了司隸境內的大小諸侯後,鐘繇軍團發展壯大,再配合曹操自己在兗州和豫州的主力軍團,曹操還會讓自己在魯陽駐軍,威脅潁川嗎?

    所有人都認為,即便是自己不去打關中,曹操一樣會打過來。

    就如同歷史上的這一年,曹操第三次征張繡,把張繡繼續向南趕,只能依附于劉表。

    這是曹操要確保許昌安全,必然會進行的一次小規模戰爭。

    自己主動出擊,結果玩砸了,損兵折將,丟失地盤,當和歷史上的張繡劉表比起來,自己把防線維持在了宛城和博望城一線,也算是一種隱性的勝利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何況,自己雖然損失不小,曹操一樣也損失不小。

    鐘繇兵團的主力沒了,司隸成了空架子,曹操的精銳主力,一場血戰之後,也打沒了不少,對曹操後續的發展,只怕影響不小。

    何況自己雖然讓出了南陽郡的東北,但自己找曹操要了回扣,汝南郡的南部,自己是不會客氣的。

    現在的汝南郡,情況很是復雜。

    汝南郡最早在袁術的統治下,但現在袁術被曹操趕走了,跑去了壽春。

    汝南郡名義上歸曹操所有,但是汝南的世家們似乎並沒有接受曹操的統治,更像是名義上尊奉朝廷,實際上在進行自治的地區。

    而且正是因為汝南郡的這種特殊情況,黃巾軍余黨,以及里面的一些盜匪流寇,也都聚集于汝南郡,佔據城池。

    《三國演義》里面,劉備在丟了徐州之後,就是在汝南聚集人馬再次起事的。

    只是這次,士頌要提前去佔據這塊特別的地盤了。

    而被士頌看中的地盤,正好便是黃巾賊余黨們的勢力範圍。

    領頭的兩人,正是歷史上響應劉備的號召,在官渡之戰時,襲擊曹操後方的劉闢和龔都。

    而關于他們的歷史記錄也有些矛盾,讓這一塊的地區的局面,顯得越發的混亂。

    《三國志》里面關于汝南黃巾賊的記錄,有兩段。

    第一段是,建安元年的時候︰汝南、潁川黃巾賊何儀、劉闢、龔都、黃邵、何曼等,眾各數萬,初應袁術,又附孫堅。二月,太祖進軍討破之,斬闢、邵等,儀及其眾皆降。

    說是這些人投靠袁術孫堅,佔據地方,被曹操擊敗,劉闢黃邵等人都被殺了。

    但是同樣是《三國志》,建安五年八月,劉闢又出現了。

    “汝南降賊劉闢等叛應紹,略許下。紹使劉備助闢,公使曹仁擊破之。”

    說是在建安五年,官渡大戰的時候,劉闢這些人在劉備的蠱惑下偷襲曹操,被曹仁擊敗,而劉備也就是借著這一場汝南大敗,進入了荊州投靠劉表,佔據新野,三顧茅廬求臥龍,轉變了自己的人生命運。

    在士頌所在的這個時空,曹操在建安元年的時候,也南征過一次,打擊過這些黃巾軍。

    只是那一次,黃巾軍的損失沒有如歷史上那麼大,畢竟現在,士頌的勢力不小,他們跑到汝南郡和荊州交界處,曹操派出掃蕩他們的曹洪,並沒有把他們逼得太急。

    只要他們承認曹操的中央朝廷權威,表示願意听命朝廷中央,便沒有再和他們計較太多。

    至于如何對付這些黃巾軍余黨,士頌想來想去,還是準備先去和他們“洽談”看看。

    若是能直接招安,那是最好,可以免動刀兵。

    若是劉闢龔都等人不同意,自己也不介意拿著黃巾賊的人頭,去朝廷邀功。

    這次對抗曹操,在荊北的各支部隊都有折損,現在不方便繼續調這些部隊去威懾黃巾賊。

    所以,士頌從武陵調來了一支特殊的部隊,那就是五溪蠻營,沙摩柯所部的五千人。

    由他們擔任護衛,保護自己的使者顧徽,前去汝南,面見劉闢。

    其實士頌心中還有一絲猶豫的,在上次關中派衛聞和西涼軍談判,結果直接被西涼軍給斬了,作為最早跟著自己起兵的謀士,士頌不想讓顧徽身陷險地。

    但現在蔣干在益州和龐羲周旋,根本回不來,自己手下中能言善辯的人,就數顧徽了。

    歷史上的劉闢和龔都,因為把汝南獻給了劉備,成功洗白自己的身份,讓他們的歷史評價還不錯。

    但是士頌都在這個時代生活了這麼多年了,歷史上的評價,和現實真人有出入這種基本概念,還是有的。

    黃巾軍出身的人里面,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士頌沒有見過劉闢和龔都,探子收集的情報也不完善,所以士頌再三吩咐沙摩柯,一定要保護好顧徽的安全。

    而沙摩柯也拍著胸脯保證,一定不會讓顧徽少一根毛,士頌這才讓他們前往汝南。

    就在顧徽和沙摩柯離開襄陽的同時,朝廷的使者,或者說曹操的使者,來了。

    來的勉強還算是士頌的老熟人——董昭。

    士頌對這個人的印象十分不好,不論是歷史上,還是自己這個時空中,他董昭都是一心一意幫助曹操控制中央朝廷。

    歷史上的他,更是幫助曹操進封魏王,在曹丕繼位後,更是上躥下跳,積極幫助曹丕篡漢的先鋒。

    所以在曹丕篡漢後,他一直都是曹魏朝廷的重臣。

    就是這樣一個人,當年自己起兵勤王時,卻大言不慚地給漢獻帝說我士頌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

    說我士頌是第二個董卓,堅決反對士頌入關。

    結果他自己,卻暗中幫曹操打通關系,策劃帶著皇帝遷都。

    每當士頌想起這些,自己都覺得諷刺。這世界,不論是在什麼年代,都有這種小人,明明自己在做見不得人的壞事,卻非要賊喊捉賊,污蔑他人以讓自己獲利。

    也不知道是誰給他的勇氣,居然敢來荊州。

    士頌有意給這人難堪,直接讓廖立帶著馬良,潘靭兩個年輕謀士去迎接他。

    這三人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這三人,都是經歷過關中慘敗的三人,當年慘敗而歸後,士頌有總結過原因,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曹操在朝廷中央的內應,阻礙了荊州軍入關的時機。

    若是士頌可以在起兵勤王的第一時間入關,後面曹操根本就沒有搶奪獻帝的機會,更別說會讓荊州軍元氣大傷了。

    而曹操在朝廷最大的內應,就是這個董昭。

    這次董昭頂著朝廷使者的身份來荊州,其實更是想要表達,他來荊州宣讀的聖旨,其實是曹操的意思。

    “且看他曹操,葫蘆里面賣的是什麼藥了。”

    士頌的眼皮不停地跳動,預感到這個董昭,只怕又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好消息。

    喜歡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270章 使者董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270章 使者董昭並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