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第113章 再收流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本章︰第113章 再收流民

    公元一九四年,七月。

    士頌在荊北轟轟烈烈地進行戶籍改革時,曹操再次興兵,東征徐州陶謙。

    說起來,去年曹操便東征過陶謙,曹操自兗州出兵徐州地區,向東南擴展勢力。大軍連下十余城,在彭城和徐州牧陶謙展開激戰,大勝,斬首萬余。

    陶謙退守郯縣,守城不敢出。曹操縱兵殺掠徐州百姓,坑殺數萬人于泗水,泗水為之不流。又進軍取慮城、睢陵、夏丘等縣。曹軍所過,雞犬皆盡,鄉邑無復行人。後因軍糧不濟而退軍。

    今年年初,曹操隱居的父親曹嵩,想離開越來越亂的華縣。就帶著次子曹德與妻妾,打算離開刀兵之地前往曹操的大本營兗州。

    不料,他行蹤泄漏,被陶謙的手下派兵圍住,曹操派兵將接應不及,曹嵩及次子曹德,以及姬妾,皆成了刀下亡魂。

    陶謙殺曹嵩,是有安排的,有計劃的,不是三國演義里面,所謂的手下貪財殺。

    其實說起來,陶謙也是為了徐州境內被曹操屠殺的百姓報仇,但陶謙的這個舉動,徹底激怒了曹操,曹操志在復仇,再次舉兵,東伐陶謙。

    所以,就在士頌攻伐劉表的時候,曹操攻入徐州。

    陶謙部將曹豹和外援劉備屯兵郯東,攔截曹操。士頌擊敗劉表,開始在荊州頒布新法時,雙方還在對峙之中。

    不過,曹操這邊早就放出了消息,徐州境內,雞犬不留,全部給他老爹陪葬。

    曹操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許多百姓無奈,又一次開始逃難。

    而天下大亂之時,他們又能去哪里呢?選來選去,還是都想著投奔荊南而去,而且,听說荊州那邊的戰已經打完了,仁義的士頌士公子,擊敗了坑害難民的惡吏劉表。

    現在,時士公子在治理荊州,所以到了荊州,一定就有活路。

    其實荊北剛剛結束了一場戰爭,人口本就有所減少,即便是士頌出榜安民,暗組的人四下活動,武陵傳語宣傳荊州已經安定。但人口的回流,還是需要時間。

    所以士頌再次提出了,招募難民合理流民,以補充人口的提議。

    對于士頌手下的荊南派系的人馬而言,接收難民,安置難民,已經駕輕就熟。

    所以這次安置難民的事宜,士頌本來準備交給劉巴石韜來處理。

    結果,蒯越卻也提出,他也要幫著安置難民,說是他對荊北比較熟悉,也算是地頭蛇,由他帶人安置難民,會更加得心應手。

    這樣一來,士頌還真就認真思索起來。

    和自己預料的一樣,佔領荊州後,自己手下的派系,明顯發生了變化。

    以蒯越、蔡帽為首的荊州降臣,很自然的抱團。

    而馬玄死後,自己起家的清遠派系里,找不出可以替代馬玄的人物,加上自己和劉巴,就像是秦孝和商鞅的關系,清遠派系的人馬,很自然的加入到了劉巴的荊南派系之中。

    自己的手下,弄了半天,還是三派人馬。

    只是從過去的清遠原從派、荊南派、武陵學院派,變成了荊南派、武陵學院派和荊北派三派人馬。

    救助難民,這種事情,士頌這里已有成例,早已駕輕就熟,不論誰去主理這事,應該都會很順利。

    但事情簡單,功勞卻不小,更要命的是,能在百姓中賺到口碑。

    這就屬于是美差了,蒯越作為荊北派系的代表,要爭這功勛的背後,只怕是希望幫助荊北派系的人,在士頌手下佔據更重要的位置。

    荊北派系新投效過來,大多都是戰敗投降的文武,這時候若是沒有功勞,只怕會被其他文武所輕視。

    士頌明白蒯越的心思,但他總覺得這事情,只怕還不止這麼簡單。

    所以,士頌還是依照慣例,以安置流民的事情很重要為由,召集了諸多文武進行商討。

    而且作為穿越而來的人,他當然知道這次從徐州前來的難民,只是自己接收難民的一個小小前奏而已。

    公元一九四年,東漢興平元年,是一個悲催的年月。

    這一年,中原大地上,除了刀兵四起之外,還天災不斷。

    這一年,中國的土地上,至少死掉了數百萬人口。

    而他士頌,既然穿越而來,他能救下多少,就會救下多少。這也是他執意要盡快拿下荊州的原因,只有這樣,他才能幫助到更多的人,伸大仁大義于天下。

    這,就是士頌的心學之道,這樣,士頌才會心安,才會心里舒服。

    士頌提出,這次由他自己親自主持流民的收納事宜,要求在南陽郡以及江夏郡境內,分別設立五十個和三十個流民營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嘩然。

    士頌的話都還沒有說完,就敢起身懟士頌的,除了廖立,還真沒有別人了。

    讓蒯越、蒯良等荊州降臣,看得一愣一愣的,這士頌竟然是容的下這種人。

    “主公,這次曹操攻入徐州,難民穿過豫州而來,即便人數不少,但最多也就是十數萬人左右。江夏南陽二郡,就地安置也好,像上次一樣,運到荊南也罷。一切按流程辦理,想來會很十分順利,何必布置如此之多的流民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按照以往的規格,我們每個流民屯,可安置三到五萬流民,八十個流民營地,那就是三四十萬人的配額。主公,我們不用建這麼多流民營地。”

    士頌心里當然不爽廖立,但天天被廖立懟,早就習慣了。

    他的心里,早就沒多少厭惡了。他好像知道有人會反對自己,他拿起自己的玉笛隨手一轉,而後微笑說道︰“我夜觀天象多時,今年中原必有大災。等到那時,流民涌入荊州,我們再想去做準備,可就來不及了。”

    明明是知道歷史,卻偏偏要說什麼夜觀天象,但士頌沒辦法,這個年代的人,只能接受這種說法。

    剛被士頌任命為兵曹從事,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按捺不住自己好奇的個性。立刻問道︰“主公還懂星象之術?”

    我當然不懂啊,八卦五行,奇門遁甲,我哪里懂,只不過是扯個由頭忽悠你們而已。

    士頌心里不屑,但嘴巴上卻緊的很,他神情嚴肅,就好像自己真的懂得天象之說一樣,微微點頭承認。

    繼續說道︰“南陽和江夏,只是第一步而已,我估計這次,怕是會有兩三百萬人,涌入荊州。”

    士頌這麼一說,石韜坐不住了,他說道︰“主公,荊南四郡原有人口約莫七八十萬人,後來主公推行各類新法,以武陵蠻為代表的周邊蠻族山民,都下山登記為民,更引來了周圍郡縣的人丁,約莫十數萬人。”

    “而後,去年中原大亂,主公花費錢糧,收留難民,得人口近百萬。如今荊南四郡,已約有兩百萬人口。而今定了荊北,頒布戶籍新法,這幾日,我們和蒯軍師合算各郡人丁兵役,荊北三郡中,估計也有一百多萬人口。合起來我荊襄七郡,就有三百多萬人口了。”

    “荊州是大州不假,荊南四郡富饒也不假,但若是一下子再收留近三百萬人口,讓荊州人口翻倍,主公,我們怕是有心無力啊。”

    “難道讓流民都餓死,還是把他們趕離荊州?這種事情,我干不出來。”士頌听出石韜是在變相的勸自己,希望自己少建一些流民營。但他故意裝傻,就好像石韜真是在給自己算賬似的。

    “主公,若真是有天災在中原發生,除了荊州之外,漢中和蜀中,也是可以接納流民的。讓我荊州一州,養六百多萬人口,只怕是有些為難了。”桓階也覺得士頌的想法太過于了。

    “哼。”廖立冷哼一聲,掃視眾人,而後說道︰“你們啊,心里明明有疑惑,卻扯些有的沒的!治下人口,當然越多越好,若是以主公的新法,接納的流民施行屯田,不說荊北三郡,若是能把荊南四郡開發好,別說六百萬人口,一千萬人口都能養的下。”

    然後,廖立對著士頌問道︰“主要的問題是,不知道主公的觀星之法準不準。若是我們建立了諸多的屯田地點,浪費了人力物力。結果,卻沒有那麼多流民來荊州,我們豈不是白費力氣,讓天下人恥笑。”

    難得,廖立對了一回士頌的胃口,這時候,你們這些人不就是想問這話嗎?

    士頌環視一圈,而後說了個故事。

    “一條河的兩岸,有兩個村莊,兩個村的村長,同時得到了上天的示警,說是會發大水。”

    “一開始呢,兩個村的村長,都帶著自己的村民修建堤壩,準備防水。可是奇怪的是,整個夏季,居然是一滴水都沒落下,村民們都指責村長。”

    “到了第二年,兩位村長又做了同樣的夢,會有大水。這一次,西村的村民和村長都沒有當一回事,而東村的村長勸動了他的村民,將去年的堤壩又加固了一遍,提升了不少高度。可是第二年,還是沒有下雨。”

    “到了第三年,上天沒有給他們警示,而河的上游,連綿暴雨下了一個月。等到洪峰涌到當地時,西村的人,連逃命的機會都沒有了。”

    蒯越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說道︰“主公的意思是,不論這預警準確不準確,我們做好了準備,不過是辛勞一場。若是真的發生了,而我們沒有準備,那我們的麻煩就大了。”

    “況且,若是真的發生了天災,中原各地的難民,第一選擇必定是荊州,我們這幾年在武陵傳語上的宣傳,早就深入人心。一旦發生大的災害,流民們本能會選擇前來荊州,想要前往荊南。”劉巴的意思,看來也是對士頌表示支持的。

    既然兩個派系的領軍人物松口了,士頌接著說道︰“再說了,即便沒有天災,天下人憑什麼恥笑我?笑我懷著一顆仁義之心,去做好接納難民的準備嗎?他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既然如此,不知道主公打算做多大的準備?”石韜顯然權衡清楚了。即便是這事情不成,這些流民營,也可以在以後,作為吸引人口前來荊州的安置點。

    士頌的嘴角露出了他常有的狡猾笑容,說道︰“南陽郡和江夏郡的難民分為兩條路,一路南下夏口,坐船到長沙,一路到江陵上船,過江到武陵。然後從武陵長沙一起向南到零陵、桂陽兩郡。”

    “至于荊南四郡,各郡太守在各自治下,修建四十個大型屯田營,每個屯田營至少給我按三萬人的標準來修建,修大一些更好。”

    “江北嘛,南郡境內,給我修建六十個屯田營,新招募的軍隊,荊州的降兵,暫時全部投入到屯田營的修建中去。另外,派人去武陵學院告訴那些學生,就說我士頌夜觀天象,中原今年必有大災,怕會有流民進入荊州,讓他們做好準備。”士頌看裴潛有話想說,抬手示意他不要說話。

    士頌知道,裴潛是怕自己的夜觀天象沒有成功,成為那些文人的笑話,但是士頌很自信。

    不但如此,他甚至讓武陵傳語把這些消息也都傳入中原。

    別的不說,曹操攻入徐州之後,大批大批的徐州百姓南下,目的地很明確,那就是去荊州。

    所以士頌必須讓北方的百姓知道,荊州這邊,正在接收流民。

    喜歡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113章 再收流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第113章 再收流民並對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