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頌連夜離開交趾郡,走小路直撲清遠。
沿路的交州軍,哪里敢阻攔。
沒有幾天,士頌便將人馬帶到了清遠。
他留下顧徽、邢道榮在這里,負責一萬多人的整休。並處理後續在交州購買糧草的事宜,讓他們年後,再押運購買的糧草,一起返回荊南。
自己則帶著頌衛營還有親衛營,繼續北上趕路。
這樣輕車簡從的趕路,加上荊南四郡之間的馳道已具規模,士頌一行,從清遠回到武陵郡城,前後不過五日。這還是士頌沿路視察了幾處屯田營後,所用的時間。
回到武陵,士頌根本不準備休息,當即請來劉巴、馬玄、石韜三人。詢問自己不在荊南這段時間,荊南的民生狀況。
劉巴暗中觀察士頌了半天,看出士頌心里有事。現在又自己和馬玄、石韜叫來,明顯是準備有大動作。
劉巴對石韜使了個眼色,石韜會意,稟告道︰“主公,荊南民生,一切正常。今年秋收後,按我荊南新法,將荊南治下各縣的產糧最多者,授予了文散官的官職。另外,還有不少荊南大戶,在秋收後為自家捐了更大的文散官官職。”
士頌點點頭,說道︰“這麼說,我們又可以囤積不少糧草了。流民的安頓和新法的宣傳,進行的如何了?”
劉巴回道︰“荊南新法已經施行數年,早就有了定式。荊南百姓也已適應,南渡來避戰亂的流民,在流民屯中對新法也多有听聞,不少流民屯都主動請求將軍府,讓他們這些流民屯也盡早施行新法。”
“如此甚好。”士頌露出了笑容。
百姓安定,那就能從容征兵訓練,有優質兵源,那自己就有了爭天下的資本。
他們三人也從士頌發出的文書中,大概知道交趾郡城發生的事情。
劉巴心里有些不安,畢竟是他帶頭找到劉熙,希望借士燮來促成士頌和楊家的婚事。
結果沒有想到,士燮居然想要借這個由頭支開士頌,佔據荊南。而士頌也不知道怎麼了,居然當面和士燮翻臉,帶著人馬沖出交趾郡城。
劉巴說道︰“主公,請劉熙大師寫信給士府君的人是我,臣下以為,主公若是能娶得楊家的女兒,必定有助于我荊南往後的發展,可惜沒有想到,最後鬧成了這樣。”
劉巴的話,讓士頌有些尷尬,說道︰“子初先生當然是好意,我在交趾郡城的時候,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腦子忽然就犯渾了,走在半路,我就後悔了。”
“在清遠的時候,我一面寫信告訴你們。然後也給父親寫了一封認錯的書信,郁林郡北面幾縣我是不要了,交州的糧食嘛,父親還是願意讓我花錢購買的。”
“我听說士府君特地在交州招募了五萬新兵,開始差人訓練了,這五萬人練成之時。只怕就是交州停止給我荊南供應糧草的時候吧。”馬玄的話,讓現場的氣氛很壓抑。
“交州方面,我們還是小心布防吧,我們絕對不能先動手。若是交州有人想要攻入荊南,我也絕對不會客氣。”士頌說的很堅決。
“交州新兵形成戰力,只怕還需要時間,但是江北面那位,覬覦荊南可不只一兩年了。趁著主公不在,他們已經在江陵城東面,新修了一座水寨,派出戰船往來于大江之上,當著往來商隊的面進行演練。其余各部軍隊紛紛南移,只怕已經在做渡江南下的準備了。”馬玄說完,又微微咳嗽了數聲。
士頌南下平定日南之亂,中原的諸侯們也沒有閑著。
袁紹和公孫瓚在龍湊和巨馬水連番鏖戰,三國演義里面的老實人陶謙,居然也帶著人馬響應袁術,北上偷襲袁紹。
結果陶謙的徐州軍,被袁紹和曹操的聯兵堵住,一頓好揍。
而袁術自己,則趁著揚州刺史陳溫新死,將袁紹派來揚州牧袁遺打敗,佔據揚州,並上表朝廷,讓自己的心腹陳 為揚州刺史。
自家對面的劉表,則正是借這個機會,真正掌握了先前被袁術掌控的南郡。劉表遣使進貢朝廷,被封為鎮南將軍、荊州牧,成武侯,這也讓劉表有了南下收拾荊南的機會和動力。
“不僅如此,劉表還派人來武陵。想要把宋忠、綦毋 等名儒接回襄陽,被我以武陵學院最近事務繁重給拖住了,但是這些人就賴在武陵不走了,說是什麼時候接上宋忠和綦毋 ,什麼時候回襄陽。真是無賴之極。”石韜笑著說著劉表的小伎倆,笑容後面,多少也對這些使者無可奈何。
士頌拍手笑道︰“嘿,那不正好。”
“說句實話吧,南面父親擺明了要支持三哥,只要他們不動手北上,我一時間也沒有機會掌控交州。”
“但也不能就這麼等著,一旦交州新兵形成戰力,只怕是會和劉表聯手來攻。與其到時候處處被動,不如我主動出擊,我準備明年開春後,便找機會起兵北渡,趕走劉表,完全有我來掌控荊州九郡。”
“明年就起兵北上,會不會有些倉促了?”石韜來荊南不久,即便是知道士頌有心北上,但還是覺得有些急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士頌擺擺手說道︰“以前,我對荊南新軍的戰力有些拿不準。這次南下,讓我見識到了我荊南軍的強悍,劉表手上的兵是什麼情況,我再清楚不過,八萬荊南軍,拿下荊北五郡,完全沒有問題。”
馬玄附和道︰“我本來預計主公今年便會北上,結果卻出了大量流民南下和日南郡叛亂之事。如今糧草齊備,民心安定,確實是北上的好機會。”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劉巴拱拱手,說道︰“既然決定明年開春後出兵北上,還請主公多派探子北上,打听荊北五郡的情報。”
“荊北水軍多有演練,而我荊南水軍,卻多是在水寨中演練。還請主公讓馮習、潘璋等水軍將領,多率領水軍走出水寨,到大江之上演練。荊州水師提督蔡瑁,據說乃是水戰大家,若是我軍水戰失利,後續計劃都是虛設。”
“子初先生言之有理,就依先生之意。多派探子北上打听情報,同時各部加緊訓練,等明年開春,便全軍進入戰備,準備出兵。”
休息數日後,士頌陸續會見了荊南文武,對荊南軍政各項事務的情況,有了把握。
他在自己心里演算數次,怎麼算,自己都能輕松拿下荊北諸郡。
但士頌也不停的告誡自己,兵者,凶也,決不能掉以輕心。
為了換換心情,幾日後,士頌帶著周平、易欣二人喬裝來到武陵學院。
他想要以一個普通學子的身份,來體驗體驗自己一手創辦的武陵學院。
武陵學院,完全按後世大學城的概念,進行設計布局。加上這個時代的人們對禮法的堅持,這里,就算是走在武陵學院的商業街上,士頌依舊能感受到迎面撲來的一股學術氣息。
就連商業街上練攤的小販,賣的不是筆墨紙硯,就是印刷廠里新出的書籍。
最讓士頌吃驚的是,居然一個賣糕點的商販,手里居然也拿著劉巴編撰的荊南新法,在認真研究。這倒是讓士頌連連稱奇了。
書院商業街的中央,是士頌自己出錢修建的百家爭鳴館。
說是茶館,但是誰都知道,這茶館的背後是士頌。茶館樓高三層,一樓中央乃是百家講台,供給各名家在這里演講自家的學術理念,甚至是在台上進行辯論。
一樓、二樓周邊,則滿是坐席,供給學子茶客們听講。
三樓,則是單獨隔開,設為雅座,提供給名儒大家們在里面交流。
今天,在百家爭鳴館的講台上,宋忠、繁欽、謝該、潁容、嚴 等儒學大家都在,武陵學院里,帶著荊南將軍府散官官職在身的名儒,幾乎都在。
若不是有一個俊朗的年輕人,在台上和他們對陣,士頌還以為今天的百家爭鳴館,會成為所謂的今文古文之爭。
雖然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誰,但就看這人的氣場,士頌也認定這人必定是三國名人。
“儒學要義,在于仁義,乃是治世之法器。然黃巾賊後,中原動亂,董卓之後,朝綱不振。如今天下,已同春秋戰國之勢,一味秉持儒家,取亡之道也!”
“狂妄之徒!”嚴 乃是儒學大家,寫了多部儒家經典。除了在武陵學院當講師之外,也是荊南將軍府的幕僚,劉熙今天不在,在場諸人之中便以他為尊。
“曼才先生不必動怒,這人不知讀何經典,不通我儒家禮法,不過是想借此謬論,在武陵書院博個名聲罷了。”繁欽輕蔑笑道。
結果這位年輕人一點也不在意眾人看法,直接說自己就是圖名利才來荊南。
“名利,名利,有名才有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我有真才實學,當然能博得名利。”
接著,這里繼續說道︰“而一些迂腐書生,區區于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又有何利于興國安邦。”
這話,就是在借機諷刺嚴峻、繁欽二人了。
而同樣是為《春秋左氏》作疏通解釋的謝該,心里自然不快,冷哼道︰“既然我等是區區于筆硯之間的腐儒,不知閣下,又是學的哪家本領。”
那年輕人,身長八尺有余,面容俊朗。
听到謝該提問,他笑道︰“如今天下,群雄並起,割據一方,正是縱橫捭闔之時,蔣干不才,學的正是縱橫之術。”
“噗。”士頌的茶沒有咽下去,就這樣噴了出來。
還好他坐在樓上雅間,沒有引起台上諸位儒學家的注意,不然就被人認出來了。
士頌是萬萬沒想到,獨自上台,舌戰群儒的那位,居然是盜書的蔣干。
而蔣干,居然這麼的高大帥氣,和自己印象中的蔣干,完全對不上號。
“甦秦、張儀之徒,逞口舌之能,欺世盜名。你說儒家不能定亂世,難道你蔣干,就想憑一張利口,來安定天下嗎?”宋忠是最早被士頌請到武陵學院的,自詡學院的開創者,顯得有些趾高氣昂。
蔣干哈哈一笑,說道︰“甦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國之謀,乃一世之豪杰。方今天下大亂,安天下已無可能,若要爭天下,則必得在縱橫捭闔之間,佔得先機。我縱橫之術,正是取天下的利器。”
听到這里,士頌總算是明白,蔣干是在和這些人在爭什麼。
他們在爭縱橫家和儒家,誰更有利于方今諸侯爭霸的局面。
潁容的臉色,已經比上次見士頌的時候要好的多。
荊南物資充足,又有荊南將軍府的供養,他們這些儒學大家,尤其是潁容這人,頂著楊家門生的名頭在荊南混的越來越好,只怕是不會像歷史上那樣,死在饑寒交迫之中了。
他看到蔣干一臉自得之色,潁容笑道︰“蔣公子所言,乃是王道權謀,而我荊南,則是仁義之地。你難道不知士荊南收留難民時所言。唯有義盡,所以仁至,只怕是蔣公子的縱橫欺詐之術,在荊南無用武之地啊。”
蔣干笑道︰“非也,如今的荊南,正需要蔣某人。”
看蔣干那般自信,士頌也起了好奇之心。
喜歡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