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山谷深處,霧氣常年縈繞,卻掩不住山腹內一座大廳的肅殺之氣。大廳最顯眼處,擺著一座巨大的沙盤,黑褐色的細沙勾勒出大宛國的每一寸輪廓——連綿的山脈用青灰色石塊堆疊,蜿蜒的江河以銀線瓖嵌,甚至連散落的村莊都用小木牌標記得清清楚楚,大宛國的地形山貌、江流水河乃至集鎮村落,盡在這方寸之間。沙盤旁的大廳正中,掛著一幅與之對應的巨幅地圖,墨跡勾勒的線條與沙盤遙相呼應,將戰局的脈絡鋪展在所有人眼前。
指揮台上端坐著一個中年男子,身形清瘦,面容算不上魁梧,眉宇間卻透著一股久經磨礪的剛毅。他手中握著一根細長的教鞭,低沉的聲音透過空氣傳遍大廳,每一個字都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他便是甄小慶。
“戰王的意思是,我們不能再被動防守,要主動出擊,直搗黃龍,一舉消滅這股倭寇!”甄小慶的教鞭在沙盤上重重一頓,指向了倭寇盤踞的海灣地帶。他的眼神銳利如鷹,仿佛能穿透層層霧氣,直視敵人的心髒。
大廳內的將領們聞言,皆是精神一振。他們知道,甄小慶不僅是戰王的智囊,更是這場戰役的關鍵人物。他的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大宛國的命運。
“可是,甄先生,”一名將領猶豫道,“倭寇狡猾,且擅長海戰,我們若主動出擊,恐怕……”
“沒有什麼可怕!”甄小慶打斷了他的話,語氣堅定,“我們有戰王的英明領導,有眾位將士的英勇無畏,還有這沙盤和地圖為我們指明方向。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將領們聞言,皆是熱血沸騰,紛紛表示願意追隨甄小慶,共同為剿滅倭寇、保衛大宛而戰。
三年前,甄小慶還是個初出茅廬的青年,在與小本子的浴血奮戰中,與付戰相識。那時的他雖年輕,卻已在戰火中練就了敏銳的洞察力。一次深夜交談,付戰至今記憶猶新——甄小慶談及當前局勢,條理清晰,目光銳利,直指要害。“目前小本子全國兵力不過三十萬,”他當時眉頭緊鎖,語氣里滿是痛惜,“而侵入大宛國的不過十萬兵馬。可惜啊,大宛國朝政腐敗,竟不戰而降。若是我國那三十萬軍隊能殊死抵抗,憑借地利人和,未必沒有勝算。”
正是這番透徹的分析和不凡的談吐,讓付戰認定他是可塑之才,破格提拔他為軍中謀士。如今,昔日的青年已在戰火中沉澱為能獨當一面的指揮者。
此刻,甄小慶的教鞭指向沙盤上的一處城鎮,木牌上清晰地刻著“豐城”二字。“這里是豐城,”他聲音不高,卻足以讓在場的將領們屏息凝神,“小本子在此駐軍約一萬,另有皇家軍三萬依附,總兵力約四萬。”
教鞭微微一頓,他環視四周“我們以六萬兵馬合圍此城,但圍而不攻。”
話音剛落,旁邊一位身材魁梧的將領趙虎眼楮一亮,忍不住開口“甄先生,這是圍點打援之計?”
甄小慶頷首,教鞭隨即劃向豐城周邊的兩處地點“豐城被圍,敵軍在余慶、佟城的駐軍必定出兵救援。他們的必經之路,就在這里。”教鞭重重敲在沙盤上一條被標記為“狼牙關”的狹窄通道,“我們在此設伏,以逸待勞。”
一位護國軍的將軍按捺不住激動,往前一步道“若是此役能成,不僅能殲滅來援的數萬敵軍,更能重創小本子在大宛國的根基,動搖他們的軍心!”
甄小慶看著沙盤上的局勢,教鞭在豐城與狼牙關之間輕輕滑動,目光深邃“正是。圍點是餌,打援才是目的。豐城之敵被困,余慶、佟城必救,這便是我們的機會。”
大廳內一片寂靜,只有將領們粗重的呼吸聲和目光在沙盤與地圖間流轉的專注。蕩山谷的霧氣仍在繚繞,但這座大廳里,一場決定戰局走向的謀劃,已悄然成型。
趙虎緊握著虎符,仿佛能感受到戰王的決心與期待,他聲音堅定“末將明白,定不負戰王所托!”
其他將領也紛紛表態,誓要在此次戰役中立下戰功,為大宛國的安寧貢獻自己的力量。
甄小慶微微點頭,目光中透露出贊許“好,諸位將軍,此次戰役關乎我大宛國的未來,望諸位能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將領們齊聲應和,士氣高漲,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隨著戰王的一聲令下,護國軍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即將拉開序幕。
喜歡穿越成王妃救夫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成王妃救夫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