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羅不辭取下架上鑌鐵槍,作勢就要出帳,武思惟敏銳地按住他的小臂,眼中精芒陡閃“義夫,豈不聞兵交,使在其間者可也?使者不可輕斬,此乃大忌!”
羅不辭死死盯著武思惟,眼中血絲密布,呼哧喘著粗氣,胸膛急劇起伏,顯然是急欲對張峰殺之後快。
然而,他也知道戰場上的規矩,雖不甘,但為免日後交戰毫無轉圜余地,那握槍的手還是一寸寸地松開。
武思惟微微頷首,拍了拍他的手臂,將那鑌鐵槍重新放回武器架上。
“看在那位襄王的面子上,且問問他們前來所為何事。”他安撫了一句,轉身吩咐軍士,“先去傳兩軍諸將來此候命,再讓他們進來。”
“是!”軍士領命離去。
帳簾再起時,秋陽潑金,六道身影逆光而入。
何文俊青衫磊落,目似寒星,步履從容,袍袖垂風,面對滿帳刀戟般的敵意,神色依舊澹然,如觀庭前落花,唯有指尖在袖底微微一捻那份勸降書,透出三分審慎。
其後張峰玄甲如墨,魁偉身軀好似山峙淵𦨴,肩上那桿凶名赫赫的方天畫戟,戟尖寒光與地上枯葉同時被風卷起,虎目漫掃間,與帳內十數名將領一觸即離,卻滿含蔑視。
秦光、楚江、閻洛、卞承如幽魂附形,右手按住劍柄,左手緊扣袖箭,沉默如淵,站位看似隨意,卻隱隱封鎖了所有可能威脅到何張二人的角度。
帳內一時寂靜無聲,何文俊對著帥案後的兩人拱手,清越之音不卑不亢“冀北何文俊,奉襄王及主公鈞命,謁見二位將軍。”
“呵呵,何先生,你倒是好膽量!”羅不辭冷笑一聲,目光死釘在張峰臉上,毫不掩飾眼中的恨意,“竟敢帶著這個屠夫來見本將?”
張峰眉毛一挑,就要發作,卻感覺手背被人輕輕觸踫了一下,他看了何文俊一眼,想起臨走時項謹的再三囑托,嘴角一扯,壓下胸中火氣,終究忍住沒吭聲,只是再看羅不辭,嘴角的弧度帶上了一絲譏誚。
“羅將軍此言差矣!”何文俊淡然一笑,恍若未覺那抹森然殺機,“在下不知屠夫二字有何根據,張將軍乃我軍中大將,更是我家主公的生死兄弟,此行奉襄王之命護衛在下,也是表明我主對此次會晤的誠意與重視。”
他再度拱手,說道,“身份不明,分量不足之人,豈敢來叨擾二位將軍,商討關乎北地格局的重事?”
羅不辭還要再說,卻被武思惟搶了先“好了,何先生,我們與你冀北本為仇敵,今日願意見你們,也是看在襄王往日為國為民的名聲。”
他頓了頓,示意羅不辭稍安勿躁,又繼續問何文俊,“你說商討北地格局,此話何意?”
“二位請看。”何文俊將袖中竹筒拿出,笑道,“襄王與我主心系百姓,亦不忍兩位將軍與虎謀皮,英雄無路,故遣我等為二位將軍,也為冀西三郡數萬將士,指一條明路,送一份前程。”
有親衛上前接過竹筒,奉于帥案。武思惟接過打開,拿出密信,與羅不辭一同觀看。
很快,羅不辭先看完,啪的一下拍案而起“我等敬他蕭奉業往日賢名,他竟如此輕視我等,什麼前程明路,說得好听,無非是在為他徒弟鋪路!讓我等向他項瞻小兒投降?是做他階下之囚?還是搖尾乞憐的走狗?”
帳內諸將聞言,不由面面相覷,幾乎同時往前邁出一步,甲葉踫撞之聲驟急,有幾人腰間佩劍已經隱隱出鞘半寸,殺氣如沸湯潑雪。
張峰眼楮微眯,眸中寒光陡盛,方天畫戟刷的一下插入地中,周身煞氣凜冽,猶如三九朔風,秦光等人亦是氣息凝沉,蓄勢待發。
“且慢!”何文俊的聲音陡然拔高,清越如鶴唳,他按下身旁幾人,毫無懼色地掃過帳內諸將,迎著羅不辭和武思惟逼視的目光,嘴角甚至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羅將軍此言差矣!”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炬,直逼羅不辭,“「階下之囚」?「搖尾乞憐」?何其謬也!襄王所求,非二位將軍「臣服」,而是「歸附」!”
“哼,巧舌如簧,這有何不同?”武思惟也語帶譏誚。
“自是天壤之別!”何文俊聲音朗朗,引經據典,揮斥方遒,“昔者太公輔周,非囚于文王,乃是助明主,成就八百年基業,兵仙佐漢,非屈于高祖,乃裂土封王,名垂青史,此謂「識時務者為俊杰,通機變者為英雄」!”
他頓了頓,盯著羅武二人陰沉的臉,“而不是與方令舟那等腌 小人,狼狽為奸!”
武思惟雙眉緊皺,羅不辭卻是微微一怔,不自覺摸了摸胸口那封方令舟的信箋,問“你這話何意?”
“哼,二位都是當世名將,卻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竟不知他方令舟昔日為惡,罄竹難書?”何文俊冷笑一聲,“二位可還記得順天十三年,賈淼奉命剿匪,引得朝堂傾軋,劉閔加開策試,補充官員,卻不料無數趕考學子,死于非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帳內頓起一陣竊竊私語,何文俊當即將方令舟昔日惡行一一講述。
看著羅武二人震驚的臉,又趁熱打鐵,繼續說道“襄王心懷蒼生,德配天地,我主少年成名,雄才大略,他師徒二人都志在戡平亂世,廓清寰宇,再造太平,我冀北軍民歸心,甲兵精銳,此乃天命所歸之勢!”
說著,突然側身指向帳外,話鋒一轉“三秋大忙,在下一路走來,見百姓在刀兵間隙搶收,在戰火之中播種,為何?只因他們心中尚存一絲希望,祈戰亂早歇,盼來歲倉廩有粟,望妻兒得庇于茅檐之下!”
隨即又猛地指向羅不辭和武思惟,“而你們,手握十萬雄兵,佔據三郡之地,一言決,一語斷,是令十萬兒郎續陷無休殺劫,三郡之地淪為焦土?亦或願擎旌旗,護一方生民,予這北地黎庶一縷太平熹微?”
他目光灼灼,“襄王與我主誠意相邀,亦是念及二位昔日跟隨劉武烈平定北方之亂,胸中尚有大義,若二位如他方令舟、高順之流,就算主動來投,換來的,也不過一刀而已!”
說著,又拱了拱手,“若二位願率部歸附冀北,則仍為一方統帥,領本部人馬,旗號可存,三軍得保,百姓安居!“
"他日掃平群雄,安定九州,二位將軍之功,當銘于首勛,封侯拜將,青史標名,豈不遠勝如今在這亂世漩渦中,裹挾著不斷廝殺,最終落得個身死名裂、基業盡毀的下場?!”
他最後一句,如同洪鐘大呂,震得帳內嗡嗡作響“是繼續做他人棋局中的棋子,惶惶不可終日,還是做執棋者,與我冀北一同,共弈這安定北地、再造乾坤的大棋局?二位將軍,該當何決?”
喜歡大召榮耀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召榮耀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