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徐致遠對著耳朵狂罵一通,黎衛彬其實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畢竟這一次他提議的方案確實太過匪夷所思了一些,如果不是他自己能夠提前預知到光伏企業的發展趨勢,鐵定也不敢這麼干。
當初高新區落地,為了招攬這些企業,黃江市不說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差不多撓破頭皮了。
現在他大手一揮,直接要把將近一半的企業分流出去。
這種決定做出來,被罵自然是難免的事情。
“領導,這個事情一兩句話說不清楚。”
“您看要麼我去您那邊當面跟您做一個比較詳細的匯報。”
辦公室里。
黎衛彬深吸了口氣。
定了定心神才壯著膽子說道。
如果有人在辦公室里,肯定要被嚇一跳。
畢竟現在徐致遠正在氣頭上,敢頂著領導的怒火說這種話可沒幾個人。
果然。
一听他這句話,話筒另一頭的徐致遠直接就炸了。
“匯報?”
“匯報什麼?匯報你黎衛彬是吃了什麼熊心豹子膽,要把企業從高新區趕出去嗎?”
“……”
說完這兩句話,徐致遠緊接著又狂罵了一通。
期間黎衛彬也不敢說話,只能硬著頭皮等這一位罵痛快了,這才小心翼翼地開口道︰“您批評的是,這個事情確實是我欠考慮。”
“不過我仍然堅持這個意見,高新區現在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不符合我們對高新區的發展定位,我個人認為這個動作遲早都要做。”
“晚做不如早做,越晚的話損失會越大,而且影響也越大。”
深吸了口氣。
黎衛彬趁著徐致遠停下來的空隙,幾乎是一口氣就把自己的想法說完。
令他松了一口氣的是,隨著他的話音落下,話筒里居然沒有傳來徐致遠罵娘的聲音。
過了好一會兒才听到冷冷的一到聲音傳了過來。
“明天上午10點鐘,我在辦公室等你。”
緊接著話筒里就傳來一陣盲音。
而放下手里的話筒以後,黎衛彬也察覺到自己的手心早就被汗漬浸透了。
看來有人比他還快啊!
辦公室里。
放下話筒。
黎衛彬點了根煙直起身子,隨即走到窗戶邊上盯著外面的松樹暗暗想到。
很顯然,徐致遠之所以這麼快就能接到消息,而且直接鎖定到他身上,必然是有人通過某個渠道把消息傳遞到了領導耳朵里。
到底是某個人還是某些人雖然不好確定,但是必然是有人在盯著他。
事情不好辦啊。
都是些吃飽了撐的沒事干的混賬玩意兒。
眼下黃江的經濟形勢怎麼樣,明眼人一眼便知。
連市里的經濟都尚且如此,更何況一個不成氣候的高新區。
深吸了口氣,黎衛彬也沒多想。
他畢竟也不是當年初入仕途的小年輕,這麼多年在官場見慣了扯後腿跟下黑手的勾當,出現這種情況自然不會覺得稀奇。
不過明天這個談話怎麼說服徐致遠支持他的想法,今天晚上恐怕要熬夜好好想一想了。
翌日一早。
黎衛彬連早飯都顧不上吃就直奔省城。
“領導,您先吃兩口吧。”
車子里。
秘書熊秀財遞過來兩個包子和兩個雞蛋,另外就是一杯南瓜粥。
雖然剛剛上任還不到一個月,不過熊秀財已經基本上摸清楚了黎衛彬的生活習慣,連口味也從潘瑞那邊打听的差不多。
比如吃早餐這件小事情,黎衛彬最常用的餐點是水煮雞蛋,而不是茶葉蛋,而且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每天早上兩個是雷打不動。
另外黎衛彬很少喝豆漿,而是比較偏愛南瓜粥和紅薯粥,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有包子就吃包子,沒有包子才會選擇吃白面饅頭。
很快。
車子到了省委省政府大院後。
黎衛彬推開門下車,讓秘書司機在下面等著,自己立馬直奔樓上的辦公室。
結果剛上樓,他老遠就看到林清泉拿著一個檔案袋站在大廳里跟人寒暄,定神一看這才發現跟林清泉說話的正是省委組織部長朱智昕。
“朱部長好!”
跟朱智昕打了聲招呼,黎衛彬又跟林清泉點了點頭。
“喲,是小黎啊。”
“這麼早就過來了,早飯都沒吃吧。”
相比于前任徐致遠,朱智昕這位新任江南組織一把手其實更為和顏悅色,不過黎衛彬跟這一位還真不是十分熟悉。
“朱部長,在車上隨便吃了點。”
聞言點了點頭,朱智昕估計也是有事情要跟林清泉交代,倒是沒有多問。
見狀黎衛彬自然很識趣,簡單說了兩句就先上樓去了。
片刻後。
跟著徐致遠的秘書敲開門進入辦公室。
看到這一位在打電話,黎衛彬也只好站在辦公桌不遠處規規矩矩地等著,一直到過了好幾分鐘才看到徐致遠放下話筒朝秘書招了招手。
跟秘書吩咐了幾句話後,徐致遠才總算是把注意力放到了黎衛彬身上。
“來的挺早,坐吧,今天我倒要听听你黎衛彬有什麼高見。”
“小吳你給他弄杯茶過來。”
聞言秘書小吳轉過身跟黎衛彬點了點頭,隨即就推門而出。
而屋子里。
黎衛彬則依言坐到了徐致遠身側的沙發上,隨即就從公文包里拿出來兩份材料。
一份是黃江市高新區的最新概況總結。
另一份則是這一次采取企業分流措施的詳細推進方案。
把材料恭恭敬敬地放到徐致遠面前,他這才開始陳述自己的想法。
相比于此前在話筒里,這一次黎衛彬事先有了準備,整個內容自然是陳述得極為詳細。
“那按照你的意思,黃江市的高新區以後是要做光伏產業園了?”
“你有什麼依據能夠判斷未來光伏產業一定能迎來一個發展的高峰期?”
對于徐致遠的這個問題,黎衛彬顯然也不是沒有準備。
聞言當即就從公文包里再次拿出來一份材料,正是他這段時間一直在準備的東西,內容則是整個光伏產業的發展情況和發展態勢,里面極為詳細地概括了國內外光伏產業的發展情況以及目前所處的階段。
同時結合國內外的大量政策性和貿易性文件以及規定分析了國內光伏產業發展的趨勢。
極快地把這份材料翻閱了一遍。
徐致遠雖然沒有立馬開口,但是心底已經暗暗點了點頭。
先不說黎衛彬的觀點和分析正確與否,就憑黎衛彬這份做事情的態度和嚴謹,他就知道黎衛彬的做法未必就一定是錯誤的。
官場上拍腦袋做決定的領導很多,像黎衛彬這樣事事較真,又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小心求證,科學推理的干部很少。
實際上黎衛彬並不知道,昨天通完電話之後,徐致遠立馬就聯系了省里幾個省直機關部門的負責人,也打電話到科研院所跟高校的幾個知名學者那里詢問了光伏產業的情況。
而從他得到的信息來看,黎衛彬的這份報告基本上都是符合事實的,而且關于光伏產業發展趨勢的推理也很科學。
但是他今天要听的不是這個。
而是黎衛彬提出來的那個所謂省市縣三級聯動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