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黃江市委書記,一把手,劉坤元並沒有居住在市委辦安排的住房里,而是跟黎衛彬一樣在黃江市東街口後面的一條巷子里買了一棟兩層高的小樓。
實際上東街口這邊並不屬于市中心。
恰恰相反甚至有些偏僻,不知道是因為這里更加遠離喧鬧的人群,還是因為這邊的環境更加接近自然的原因,東街口這邊居住的市領導不在少數。
除了劉坤元以外,以前葉蕾也居住在這邊,另外還有其他的幾個領導也把住家安排在了這里。
所以在黃江市一直都有一個說法,認為東街口沒有市委大院之名,卻有市委大院之實。
因為提前打了電話的緣故。
傍晚6點鐘左右,黎衛彬趕到劉家門口的時候,門口的大門赫然早就已經大開,顯然是為了迎接他這位頭一次上門拜訪的客人。
“劉書記,何老師,勞煩您二位在這里等我,愧不敢當啊。”
得知劉坤元跟他老婆何永蓮專門在院子里等著自己,黎衛彬自然有些受寵若驚。
何永蓮的年紀比劉坤元稍微小兩歲,保養的很不錯,47歲的年紀看起來只有剛剛四十出頭的樣子。
目前何永蓮也是接受組織的安置在黃江市的一所職業學院里面做行政人員。
老實說。
如果不是今天這一趟沒辦法直接省掉的話,他確實不想在私底下跟劉坤元見面,更別提上門拜訪。
在院子里寒暄了幾句後。
幾人就進了屋子。
劉家的這棟樓其實不大,雖然看起來是兩層高的小樓,但是佔地面積約莫只有八十平左右,兩層樓加起來也不到200平的樣子,這還包括門口那個小院。
以劉坤元的身份,住這樣的一套房子自然算不上奢侈。
“坐,嘗嘗這個茶吧。”
“我听忠華同志說你喜歡喝茶,得知你要過來特意泡了這麼一壺。”
“不過你下次來就不要帶這麼多東西了。”
劉坤元並沒有帶黎衛彬進客廳,而是帶著黎衛彬參觀了一下自家的這棟樓之後,隨即就直接把人領進了位于二樓的書房里。
知道兩人有事情要談,何永蓮送了兩盤水果進來以後就直接下樓了。
“麻煩書記了。”
“畢竟是第一次到您這邊來,空著手也不好。”
“老話說得好,上門不空手,空手不上門嘛,也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
黎衛彬倒是沒說假話。
這一次來劉坤元這邊,他雖然帶了大大小小三四個手提袋子,但是確實都不算貴重之物。
除了煙酒這兩種迎來送往常見的東西以外,剩下的兩個袋子里面,一個是從老家豐水縣那邊帶過來的山珍,比如野菌菇,野山菜這些,另外一個禮盒里面則是之前從燕宏那里順過來的兩瓶茶葉。
當然,這兩罐茶葉並非是燕宏從洪老那邊順過來的,而是燕宏去南邊考察投資項目專門買的白茶。
聞言劉坤元也沒有說什麼,只是招呼黎衛彬喝了口茶,隨即才感嘆道︰
“其實看到你我越發感覺到自己虛度了好光陰,我這幾年在黃江任職,總體上還是有問題的,而且問題不小,尤其是高新區那邊,現實比理想更殘酷啊。”
突然听到這麼一句話。
黎衛彬自然不由得暗暗皺了皺眉頭。
心底也在感慨劉坤元的談話藝術。
劉坤元這兩句話看似是在總結自己的得失,而且把他這個市委書記的身段放得極低,實際上恐怕是在暗示他不要做得太過分。
畢竟作為一把手,他劉坤元能把身段擱在這個位置上已經實屬難得了。
其實劉坤元的這種反應他也有所預料。
這次劉坤元看似受到了重大打擊,實際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
最起碼,高新區的問題暴雷,一方面等于是揭開了問題的蓋子,這樣一來就等于是引爆了一顆定時炸彈,在高新區的問題上,劉坤元也等于是甩掉了一個大包袱。
另一方面,借機從高新區的工作中抽身而出,轉由他來分管高新區的工作,也意味著劉坤元手里多了一根可以牽制他黎衛彬的線。
畢竟如果不是因為高新區的事情,他肯定不可能親自來登門拜訪,現在既然來了,那首先從姿態上自己就矮了一頭。
不過劉坤元想憑借高新區的問題拿捏自己,那顯然也不大可能,至少沒那麼容易。
心里有了謀算之後。
黎衛彬也不故作沉思,而是直接就說道︰“劉書記,我個人認為高新區的問題並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而是從發展的方向上就出現了錯誤。”
“當然了,這里面有很多因素的干擾,誰也不能保證摸著石頭過河就一定能找到正確的路子。”
“不過我向您保證,既然市里讓我分管這項工作,那我就算是撞的頭破血流,也要為高新區摸索出一條發展的路子來。”
書房里。
隨著黎衛彬的這幾句話說完。
通過劉坤元臉上的表情也看不出來他心里到底是什麼想法。
實際上此刻劉坤元多少是有些憤怒的,只不過多年的領導生涯讓他不輕易表露出來而已。
站在劉坤元的角度,黎衛彬的這一席話是很大膽的,甚至有些逼宮的意思。
既然高新區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那黎衛彬自然是在提醒他,如果高新區的問題解決不好,他這個書記的責任仍然跑不了。
現在既然黎衛彬分管高新區,那兩人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一時間屋子里瞬間就變得十分安靜。
吧嗒一聲。
劉坤元突然點了根煙。
狠狠地吸了好幾口之後,劉坤元這才抬頭瞥了黎衛彬一眼。
後生可畏啊!
老實說,黎衛彬給他的感覺不僅僅是強勢,而且還很果斷,很有威懾力。
不錯!
高新區的確是他劉坤元重點推動落實的項目,現在項目出現了大問題,他心里也的確一直都繃著一根弦。
但是借助黎衛彬的手來解決這個問題,他還是有些膈應,只不過黎衛彬的話說的不錯,現在他是沒有選擇的余地了。
相比于一時的成敗,他當然更在意長遠的好處。
如果黎衛彬真的能把高新區的問題解決好,那他這個書記當然可以消除心頭的隱患,甚至不排除會更進一步。
“那除了跟高新區的企業共建人才培養平台以外,你認為高新區現在還需要做哪些方面的突破?”
沉默了許久後。
劉坤元一改話鋒問道。
而听到劉坤元的這個問題,黎衛彬心里則松了口氣。
畢竟只要劉坤元在原則問題上退一步,那自然一切都好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