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主任,我不敢保證說一定可以沖擊上市成功。”
“但是從企業發展的角度,這三家企業確實具備這樣的條件和潛力。”
被江衛平反問了一句,黎衛彬並不緊張,反而不慌不忙道。
黎衛彬當然確定。
其實已經不只是確定了,而是有絕對的把握,只不過有些話不能說的太滿而已。
眼下柳南陶瓷在技術上沖擊制瓷行業知名企業的關鍵門檻已經邁過去了,這一點完全可以篤定。
尤其是隨著子公司松和制瓷即將落戶淮陽科創園,屆時不管是技術研發還是市場推廣,柳南陶瓷的發展空間都會大幅度提升。
一家企業要想沖擊上市,最關鍵的地方就在于建立完整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掌握一套核心技術。
如果是在幾年前他還不敢說這個話。
但是現在柳南陶瓷的確具備了這個資質。
最近連續三年,柳南陶瓷基本上都會參加南方的展會,收獲的訂單也是逐年攀登。
現在柳南陶瓷的工業制瓷業務不敢說遍布全國,但是最起碼在南方地區已經完全打開市場了。
不說工業制瓷這一塊的業務,去年柳南陶瓷僅僅是在家居制瓷這一塊,全年的營業額就已經首度邁過了兩個億的大關。
這里面一個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房地產行業的膨脹式發展。
2004年他調任松和縣開始推動柳南陶瓷進行技術升級,在這個階段正好踫到房地產的快速發展。
2005年柳南陶瓷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代建築用瓷品牌“柳葉瓷轉”,到2007年,柳南陶瓷的建築事業部已經在制瓷技術上完成了三次迭代。
如今柳南陶瓷生產的“家和”“樂福居”以及“金磚”三個品牌的家用品牌已經完全打開了市場銷路。
僅僅是“樂福居”這一個品牌,去年的銷售額就高達一個億左右。
說得夸張一點,現在整個淮陽市,乃至江南省,哪個縣里面沒有柳南陶瓷的產品?
在市場擴張這一塊,吳擁軍是發揮了大作用的。
這也是為什麼這次柳南陶瓷換帥,黎衛彬果斷推吳擁軍上位的主要原因。
至于松和食品就無需多言了。
有燕宏掌舵,松和食品上市是早晚的事情。
最令人意外的反而是松和農貿集團。
如果僅僅是作為一個地方性質的農業企業,松和農貿想成功上市的概率極低。
但是意外就在于,松和農貿集團通過松豐槐之間的合作,一舉吞並了了松和、豐水和槐林三地的綠色農業經銷權,直接導致供應能力實現了跨越式的飛躍。
在這個基礎之上,松和農貿從去年開始發力,正式進入了三個方向的攻關階段。
一個是綠色農產品的是市場交易指數的制定和發布。
為此松和農貿集團的綠色產業辦公室專門成立了技術攻關團隊,探索運用現代化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來搭建一個技術平台。
一個是擴大產業集群。
通過收購1家塑料薄膜的研發生產企業,以及兩家生豬養殖企業,並自建了一家食品加工企業和飼料廠的方式,初步實現了公司市場化運作的產業布局。
第三個就是最核心的技術研發方面。
2月份松和農貿集團開啟去行政化的體制改革後,第一時間就跟江南省農科院,江南農業大學兩家機構合作,在松和縣的經濟開發區設立了松和農貿集團農業技術研究室。
專門從事育種、新品種研發,增產,防病害以及大棚種植等方面的研究,預計將來會在這個研究室的基礎上成立一家全新的農業科技公司。
屆時松和農貿集團不僅僅會具備一套集研發、生產和技術標準管理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集團,而且還將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
院子里。
黎衛彬邊走邊簡單介紹了一下這三家企業的情況。
在柳南鎮政府提前安排的會議室里。
就黎衛彬所介紹的三個企業的研發生產和經營管理情況,江衛平和鐘貴恆等一眾領導進一步做了詳細的了解。
當天上午。
在考察完柳南鎮跟沙塘鎮的蔬菜大棚種植基地之後。
一行人隨即連中飯都是簡單用了一頓便餐後,立馬就出發前往柳南陶瓷和松和農貿集團進行調研。
整個調研活動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多鐘。
眾人這才回到松和縣委大樓內听取工作匯報。
這一通報告听下來後,時間已經過了5點鐘。
按照原本的行程,幾位領導今天下午就要返回容城,但是現在這個點顯然已經有些尷尬了。
所以會議結束後。
趁著領導們略作休息的時間,黎衛彬直接就去找了市委秘書長房婧。
結果片刻後,房婧從休息室里出來,帶出來的消息頓時就讓黎衛彬的臉色猛地一喜。
“領導,多謝多謝。”
“這次我們松和縣可不只是臉上有光了。”
見黎衛彬一副喜出望外的表情,房婧心底其實也在暗暗感慨黎衛彬的運氣之好。
原來她剛剛進去問領導下面的安排時,那位江主任突然提出要在松和縣留宿,並且明天還要增加幾個考察內容,更令人沒預料到的是,鐘省長居然也有此意。
既然兩位大領導都意見一致,其余的人自然沒什麼分歧。
但是房婧很清楚,江衛平做出這種決定,說到底恐怕就是因為今天考察的情況讓這幾位領導產生了進一步深入考察的想法。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來,松和縣的很多工作恐怕超出了領導們一開始的預料。
這個結果對松和縣而言肯定有利,畢竟現在的松和縣不是怕考察,而是怕不考察或者考察的不全面。
“你這家伙,來了松和幾年反倒跟我見外了。”
“再說這是領導的決定,跟我可沒什麼關系。”
“不過你就這麼有把握?”
饒有興趣地打量著眼前的黎衛彬,房婧也不由得回想起當年這小子在市委辦公室擔任秘書科科長時候的情形。
相比于現在的穩重和老練,那個時候的黎衛彬確確實實是一個二十冒頭的年輕小伙子。
雖然也算得上是有魄力,做事情果斷,膽大心細,但是總歸還是青澀了許多,如今的黎衛彬自然早非昔日吳下阿蒙。
“老領導,有沒有把握我也不敢信口開河。”
“但是松和縣的發展想突破現有的瓶頸,那就必須走一條非常的路子,這一次省里撤縣設市的名額,對松和縣而言不亞于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一次足夠引發質變的機會。”
“就算是可能性不大,我們松和縣的班子集體也要爭一爭這個機會。”
聞言房婧呵呵笑了笑。
黎衛彬這種官面上的豪言壯語自然還不足以打動她。
官場上嘛…好听的話很多,豪言壯語更是家常便飯,但是說跟做是兩碼事。
“看來你這次是想放個大衛星了!”
一時間黎衛彬也呵呵笑了笑。
放大衛星那肯定不至于。
他黎衛彬不是神仙,還沒有上天攬月捉星的本事,松和縣也不是衛星發射基地。
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房婧的這句話也不算錯。
這一次他跟松和縣委班子的確是想放個大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