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還是撤縣設市這種重磅消息。
現在不要說松和縣,在整個淮陽市,恐怕沒有幾個體制內的人不知道這個事情。
劉德林沒有在這個問題上跟自己達成一致意見,其實黎衛彬並不覺得奇怪。
現在臨水縣的呼聲非常高。
他們松和如果在這個時候主動表現出要爭這個名額的態度,那很多工作的推進方向、推進進度恐怕都要進行調整。
除此之外,在市委市政府的態度尚不明確的情況下,這麼做多少會給人一種倒逼上級決策的印象。
在官場上。
一旦出現這種聲音,那不管是對松和縣,還是對他黎衛彬顯然都很不利。
如此重要的決策,自然要經過常委會集體表決,把整個松和縣的意見統一起來才具備操作的可能。
所以對于劉德林的態度,黎衛彬內心雖然多少有些不快,但是也只能暫時按捺住強行表決通過的想法。
有時候很多事情並不是想當然的那樣,作為書記,想干什麼就干什麼,在組織的工作程序上,“集體領導”這四個字並非是一句空話。
……
“不過來?那她沒說其他的嗎?”
下班後。
回到家里,黎衛彬立馬就給程妍打了一個電話過去。
但是這一次他顯然錯判了李沁的想法,程妍的電話倒是打通了,但是李沁似乎不太想在這個時候到松和來。
“沒說,不過沁姐的心情應該不是很好。”
“我听她的意思,好像是打算進去出國玩一段時間。”
出國?
聞言黎衛彬也只能隨她去了,畢竟馬上三十歲的人了,又不是小孩子。
更何況感情這種事情,往往都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自己想不明白說什麼都沒用。
沒有跟程妍繼續討論李沁的問題,黎衛彬轉頭隔著電話逗了兒子方平一會兒。
小家伙今年8月份就要滿兩周歲了。
從年初的咿呀學語,到現在差不多已經能說出完整的句子,有時候黎衛彬都覺得時間實在是過得太快。
“平平,听媽媽的話,過段時間爸爸再過去看你。”
書房里。
掛了電話,黎衛彬點了根煙,腦子里紛繁復雜的思緒猶如重映的電影,然而從一幕幕飛快揭過的畫面里,一時半會他也很難抽絲剝繭地理出一條脈絡出來。
說到底還是時間不等人啊!
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其實如果再給他八到十年的時間,他完全有把握把松和縣的發展水平推上一個嶄新的台階。
但是世事總難盡如人意。
就算是他黎衛彬有八到十年的時間,恐怕組織上也不會給他這種機會。
按照當下干部任職的組織原則和有關規定,一個領導干部在縣委書記這個位置上,5年已經算是一個極限了。
……
4月11號。
在縣委副書記李富貴和縣委組織部長衛明的陪同下,黎衛彬親自出席並主持了松和縣委黨校101novel.com08年青年干部培訓班的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結束後。
黎衛彬並沒有馬上返回縣委,而是轉道去了八里鋪生態旅游區那邊。
這一次來八里鋪,黎衛彬主要是考察整個生態旅游區的幾個重點工程推進落實情況。
相比于上一次過來。
八里鋪這邊,整個生態旅游區明顯已經初見雛形。
就連園區左側開工最晚的縣委黨校校區,目前也已經完成了主體工程的施工工作,目前正在進行道路硬化和校區綠化。
“黎書記,按照方案,新校區建成啟用之後,老校區到時候會作為縣勞動技能培訓學校的新校址重新投入使用。”
作為74年出生的干部。
縣委黨校的常務副校長趙叢語在松和縣其實也是一個很有名氣的干部。
畢竟在松和縣這種地方,三十出頭的正科級干部還是比較少的。
當然,這也跟趙叢語的個人情況有關系。
趙叢語本身是江南省社科院過來交流掛職的副教授。
去年松和縣開展領導干部作風篩查的時候,當時縣委組織部為了抓典型,一口氣擼掉了十幾個科級干部。
其中縣委黨校這邊,兩個副校長都被一擼到底養老去了。
在考慮黨校這邊的干部人選的時候,黎衛彬一眼就相中了出身社科院的趙叢語。
畢竟叢個人的條件上來講,趙叢語不僅僅有省社科院青年副教授的職稱,而且本身還是搞黨史理論研究的學者,又有一定的基層工作經驗,來縣委黨校這種地方自然是很合適。
而當時被黎衛彬叫過去談話的時候,面對他這位縣委書記,在是否要留在松和縣繼續任職的選擇時,趙叢語也是干淨利落地選擇留下來。
而此刻。
站在黎衛彬身側。
跟黎衛彬差不多高的身量,而且同樣年輕的趙叢語自然很是惹人注意。
在參觀完縣委黨校的新校址之後,黎衛彬一行立馬又去了八里鋪園區的另外幾個項目現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一路跟著黎衛彬從各個施工現場專場過來,作為八里鋪的園區管委會主任,張小令此刻的心情無疑還是比較亢奮的。
畢竟他這個管委會主任,現在就是頭頂一頂空帽子,而且在園區沒有正式竣工和開始運營之前,身上的壓力也是極大。
現在整個園區即將迎來最後的驗收階段,他當然是喜不自勝。
“黎書記,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度,6月份左右完成驗收問題肯定不大,不過驗收之後還要進行通風和招商工作,所以最快的話,我們預計正式營業恐怕還要等到九月份或者十月份。”
“具體的時間,我們管委會這邊會想縣里提交一份報告。”
其實張小令並不知道。
看似臉色平靜的黎衛彬,內心其實比他這個管委會主任更為欣喜。
松和縣能夠大規模增加經濟效益的產業並不多,尤其是隨著綠色產業前期的市場潛力接近完成增長的情況下,松和縣很快就會迎來一個經濟增長的瓶頸期。
這其實不是松和縣一個地方的問題。
而是每一個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階段。
發展經濟,0到1很難,因為涉及到一個產業從無到有的問題。
但是一旦有了突破口之後,從1到100相對來說就比較簡單和順利了,這個過程主要是量的積累。
然而從100到101又是一個非常大的瓶頸。
因為這個階段需要的已經不是量變了,而是要完成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現在的松和縣,需要的就是這麼一個打破瓶頸迎來質變的機會。
這個機會既有可能是綠色產業。
也有可能是生態旅游帶動的消費產業。
自然而然,同樣有可能是以柳南陶瓷和松和農機為代表的工業產業。
喜歡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