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

第464章 一語成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青澀小隻果 本章︰第464章 一語成讖

    “我听你爸說,你這個豐水人,現在在豐水挨的罵不少啊。”

    有些話點到即止。

    見黎衛彬似乎陷入了沉思當中,程先前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聊下去。

    自己這個女婿有多大的能耐,程先前心里很有數。

    在他看來,這次只要葛宏偉一動,黎衛彬出任松和縣委書記的結果基本上不會有大的意外發生。

    比之當初的徐正新,他這個女婿可不是只有三板斧。

    不過听到程先前的這個問題,黎衛彬當即也是面露苦笑之色。

    “爸,這種人雲亦雲的事情,您怎麼也當真了。”

    然而他剛一說完,程先前就擺了擺手。

    “在我面前你就不要說這種話了,挨罵是難免的,畢竟你一個豐水人,這兩年可是沒少給豐水添堵。”

    “這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大到一地,小到一家都要分個遠近親疏,更何況還是松和跟豐水。”

    “不過這罵也不能白挨了,松豐之爭必然會有一個結果,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縱觀國內幾個大的地域經濟帶,哪個地方不是這種情況。”

    “主導一個區域經濟發展的肯定會有一個中心城市,不是松和就是豐水,這既是經濟上的比拼,也是正治上的較量。”

    瞥了眼女婿黎衛彬。

    程先前其實也知道自己這一番話未免就不是多余。

    以黎衛彬的頭腦肯定明白這一點。

    但是自己這個女婿讓他看重的一點就是做人不毒。

    官場上做人不毒有利有弊,利在事無絕對,留人一線,容易得到各方的認可和支持。

    但是弊端同樣不小。

    正所謂打蛇不死反被蛇咬。

    松豐之爭來的快也去得快,市里也好,省里也罷,出于經濟發展的目的考慮,肯定不會讓這種兩強相爭的局面一直持續下去。

    所以孰勝孰負這幾年肯定會有一個結果出來,黎衛彬這個時候如果念家鄉之情甚至動了惻隱之心的話,未必就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官場上掰腕子可不是請客吃飯。

    今天這頓飯味道不好沒吃飽,下一次還能繼續請回來。

    松豐之爭,機會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只能讓出領跑的地位,成為跟隨者。

    聞言其實黎衛彬也是有苦難言。

    不過對于岳父程先前的話,他也只贊同其中的一部分,並不會全盤接收。

    作為一個生在豐水,長在豐水的干部,這兩年他對豐水三下其手,的確在名聲上是有不小的損失。

    先是柳南鎮那邊單方面撕毀了合同。

    這個事情他黎衛彬內心是有愧的,但是木已成舟的情況下也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緊隨其後,在渠道的建設上壓倒了董帥,甚至間接讓豐水縣陷入了史無前例的困境之中。

    在這個問題上松和沒有直接的責任,但是兩強相爭,哪有完全獨立的因素,如果不是松和縣這邊給的壓力太大,董帥自然也不會兵行險招,最後一敗涂地。

    甚至連林清泉都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動放棄自建渠道,轉而把綠色產業的主導權暫時交給松和縣。

    走到這一步,豐水人心里是有根刺的。

    你黎衛彬作為一個豐水人,沒有給家鄉的發展添磚加瓦,反而使絆子,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是什麼。

    繼而就是這次松槐之間的合作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次松槐合作可以說是壓倒豐水縣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有了這次合作,松和縣不僅僅在綠色產業的渠道上面壓過了豐水,而且在生產規模上也是顛覆性的超越。

    在這兩個方面齊頭並進,往後豐水縣再想翻身反超松和,除非松和內部出了問題,否則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

    然而又有幾個人知道,他黎衛彬真的僅僅只是想在松豐之爭中壓過豐水一頭嗎?

    如果僅僅只是如此的話,恐怕這個罵名他要背的就不是一時一地了,而是今後的整個後半輩子。

    不要忘了。

    在區域經濟發展中,除了領頭羊,還有一種可能。

    ……

    伴隨著氣溫漸漸達到一季頂峰,8月份也漸漸進入了尾聲。

    月底,程妍再次帶著兒子方平和丈母娘嚴娟一道回了容城市。

    而時間也一眨眼就來到了9月份。

    9月初。

    松和縣縣長黎衛彬在縣政府辦公室和縣教育領導的陪同下,先後到松和縣幾個鄉鎮中心小學和縣城一中進行了工作視察。

    這一次視察,黎衛彬 主要是考察了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個是農村小學教育改革的推進落實情況,一個則是全縣師資隊伍的管理情況。

    在視察中,黎衛彬明確提出來,今後松和縣會逐步推動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建檔立卡,定期培訓考核以及參公提升福利待遇水平的意見。

    直白的意思就是,今後松和對公辦教師的考核要求會進一步提升,但是同時也會提高公辦教師的待遇水平。

    這個意見一經提出,自然在松和縣的教育圈子里引發了極大的反響,有人支持自然也有人反對。

    不過絕大多數人都很清楚,松和縣這位黎縣長跟其他的領導不同,來松和接近4年的時間,向來就是說一不二,既然話已經說出了口,那就說明這個事情肯定會有推動落實的一天。

    與其在那里恨天恨地,不如主動求變。

    黎衛彬倒是沒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這個方面,但是既然話已經說出了口,那就肯定不能拋在腦後,所以當即就讓縣教育局開始著手進行相關制度方面的理論論證和設計。

    “這個工作肯定是勢在必行的,短時間受制于縣財政的約束,我們還不會那麼快就落實下去,但是短則一年,長則兩年,相關的政策肯定要兌現。”

    “你馬局長要做到心里有數,提前做好準備。”

    縣長辦公室里。

    黎衛彬瞥了眼教育局局長馬文洪。

    其實之所以提出這麼一個想法,並不是他黎衛彬好大喜功,一直在推動新的政策落地,而是在黎衛彬心里一直都在堅持一個初衷,那就是發展到底要體現在什麼地方?

    按照通常的理解,經濟發展的背後,必然是體現發展紅利的兌現,比如居民人均收入提升。

    但是在他的理解里面,這個範圍更加廣泛,而且在他擔任領導崗位期間,也在一直貫徹這個理念。

    經濟發展,不僅僅要在人均收入方面有所體現,同樣也要在更深的層次上突出發展紅利的覆蓋效應,包括就業機會的增加,教育和醫療資源的進一步豐富和擴大,城市基礎建設的更新等等。

    當然,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只有好處不付出的事情,教育行業的福利待遇水準提升,自然也意味著考核要求的提升。

    至于岳父程先前所說的問題,他現在急不得,也不能急。

    松和的經濟發展需要時間,推動更多的利民政策落地也需要時間。

    對松和縣跟他黎衛彬而言,現在時間是最重要的東西,一個干部的成長,基層尤其是區縣這個層面的基層經歷尤為重要。

    在這個層面,不僅僅已經初步具備了執掌一方的條件,而且也是一個干部把自己的執政理念從理論變為現實的關鍵,但是這種蛻變同樣需要時間,而且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三年五年甚至更久。

    然而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

    盡管早就有所預料。

    但是黎衛彬也沒想到,事情竟然會發展的這麼快。

    9月7號。

    就在黎衛彬剛剛針對松和縣的教育工作,做出了下一階段的任務布置沒幾天,江南省委組織部就已經一紙命令下達,正式免去了陳正清淮陽市市長的職務。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方便以後閱讀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第464章 一語成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第464章 一語成讖並對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