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你也別想著短期內靠松和食品能有多大的利潤,我只能跟你保證今年能拿出不低于3000萬的資金出來,更多就沒有了。”
“松和食品完成全年擴張計劃的任務也很重,除了要全面布局東海的市場以外,在甦東,海西和天東這幾個地方也要全面開花,預計投入的資金不會低于一個億的規模。”
“華東是我們松和食品要重點攻克的市場,將來松和食品想走向全國,就必須把整個華東市場經營到鐵板一塊的程度。”
抿了口水。
見黎衛彬沉思著不說話。
燕宏也是趕緊給他提前打了個預防針。
別人他不清楚,黎衛彬這家伙他還是很了解的。
花起錢來那是真的不會手軟。
松和縣有他這麼一個縣長,既是好事也是苦事。
好在松和的群眾有了盼頭,大量的資金砸下去,只要方向正確,監管到位,那經濟發展起來是早晚的事情。
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三年,總歸會有爆發的時候。
但是對于松和的干部來說可就有苦頭吃了。
不說別的,現在松和縣的行政開始已經被壓縮到了一個剛剛夠維持政府機關正常運轉的地步。
據說按照松和縣最新發布的預算表,整個松和縣未來兩年內的辦公設備大批量更換項目,以及建築的更新項目已經全部被禁止了。
不僅僅如此。
原本計劃增加的幾個福利類預算,包括領導干部的住房補貼,績效,還有一個大頭的項目,也就是政府機關的接待經費也被砍掉了將近一半。
要說罵娘。
私底下肯定有人罵娘。
但是眼下松和縣是黎衛彬當家,書記葛宏偉掌舵,光罵娘恐怕解決不了問題。
更何況,這次松和食品跟豐水縣合作,黎衛彬這個縣長的威望,在松和縣可是一下子就被拔高了不少。
“你說你一個豐水人,這麼算計,真不怕以後回豐水縣被人罵?”
對于黎衛彬獅子大開口,生生從豐水縣咬下一塊肉的做法,不僅僅是燕宏不理解,其實很多松豐兩地的干部也不理解。
說到底黎衛彬還是一個正兒八經在豐水出生,在豐水長大的本地人。
現在做了松和縣的縣長固然讓老家的人驕傲,但是這種胳膊肘往外拐的做法確實讓人難以理解。
然而聞言黎衛彬卻沒有搭理燕宏。
只是抬頭看了他一眼就話鋒一轉問道︰“別說這些沒用的了,豐水縣的那筆錢我們什麼時候能拿到手?”
“現在我可是等著米下鍋。”
實際上說這句話的時候,黎衛彬心里其實也在快速地思考。
燕宏其實說的很對。
他也怕被家鄉豐水的人指著鼻子罵忘本,更怕將來回了豐水在大馬路上被人扔臭雞蛋。
但是這又如何?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
古往今來,歷史不止一次證明有些事情本就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松和也好,豐水也罷,面臨的問題都是差不多相似的,沒有資源,沒有市場,沒有支柱型的產業鏈。
要發展,那就要險中取勝,火中取栗。
不是他不相信豐水縣的領導班子,而是他不相信人性。
松和跟豐水要想趁著全國性的市場和產業定型之前抓住機會沖上去,那就必須緊追快趕完成經濟一體化的布局,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實現擴大市場,健全相關產業鏈以及完成基礎建設和資金積累的目標。
只有達到這個目標,將來松和跟豐水才有機會去涉足更高的產業領域,才能趕得上時代的發展。
否則將來松豐的發展就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不斷地為淮陽市或者容城市輸送人才,輸送資金,輸送產業。
留給他們的只有那些被淘汰的落後產業。
等待他們的只有大量的人口流失,基礎設施老化,文化衛生教育水平持續落後。
實際上相比于眼下,十年後隨著中心城市的發展,人口、資源以及產業的虹吸效應將會越拉越明顯。
錯過了這十年的發展黃金時間,最後不管是松和,豐水,還是淮陽,幾乎都要面臨一樣的結果,那就是被吸血。
當然了,從社會學發展的規律來看,這是正常的。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只有加快中心城市的發展,才能夠贏得更多的機會,四線三線乃至二線的城市再多,也頂不上一個一線城市對人才、資金以及產業的吸引力。
一個縣的發展是如此,一個市的也是如此,乃至一省,一國同樣是如此。
“再等一等吧,豐水縣那邊第二季度的出棚時間是在5月初,最早的話,我估計5月底你們松和縣就能拿到第一筆資金了。”
“不過你真的打算把這筆錢都投入到生態旅游產業和基建上面去?”
“現在各地可都是在大力發展房地產項目,我看了一下,整個淮陽市只有你們松和縣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控制的很死。”
燕宏雖然不是體制內的人員,但是作為鴻雁集團的前任董事會成員,他負責過的項目不在少數,跟地方政府之間對接項目的機會很多,自然了解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思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相較于其他的地方或者主政一地的領導,黎衛彬在經濟發展方面的確做到了另闢蹊徑和別具一格。
當年在豐水縣,他既不搞大規模的招商引資,也不大規模地賣地造房子,而是搞農業,甚至還搞成功了。
現在在松和縣更是變本加厲,雖說在招商引資方面也下了大力氣,但是真正落地的只有鴻雁超市和松和農機廠。
反而是在農業,基礎建設,水利建設,城建以及教育和生態工作上花了大力氣。
更離譜的是,松和縣這麼一個小地方,要人才沒人才,要資源沒資源,他還生生把一個柳南窯廠弄成了具備工業制瓷能力的現代化工產業。
反觀時下大行其道的賣地蓋房子,松和縣不能說是一動不動,最起碼不是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來規劃。
“基建是肯定不能放松的,松和縣要發展,基建是重要的前提。”
“至于房產嘛……”
啪嗒一聲。
黎衛彬拿起桌子上的打火機點了根煙。
深吸了一口這才繼續說道︰“房產是一柄雙刃劍啊,既能夠換錢搞建設,但是也很容易耗盡松和縣原本就不多的消費潛力。”
“我們現在加大基礎建設,尤其是三通工程的發展力度,其實也是在盡量提升房產行業的潛力和發展空間,房子總是要蓋的,但是什麼時候蓋,在哪里蓋,蓋多少,這些都是需要規劃的東西。”
“說的不好听點,現在蓋了房子誰來承擔?松和縣的人均收入去年才多少?”
“我們松和縣是個小地方,沒有外部的金融壓力和內部的債務風險,當前還不需要用賣地的方式去釋放金融壓力和債務危機,也不需要老百姓去承擔債務,自然是捂得越緊越好。”
“當然了,一直捂著肯定也不行,既不利于經濟發展,也不利于城市的更新和人口的流入,但是放開需要一個過程。”
“當前我們松和縣主要方向還是建立起成熟的產業鏈,讓廣闊的農村具備不遜色于城市的交通,教育和衛生條件。”
瞥了眼侃侃而談的黎衛彬。
燕宏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黎衛彬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也很理想,但是當下這個大環境,能不能實現確實是個未知數。
喜歡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請大家收藏︰()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