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和縣。
縣委會議室里。
葛宏偉其實也有點惱火。
本來他今天的行程里面安排了鄉鎮的調研工作。
眼下隨著全縣的綠色產業全面啟動,葛宏偉也是高度重視,幾乎每個月都會連續下去開展幾天的調研。
結果今天才剛剛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就接到了李富貴的電話,了解了情況之後,葛宏偉也是倉促結束了行程直接返回縣委。
“行了,我看這個事情也沒有繼續討論下去的必要了。”
“這篇文章寫的很不錯,有理有據,但是不了解我們松和的實際情況,上面的一些觀點已經嚴重脫離了實際。”
“至于怎麼處理,我看衛彬同志已經有想法了吧?”
聞言黎衛彬倒是沒點頭。
不過卻笑了笑道︰“改革嘛總歸是會受到一些質疑的,這不是什麼大事情。”
“但是我看現在有些記者確實是不務正業,把我們松和的教育改革拿出來批評,我看也賺取不了多少輿論上的眼球嘛。”
隨著黎衛彬的話音落下。
會議室里一眾縣委常委頓時也是樂呵呵地笑起來。
絲毫看不出有什麼緊張的氣氛。
實事求是地說。
這篇文章正如葛宏偉所說,內容確實寫的很不錯。
完全可以說是立場鮮明,觀點尖銳。
此前黎衛彬已經認真拜讀過文章的內容,在他看來,寫這篇文章的人對松和縣的了解恐怕完全就是揣測和查閱資料,而不是實地求證。
因為文章一開篇就重點描述了松和縣的客觀現狀,比如松和縣的人口數量,經濟規模,松和縣的中小學情況等等。
通過這些數據和材料,筆者認為松和縣大搞去村小完小的行動,強化中心小學的地位,同時對鄉村教師實施工齡買斷和培訓考核的退出機制。
不僅僅會拉大農村和城鎮小學教育的差距,而且還會造成師資短缺和小學教育資源不夠等問題。
但是讓人忍俊不禁的是,這些數據還停留在松和縣好幾年前的材料上面,根本就沒有進行更新。
更何況,從柳南鎮試點的情況來看。
這種做法不僅僅沒有拉大差距,反而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不僅僅如此。
鄉村教師的退出,更是進一步提升了教師隊伍的專業性和教學能力,同時避免了財政上的損失。
至于如何應對這種不利的輿論,黎衛彬確實早就有了對策,這一點葛宏偉判斷的很準確。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這一次洪老爺子對松和縣的小學教育工作表示了極為明確的支持。
這一點也是為什麼會議室里的眾人並不緊張的主要原因。
只是黎衛彬也沒想到事態的影響會進一步擴大到一個極為嚴重的地步。
事情還要從9月1號說起。
9月1號當天。
江南的教委副主任程紅成到容城市第六中學調研開學工作,在提問環節,有記者提及了網上吵得比較火的淮陽市松和縣教育改革問題。
這位程主任估計也是提前看到過有關的消息,所以當時打了個太極,並沒有直接回復自己的看法。
只是說了兩句套話,比如“教育工作是與時俱進的,各地方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因為面臨的情況不同,的確有可能在教育工作上做出一些開創性的做法。”
“至于具體的效果如何,目前因為對事情掌握的還不夠具體,所以不宜進行評價。”
但是當即也表態,說“教委近期會組織工作組到松和縣進行調研”。如果確實存在問題,一定會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責任人是誰自然不言而喻。
有了這麼一出。
松和縣的這個事情一下子就在媒體上傳開了。
……
“我看你這家伙的膽子一般人是真沒有。”
“在這個問題上動刀子,你就不怕真有人捅破天?”
辦公室黎。
接到蕭晏明的電話,黎衛彬自然免不了要被他調侃兩句。
其實這幾天黎衛彬即使算不上焦頭爛額,也是被這個事情弄的有些火冒三丈。
縣教育局那邊一天要接到十幾個電話,全部都是媒體和社會人士打過來的,問的問題也是千奇百怪。
教育局的馬文洪跟他訴苦了好幾次,黎衛彬也是干脆,直接告訴馬文洪,讓潘瑞專門接電話。
至于措辭嘛,實事求是。
但是膽子要大一點,如果對方的話不好听,就讓他到松和縣來看看。
如此一來,外面的留言自然也是滿天飛,說什麼的都有。
“膽子再大也大不過國計民生。”
“你蕭書記現在是高枕無憂,我這里是水深火熱,要不我們松和縣委跟省里打個報告,請你蕭書記來我們縣里干一段時間?”
話剛說完,話筒里蕭晏明立馬就給他狂罵了一通,說松和縣現在就是個火藥桶,他就算是在槐林縣養老也不來淌松松和縣的渾水。
掛了蕭晏明的電話,黎衛彬剛想繼續起草面前那份還沒寫完的理論文章,緊接著居然接到了陳正清打過來的電話,一時間黎衛彬也是面色一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您好!陳書記。”
“……”
陳正清的這一通電話倒是沒有其他的意思,主要就是問問黎衛彬關于這個事情的處理辦法。
听到黎衛彬說完了整個應對方案之後,對方才掛了電話。
9月7號。
傳統的中元節這天。
在江南省教育報上,一篇題為《與時俱進,推動小學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的理論文章頭版頭條全文刊發,整篇文章洋洋灑灑近4000多字。
作者正是松和縣委副書記黎衛彬。
在文章里,黎衛彬一改此前相對較為溫和的作風,大力抨擊了所謂的專家學者和極個別新聞工作者別有用心的指責言論。
通過列舉大量的數據,指出那篇報道文學里面的數據不僅僅存在嚴重的錯誤,而且還停留在幾年前的階段,以此重申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理論觀點。
與此同時。
文章第一次披露了松和縣推動小學教育體系改革的前因後果和政策邏輯。
並且大膽提出,未來510年內,因為城市化加速發展,鄉村人口逐步向城鎮集中,以及新生兒數量減少等原因,農村小學將會出現適齡入學兒童嚴重不足,部分地區的學校會出現個位數生源的情況。
這篇文章一出。
造成的影響可想而知。
在隨後的幾天內,瞬間就掀起了一次輿論上的風暴。
……
容城市。
江南常委會議室里。
今天召開的是9月份的首次常委會。
剛過九點鐘,會議室里就陸陸續續多了幾道人影。
會議開到快要結束的時候,作為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省長,陸洪濤突然提起了最近今天輿論上吵得很凶的松和教改問題,並且提議要對松和縣的這個情況進行一次專題檢查。
隨著陸洪濤的話音落下,整個會議室里不少班子成員頓時也是議論紛紛。
然而此時此刻。
不少人卻突然發現,在居中的位置,作為一把手的洪建軍跟作為二把手的劉文正卻異常難得一致地一言不發。
甚至就連副書記鐘貴恆跟省府的二把手趙萬東都是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似乎對這個事情並沒有開口發表意見的意思。
能做到他們這一群人的位置,自然不缺乏頭腦。
看到如此詭異的一幕,自然有人能猜到這里面肯定有別的原因,一時間不少人也是紛紛閉上嘴巴。
過了好一會兒,會議室里才听到洪建軍一錘定音的聲音。
“這個事情還是讓省教委出面下去看看情況吧。”
“事實如何,不要下結論太早。”
“我們有些同志容易犯經驗主義的錯誤啊!”
莫名奇妙地得到這麼一個指示。
陸洪濤也只能點了點頭。
江南省教委的動作也非常快,當即就組織了一場專業性的理論研討會,針對黎衛彬提出的這個觀點進行了討論。
隨即9月11號,緊接著就派出了一個工作組到松和縣進行調研。
然而在松和縣安排的會議室里。
看著面前的一份材料,作為這一次工作組的負責人,省教委發展規劃處的處長胡書寶卻明顯愣了愣神,甚至有些難以置信。
過了好一會兒。
這才有些不確定地朝身側正在配合調查的松和縣副縣長黃莉莉瞥了一眼,然後開口問道︰
“黃縣長,你們這個勝利助學基金,捐贈人叫洪天恩?”
喜歡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請大家收藏︰()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