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不該如此小。”
在說出這一句過後,寧遠便沒有再繼續開口。
不是不想,而是他肚子里的學問,也就只有這麼多了。
年輕人沒有起身,與身前的水神娘娘一般無二,陷入一種玄之又玄的空靈境地。
君子坐而論道。
一句“大道不該如此小”,既是為她封正,蓋棺定論的一句話,更是青衫劍修的一個自問自答,捫心自問。
擱在水神娘娘這邊,寧遠是想告訴她,天底下的道理,不止是文聖一脈,遠遠不止。
並不是說,三四之爭里頭,文聖敗了,就說明文聖一脈的學問不好,亞聖贏了,不代表人性本善就一定是對的。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沒問題。
但不能只是如此。
而寧遠這邊,他也終于放過了“自己”。
離開藕花福地,齊先生走後,壓在他心頭的那塊巨石,怦然碎裂。
什麼德不配位,都是自我周旋的一個桎梏罷了。
那個教書先生,太好,學問太高,卻為了他這麼一個匹夫劍修,甘願舍棄大道,甘願赴死。
所以寧遠對于此事,一直耿耿于懷。
他一直覺著,不該如此,不應如此。
若是齊先生還在,以他的學問,將來真正走到了三教合一的盡頭處,天地該是怎樣的一個光景?
那可是三教合一啊。
那麼會不會就因為一個齊靜春,整個人間,會如同萬年之前的登天一役一般,再度人心向上?
寧遠覺著,會。
但他走了。
所以年輕人很是愧疚。
哪怕他沒有做錯什麼。
昔年小鎮,拔劍問天,他錯了嗎?
路見不平,拍案而起,這是俠氣,又怎麼會錯。
可他就是覺得愧疚,覺得齊先生不該如此做。
人間大地,是出現一個寧遠好,還是一個齊靜春更好?
無論怎麼看,都是後者。
因為哪怕劍修再強,就算一劍之下,能壓服幾座天地,但又能如何?
劍光能斬萬物,可能刺破人心?
不能。
但齊先生能做到。
那次在藕花福地的飛升遠游,最後重獲肉身,回到下界之前,老夫子與他說了一個隱秘。
至聖先師說,倘若齊靜春還活著,最多百年,甚至無需百年,只需約莫四五十年,他就能“證道”。
證道超脫,並且一入十五,就是此境的頂點。
修為道行還是其次,因為三教合一的特殊性,齊靜春一旦成就十五,整個人間,都會徹徹底底的“天翻地覆”。
老夫子還說了,三教合一,是“人心向下”這個問題的最終答案。
那麼等到齊靜春躋身十五,三教祖師,便會一同約好……
散道。
將各自合道的所在天下,毫無保留的全數讓出來,讓給這個後起之秀。
雖然隱隱有了猜測,但寧遠還是問了個為什麼。
至聖先師也直接說了,因為齊靜春的合道,包羅萬象,他的十五境,佔據世間所有的天時、地利、人和。
又因其三教合一的特殊,十五境的齊靜春……
不會“道化天下”。
不僅不會道化,讓人間眾生變作“傀儡”,齊靜春的學問,還能遍地開花,哪怕沒有門人弟子為他傳道。
到那時,人間處處皆是春風,人族、妖族、魑魅、精怪,只要是有靈之物,心頭都會多出一盞明燈。
當然,可能無法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做到一個人心向上的格局,但怎麼都不會太低。
因為齊靜春的十五境,會給人間萬物,撐起一個“底線”。
這就是他的愧疚來源。
這麼厲害的一個讀書人,卻替一個沒讀幾本書的少年去死了。
倘若寧遠真是什麼毫無底線的山澤野修,他當然不會有什麼愧疚。
可他不是啊。
因為他來自劍氣長城,祖祖輩輩皆是俠膽在身的劍仙。
因為他的師父,是那個枯坐城頭一萬年的陳清都。
因為小的時候,有個狗日的阿良,對他說過很多的道理。
寧遠這輩子,可能依舊不是什麼好人,但一定不會是什麼惡人。
所以這個“愧疚”,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他的心頭。
所謂的,“道理即是枷鎖”。
大道之敵,從來不是什麼外物,一直都是自己。
可是大道,不該如此小的。
不是齊先生有多好,學問有多高,他寧遠就不配讓讀書人如此做。
道理總不能是這個道理。
齊靜春救這個少年,很讓人難以接受嗎?
不是的。
因為當年的那個教書先生,不就是如此做的?
不就是為了小鎮六千凡夫俗子,甘願赴死?
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
寧遠之于齊靜春,就像是驪珠洞天的一個小小少年?
昔年聖人,當仁不讓。
而今君子,坐而論道。
于是,正襟危坐的一襲青衫,在某個神色恍惚過後,一雙大袖之中,浩然之氣洶涌而至!
宛若一尾尾青色蛟龍,憑空滋生,迅猛游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道很大,高過青天。
一枚水字印,自主離開人身小天地,扶搖直上,一瞬大如山岳,懸浮于整座碧游府上空。
驀然之間,耀如日月。
八百里埋河水域,水運暴漲,河水沸騰,清輝映照下,尤為皎潔。
所有戾氣未消的水鬼,宛若呆滯,不由自主的飄入江面,望向那枚山岳大印,形體開始緩緩消散,終獲解脫。
埋河上游某處,那兩頭本就被人一巴掌打的跌境的巨妖,此時隱匿在河底老巢,修繕傷勢之際,卻忽然仰天嘶吼,痛苦不堪。
宛若置身于油鍋之中,本已經化蛇為蛟的兩頭妖物,身上龍鱗開始大把大把的脫落,驚駭欲絕過後,開始沿著埋河上游,瘋狂逃竄。
只是不過走了幾十里,兩頭妖物就被一道無形的天地壁障給攔下,任其如何掙扎,都無法跨過一步。
想要登岸逃走,卻又驚駭的發現,兩側江堤好似牢籠,處處踫壁,每一次的撞擊,自身道行便少去一分。
碧游府邸,匾額之上,那三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光芒四散,破格升宮。
天微微亮。
大廳內,兩人幾乎是同時睜開眸子,對視之後,相視而笑。
水神娘娘衣袂飄搖,一身光華流轉,軀體宛若透明,氣府居中位置,水運匯聚,已經多了一顆金色丹丸。
寧遠倒是沒有這麼多異象,修為依舊還是十境,只是年輕人的雙袖之中,肉眼可見的,多了一道青色俠氣。
自古以來,三教修行有別,佛教結舍利,道門生道氣,儒家善養浩然氣。
而江湖劍客,自然就是所謂俠氣。
水神娘娘早已滿臉淚水,不曾想自己還有這份洪福齊天,一朝問道,締結金丹。
她喃喃道︰“寧劍仙,既然是來自劍氣長城,又為何要騙我?”
寧遠眯眼而笑,並不回話,只是雙手攏袖,抬頭望向碧游府之外的天幕。
齊先生,我還是沒有當個讀書人。
但好像,我做了一次阿良,也當了一回孫懷中。
回過神來,一襲青衫與水神娘娘抱拳行禮,與之坦誠相待。
“你好,我叫寧遠,寧缺毋濫的那個寧,來自劍氣長城。”
他拍了拍紅衫小姑娘的腦袋。
裴錢立即響應一聲,大聲說道︰“我叫裴錢,跟我師父一樣,都是一名劍客!”
喜歡開局劍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請大家收藏︰()開局劍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