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因為昨天晚上的事兒,張新旺對這群新知青就沒有多大的好印象的,現在更沒有什麼好印象了,直接給他們臭罵了一頓。
至于張新旺為什麼對這群新知青沒多大的好印象,這就要論劉陽的說話藝術了。
原本是李志斌提的要求,讓新知青不要住他們那邊。
但劉陽的轉達是這群新知青不想往李志斌他們那邊,說那邊太偏遠了。
听到這群新知青建個房子還要挑三揀四的,張新旺雖然沒說什麼,但心里還是有些不太舒服。
即使建的時候還是需要問他們的,但以往的知青建房子的時候,哪個不是他們畫好了地址了再去問他們可不可以。
那些知青哪個有意見的,最偏的那個蕭學沐都沒有誰說任何話,到他們這直接就來指指點點了。
現在上工的第一天還集體遲到,讓這麼多人等了他們這麼久,這下張新旺就更加不滿了,還沒有哪批知青這麼囂張的。
最主要的是這批新知青遲到了一個多小時,讓他們這麼多人等了一個多小時,竟然沒有任何愧疚的神色。
不僅不著急還滿是抱怨,說老知青欺負人,說房子住不下,挑這挑那的,讓張新旺的不滿到達了極點。
知青所能住多少人,住了多少人,張新旺心知肚明。
原本張新旺是打算讓老知青帶這批人上工的,看他們這態度直接將他們放到幾個比較厲害的老嬸子那里去了。
不僅張新旺看不下去了,在旁邊的小隊長也看不下去了。
“大隊長,這次怎麼挑了這麼一批人回來,不僅多,還沒一個好的。”
張新旺白了那人一眼,“這次有挑的機會嗎?全是上面分下來的,我知道的時候已經分好了,就一個電話通知讓我去接人。”
听到這話那人立馬就不滿意了,“上面怎麼能夠這樣,分來這麼多人不說,還都是一些這麼次的人。”
張新旺輕飄飄的瞥了那人一眼,“收了這批人就有買拖拉機的名額了,再過兩個月,在秋收之前,只要把錢準備好了,拖拉機就能到貨了。”
听到這話那人立馬閉嘴了,旁邊那些不滿的人也沒有說什麼了。
和能增加一輛拖拉機相比,這群人根本不算什麼。
要是收了這群人能帶來拖拉機的名額,那再來四五批都沒問題。
當然這話也只是說說而已的,也沒有那麼多拖拉機供他們買,他們也沒有那麼多錢。
那群新知青被分配到了比較嚴厲的老手和嬸子那里被折磨的苦不堪言。
那些人可沒有那些老知青那麼好說話了,他們大隊是干多少得多少的。
但教知青干活也是要花時間的,看到他們在干活的樣子,還拖累自己干活的速度,那群嬸子的嘴巴可不是光吃飯的,罵起人來也特別難听。
第一天那些新知青就被罵哭了,女知青哭了,男知青也不好受,也想哭。
因為第一天就遲到了這麼久,一下子這件事就傳遍了大隊,因此沒有人給他們一個好臉色,男知青也都被諷刺的不行了。
到中午吃飯的時候這些新知青更崩潰了,新知青不知道要提前回來做飯,也沒有安排做飯的事。
等新知青回來的時候,老知青因為做飯的人會提前回來做飯,等下工的時候已經做好飯準備吃了了。
而新知青那邊才剛回來,但什麼東西都沒有,老知青也沒有準備他們的飯。
看到情況,立馬就有人委屈的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
說實話,站在新知青的角度來看的話現實確實挺讓人崩潰的。
一下鄉就看到破破爛爛的房子,這麼多人擠在一起,還是個土坯房,連電都沒有,屋里非常昏暗。
這讓他們一時難以適應,不僅如此,對比還十分慘烈。
他們這邊是差到不行了,旁邊的人同樣是知青,人家卻住獨棟的房子。
他們啥吃的都沒有,人家大魚大肉的。
他們想去借住一下,並且他們還可以給錢的,都可以說是租房了。
大家都是知青,互相幫助一下也沒什麼的,但那些人不僅不同意,還對他們冷嘲熱諷的,甚至還被警告了一番。
被警告一番不說,回來還得擠著,擠餡餅都沒有這麼擠的。
不僅如此,連飯都沒有吃,所有人都排擠他們,針對他們。
他們已經連續兩天沒吃飯了,今天早上只是隨便對付了一口而已,吃的東西啥味都沒有。
好不容易磕磕絆絆的弄了點沒味的糧食到嘴里面,又因為上工遲到的事情被一頓臭罵。
因為這事新知青也不免有些埋怨老知青,明明都在一間房里住著,為什麼就不能叫他們一句?為什麼就不能提一句他們一句不能遲到?
而且上工一上來就是高難度,他們在家即使不受寵,那也只是會多做一些家務活,沒干過這種農活。
光著手去拔草,沒一會兒手上立馬就多了幾條血痕。
握鋤頭的話,一個上午都沒到手上就起了水泡。
不僅如此,還要面對帶他們的老人各種冷嘲熱諷的。
一不小心將苗鋤了,迎來的就是一頓臭罵。
這要他們怎麼能不崩潰,在家里不受寵的還稍微好一點,因為在家里也是被各種臭罵的。
但在家里稍微受一點寵的就忍不了了,在家里從來沒被這麼罵過。
一來這里不到兩天,時時刻刻都被在指著鼻子罵,這一下身體心靈受到雙重打擊,完全撐不住了。
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的,他們還要在太陽底下暴曬,在太陽下干了這麼久,身上哪都痛,臉和脖子以及手臂曬的痛,手上、腰和腿已經痛到快要沒知覺了。
一想到這還是第一天,以後每天都會是這樣,這讓這群新知青要崩潰了。
其實他們知道鄉下的日子不會那麼好過的,也做好了心理準備的,但沒想到會差到這樣。
現在回來老知青在那里大吃大喝的,他們卻啥都沒有。
又累又困又餓的,然後還要做飯,做飯的話又啥都沒有。
不僅沒有調料,現在連水都沒有了。
其實是這件事還真是老知青故意的,因為他們發現昨天他們提的水被這群新知青全部都用完了。
要是昨天那情況他們還能稍微理解一些,畢竟這些知青剛來不懂,不知道在哪里提水。
但是這都一天了,他們用了那麼多水,都沒有想過要幫他們提回來,這就讓老知青不樂意了,他們擔水也不容易。
今天他們擔的水就剛好夠他們用的了,缸里面就底下有一點點水了,剩下的全部被他們倒出來曬在外面去了,所以新知青就面臨了什麼都沒有的局面。
新知青崩潰歸崩潰,但飯還是得做的,水還是得提的。
因為他們現在又渴又餓,現在不趕緊做起來的話,等一下又要上工了。
工還是要上的,這可不會因為他們沒吃飯、沒喝水就等著他們。
到時候去晚了又是一頓臭罵,又是各種冷嘲熱諷。
要是他們再在大隊長那里留個不好的印象,被大隊長給退回去了,那他們就不知道的會被分到什麼地方去了。
看到這情況王世佑這個臨時推出來的新知青的負責人不得不站出來問道。
“點長,請問一下那水是在哪里提的?”
劉陽瞥了他一眼,給他指了一個方向,“這條路直走,大概五分鐘左右的路程,那里就有一個水井,在那里提打就是。”
听到這話王世佑連忙道謝,找劉陽借了幾個桶,然後安排人去提水。
而胡詩秀已經不想吃沒味道的飯菜了,組織人集體掏了一些錢和李紅買了一些調料。
對于這個老知青原本是不想賣的,雖然他們那里還有多余的,但並不想賣給這些人。
畢竟這些東西是要去鎮上買的,走去鎮上也並不是這麼容易的,去縣里的話要坐牛車,牛車也不是免費的,得花錢的,因此胡詩秀不得不多花一分錢買了一小份。
看到這群新知青搞成這樣老知青忍不住搖頭。
同樣都是新來的知青,這一批就格外差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