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不同,文武百官的做法也有所不同。
換了以前,這群京官和權貴們的損失,那必然要靠下面的地方官來彌補,然後損失了的地方官,再搜刮治下的百姓。
現在有皇帝陛下和太祖在這里盯著呢,京城內刮起來的又是這麼一股子風,導致京官和權貴們根本不敢做多余的事。
誰也不敢頂風上,這個時候去搜刮地方官的財產,簡直就是主動將腦袋送給皇帝陛下去砍啊。
文官集團的勢力大大不如原著,他們的關系網里面也有手握兵權的武將,可這群武將現在啥也干不了。
城防軍的統領姜宏,那是鐵定站在皇帝那邊的,他閨女可是未來的四妃之一呢,他怎麼可能會跟著日漸沒落的文官集團走。
城防軍防止城內出現動亂,文官集團挑撥百姓鬧事又不是一次兩次了,先帝時期就發生過,逼迫著先帝不得不妥協。
南喬可不慣著這些臭毛病,有鬧事的直接抓起來,反抗的當場格殺。
宋劍忠率領著天子親軍負責抓人,往往一抓就是一串,三親六故之類的,簡直不要太多。
監察司的眼線遍布整個京城,哪里有點什麼風吹草動,公羊逸就帶著特種部隊過去了。
某些不甘心的權貴和官員聯合在了一起,想要搞一波動亂,爭取一線生機。
這邊剛剛打開家門,無數的奴僕還沒等沖出來呢,就看到外面的特種部隊已經擺開了陣勢,每個人手里都拿著連弩。
連弩是顧清婉弄出來的,專門配備給了特種部隊,有這玩意在手,來多少敵人都是送菜。
想要發動叛亂的人都被消滅了,幸存下來的京官和權貴變得更老實了。
李進忠作為皇帝陛下的心腹,那句話肯定不是隨隨便便說出口的。
有人就領會了皇帝陛下的意思,這群京官和權貴已經掉坑里了,何不將那些地方官一起拽進去呢?
大家都一起掉在坑里,那才叫公平嘛。
大夏朝的官員,幾乎人人都有派系和靠山,最頂層的就是那群京官和權貴。
當京城的風吹到了地方上後,那群地方官又收到了上面的來信,一時之間,他們也麻了。
彌補曾經犯下的過錯,說的簡單,做起來難啊。
在這群地方官看來,皇帝陛下的威嚴和朝廷的法度,根本就沒啥傷害性。
可大佬的話不听,那他們這個官就算當到頭了。
思來想去,地方官們也沒轍了,听話吧。
絕大多數的地方官都按照大佬的指示,開始彌補自己的過錯,賠付治下的百姓。
也有那種頭鐵的,估計是犯下的事太大了,想彌補都彌補不了的。
這種地方官,大佬們也不留情了,直接就將名字報了上去,等著監察司去收拾局面吧。
大夏朝刮起的這股風,一直持續了好久,南喬都15歲了,這場風波才算過去。
被處理的官員和家眷、親屬,簡直不要太多。
真就是殺的人頭滾滾,能被砍頭都算好的了,還有那種腰斬和凌遲的呢。
南喬根本不在意外面是否會將自己當成暴君,他要的就是刑罰嚴苛,亂世用重典,大夏朝現在也不比亂世強多少。
要不是蕭謹言提前消滅了那些叛軍,這個時候,大夏朝已經遍地都是割據的起義軍了。
原著里,蕭南喬16歲就自焚在宮殿里,相比原著,現在的大夏朝已經好多了,瀕死之境,硬生生被奶了回來。
官員的空缺,也有閑置的官員候補頂了上來,這也是大夏朝的另一個弊端,冗官問題。
大夏朝存在的問題太多了,南喬需要一點點慢慢解決,就官員來說,閑置的官員多也就罷了,還特麼多是無能之輩。
官員老齡化嚴重,年輕官員永遠沒有出頭的機會,再有滿腔熱血,在這種環境下也得涼透了。
張彥推薦的那些朋友,早就在為大夏朝準備年輕的人才了。
南喬沒有立馬改變科舉之風,站在皇帝的立場,他也需要儒家來禁錮百姓的思想,最多就是在儒家之外,多增設一些學科。
儒家思想是核心,忠君愛國這個不能變。
等這群被專門培養起來的人才都成長起來後,南喬就會改革官僚制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考核,考核不過的,罷官。
軍隊方面的問題也是一大堆,別的不說,吃空餉的就很多,南喬暫時騰不出手來處理這件事。
要麼說玩戰略游戲的時候,寧可從頭開始,都不願意接手爛攤子一樣的存檔,問題太多了。
面對大夏朝的局面,南喬做的越多,後續的問題就暴露出來的越多,一件接著一件的破事等著他去解決。
南喬的工作就是縫縫補補,哪里有問題了,就修補哪里,他深感人才不夠用。
原著里倒是有不少有名有姓的配角了,可都是屬于起義軍那邊的,早就被蕭謹言帶著軍隊給平叛了。
想到人才,南喬不禁想起了男主沈安林,這家伙跑哪去了?
好久沒听到沈安林的消息了,監察司也沒找到關于沈安林的蹤跡,總不會是死了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想想也不應該,男主哪是那麼容易死的。
難道已經跑出了大夏朝之外?
監察司的重心都在大夏朝國內,外面基本顧不上,渾然不知沈安林已經跑到了草原。
沈安林以謀士的身份,給草原異民族的大汗效力,可他真正擅長的那些,在草原上根本發揮不出來。
草原之上,一口鐵鍋都能當傳家寶,不是他們缺乏鐵礦,而是缺乏相關技術。
開采鐵礦,沈安林不懂,但冶煉技術,他還是知道的,他也曾勸說過大汗,奈何卻不受重視。
草原異民族還不如明末的滿清呢,好歹滿清算是統一政權,人數不多,凝聚力很強。
草原異民族依然是部落制,這群游牧部落不斷的遷徙,連個固定的生活區域都沒有,誰有耐心去挖礦。
南下去大夏朝打草谷,搶劫一波,這些部落是願意的,因為見效快,有時候遭遇了天災,不這麼做,他們也活不下去。
挖礦不行,承擔著塌陷的風險,賺的也不多,還不如放羊牧馬呢。
沒有足夠的鐵礦,沈安林的本事就發揮不出來,他也愁啊。
沈安林最怕的就是大夏那邊的穿越者,要是對方搞出什麼熱武器的話,自己這邊吃棗藥丸啊。
事實上,沈安林擔心的事情已經發生了,有南喬的資料,張彥在工部這幾年可不是吃白飯的。
手藝合格的工匠都被張彥給招募了過去,全力打造燧發槍。
這群工匠的手藝真的是不錯,純手工打磨出來的零件精度極高,就是效率不如機械化生成。
南喬的要求也不高,起初有燧發槍就夠用了,也是給這群工匠練練手,習慣了槍械的鍛造後,再就是栓動步槍了。
想要發展工業革命,現在的大夏朝是不夠資格的,文化普及率都不夠,還需要再等等。
一切都需要時間來慢慢推進,用燧發槍解決草原異民族的危害,換取穩定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再進一步發展科技。
筆記本電腦里的那些資料,就算他拿出來,這個時代的人也看不懂。
就現在而言,宋劍忠統領的三萬天子親軍,已經全部列裝上了燧發槍,這群士兵訓練有素,遠戰能開槍,近戰刀法也不弱。
當冬天來臨,草原異民族又一次準備犯邊的時候,南喬準備御駕親征。
15歲的時候,南喬就徹底完成了同步,他現在的實力,在這個世界就是無敵的。
朝政方面,南喬交給了六部尚書,遇到事情了商量著處理,也留下了自己的代言人,張彥。
皇帝陛下御駕親征,按理說群臣應該反對才是,可當南喬說出自己的打算後,沒有一個人反對。
這麼多年了,大夏朝的官員已經習慣性的服從了,皇帝陛下說的話就是絕對的,容不得任何人的反對和質疑。
這就是南喬的威望。
當然,這也未必是好事,會造成皇帝的膨脹和剛愎自用,特別是對于年齡尚小的皇帝來說,很容易就飄了。
南喬這種活了多少世的老怪物當然不怕,他也看懂了這群官員的想法。
不敢反對是一方面,盼著他死是另一方面。
在這群官員看來,要是皇帝陛下死在戰場上,那就再好不過了,他們可以再扶持一個軟弱的皇室成員來當傀儡皇帝。
總不能那個時候,太祖還在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真要是皇帝陛下大勝而歸,那他們以後就乖乖當著忠臣,再不敢升起半點不好的念頭。
于是乎,整個京城的官員、權貴和百姓,都出門目送皇帝陛下御駕親征。
南喬騎著‘名馬圖錄’里面的踏雪烏騅,穿著專門打造的鎧甲,讓全城的人都看到了皇帝的風采。
這是御駕親征,不是游山玩水,南喬沒有選擇奢華的馬車,而是選擇騎馬出行,以身作則。
城門外,宋劍忠的部隊早就等候多時,南喬身邊跟著禁衛軍和公羊逸的特種部隊,來到了天子親軍面前。
不需要慷慨激昂的陳詞,南喬輕飄飄一句話,卻傳遍了所有人的耳中︰“全軍出發,趕赴邊關。”
“喏!”
邊關那里,得知皇帝陛下御駕親征後,滿桓面露不屑,心說小皇帝將戰爭當成了什麼,兒戲嗎?
來就來吧,也讓小皇帝親眼看看戰場的殘酷,真以為戰爭是過家家了。
滿桓根本看不起京城的小皇帝,毛頭小子罷了。
這種認知,一直到親眼看到天子親軍的到來後,才被改變。
滿桓的表情難得的出現了一絲凝重,是小皇帝的本事,還是那個統領的本事?
天子親軍的行軍聚而不亂,腳步聲都是統一的,行軍途中連說話聊天的聲音都沒有,每個士兵都保持著全神貫注,隨時做好戰斗的準備。
腰間配著戰刀,背後背著稀奇古怪的東西,精神面貌卻十分的不俗。
滿桓手一招︰“眾將听令,隨本帥親自迎接皇帝陛下,拿出邊軍的威風來。”
“喏!”
雙方就跟較勁一樣,邊軍也開始集結,擺開陣勢,說是迎接皇帝陛下,實則就是下馬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邊軍的士兵帶著凶悍的氣息,惡狠狠的盯著天子親軍,眼神里都是挑釁和不屑,根本看不起這群京營的老爺兵。
天子親軍的士兵目不斜視,都不帶搭理這群邊軍的,施施然從邊軍面前走過,朝著關內走去。
很快,位于中軍的禁衛軍出現,滿桓、邊軍將領和士兵,都可以清晰的看到皇帝陛下的身影。
哪怕從來沒見過,這一刻,每個人都能認出來,那就是大夏朝的皇帝。
南喬面色平靜的騎著踏雪烏騅,看著不遠處的邊關,不禁想起了曾經在鎮北軍的過往。
那時候真是沒少經歷廝殺啊。
南喬的嘴角微微翹起,身上的氣勢也越來越強,距離近的特種兵,都能察覺到皮膚的刺痛感了。
那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只要是看著南喬的人,都會覺得壓抑,就像是胸口被壓上了巨石一般。
滿桓等人大驚失色,這是什麼?
皇帝的威嚴嗎?
第一次,滿桓對自己不再有著充足的信心,他覺得自己似乎是小看皇帝了。
隨著南喬的戰馬越來越近,滿桓等將領紛紛單膝跪地︰“臣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南喬一拽韁繩,踏雪烏騅停了下來,他高坐馬上,下方是半跪的邊軍將領,甲冑在身,不得全跪。
皇帝陛下不喊起身,所有人都得跪著,邊軍將領的內心已經有點不高興了。
十多秒後,南喬終于開口了︰“滿桓。”
“臣在。”滿桓甕聲甕氣的應了一聲,抬頭看去,看到的就是皇帝陛下玩味的眼神。
這個眼神,讓滿桓內心多少有點不安,轉念一想,這里是邊關,邊軍都听自己的話,皇帝陛下就算想做什麼,應該也不敢吧?
“滿桓啊。”南喬略顯感慨的說了一句︰“先帝在時,你就是鎮守邊關的大將了,一晃多少年過去,倒是辛苦你了。”
“謝陛下!能為朝廷效力,臣固所願也!”
“行了,起來吧。”南喬一磕馬肚子,戰馬繼續前進︰“跟上來吧,和朕說說這次的戰事。”
“喏!”
喜歡普通人的快穿學無止境請大家收藏︰()普通人的快穿學無止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